四合院从许大茂开始
繁体版

第38章易中海才是贾张氏的良配

    借件喻人的易中海。

    委实不会想到。

    此时的贾东旭,压根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态势,心里全然没有将易中海的说教之词记在脑海中。

    都怨许大茂给他出了一个生米变出熟饭的主意。

    自打上班开始。

    贾东旭就在琢磨,琢磨自己去那给贾张氏寻个合格的后老伴。

    思来想去。

    犯了愁。

    他发现自己纵然有了改嫁的办法,却也寻不到一个敢娶贾张氏的猛人。

    撒泼不讲理。

    逼急了脱衣服跟你干仗。

    不要脸的老虔婆。

    这都是镶刻在贾张氏身上的烙印,被无数人熟知。

    这样的贾张氏。

    谁家敢要?

    谁又肯娶?

    贾东旭头大如斗。

    无奈之时。

    易中海扑了上来,用加工件比喻人的说教着贾东旭,暗示贾东旭要是想好,就得尽可能的远离许大茂,天天跟许大茂搅合在一块,一准没有好下场。

    活生生的对牛弹琴的态势。

    甚至还取得了反作用。

    看着面前一脸说教表情的易中海,贾东旭突然灵光一闪,瞬间有了主意。

    应了那句话。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苦苦寻觅贾张氏的良配,眼前的易中海,不就是贾东旭改嫁计划中的最佳人选嘛。

    轧钢厂的正式职工,四合院里面还有两间小房子。

    这条件打着灯笼都难寻。

    更加难得的事情,是易中海绝户,膝下没有一男半女。

    妥妥的天选之子。

    这条件。

    就是为贾张氏预备的。

    贾东旭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

    只要贾张氏改嫁给易中海,易中海的工资,归了贾东旭,易中海家的两间房子,也将变成贾家的房子。

    自己得利的同时,亲妈贾张氏有了安详晚年的资本,会被易中海各种照顾。

    一举数得的好事情。

    自然要举双手赞同。

    笑意在贾东旭脸上浮现。

    “师傅,您说的对。”

    错意会了贾东旭用意的易中海,继续说教。

    打铁要趁热。

    要在贾东旭和许大茂结成同盟之前,尽可能的破坏他们的关系。

    “不是师傅背后说人家坏话,是许大茂这个人,真的不行,我打小看着他长大,能不知道他什么人,一肚子的花花肠子,你年轻,你把持不住,天天跟许大茂搅和在一块,就是好也变成了不好,传出去,人家怎么看你,听师傅的话,别跟许大茂搅和在一块,轧钢厂里面这么多人,院内跟你同龄的人也有几个,傻柱,老刘家的大儿子,你跟这些人来往,省的你一大妈为你着急,担心你学坏。”

    贾东旭顿在了当场。

    他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易中海是贾张氏的良配。

    这不假。

    却有难题。

    一大妈呀。

    易中海有媳妇,媳妇是一大妈,结婚二十多年,两口子至今相敬如宾。

    此种情况下。

    贾东旭如何要把易中海和贾张氏两人凑在一块?

    愁绪再一次在他脸上浮现。

    这可如何是好?

    他想娶媳妇,要不去乡下找,要不改嫁贾张氏。

    改嫁贾张氏,就得冲着易中海下手。

    如何下手。

    很简单。

    第一步,将易中海和一大妈两人的婚姻人为拆散,让他们两人离婚。

    第二步,将离婚的易中海叫到自家,以安慰之名,行灌醉之事实,待易中海醉酒后,把同样醉酒的贾张氏给弄到一块,第二天,用生米变成熟饭的借口,让他们两人领结婚证,易中海成了贾东旭的后爹。

    该计划中。

    第一步比较难做。

    即拆散易中海和一大妈两口子。

    贾东旭又把主意打在了许大茂的身上,许大茂能给他想到改嫁贾张氏的办法,就可以帮他想到如何拆散易中海两口子的主意。

    ……

    “阿嚏!”

    身在宣传科的许大茂。

    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喷嚏。

    随即吸了吸鼻子。

    喃喃了一句。

    “难道感冒了?”

    “许大茂,你这话可说错了,打喷嚏不一定是感冒,可感冒一定会打喷嚏,备不住背后有人在念叨你。”

    “念叨我?我有什么可念叨的。”

    “虚岁十七的毛头小子,却已经成了轧钢厂宣传科的正式电影放映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这个小伙子非常的抢手,闹不好现在咱轧钢厂里面的那些未婚女同志们,就在谈论着你。”

    宣传科内。

    结婚六七年。

    比许大茂大十来岁的周芳芳,肆无忌惮的开着许大茂的玩笑。

    “要不要姐姐教教你呀?”

    已婚妇女惹不起。

    许大茂瞬间败下阵来。

    连连朝着周芳芳告罪。

    “周姐,你大人有大量,饶了我吧。”

    “德行。”周芳芳白了许大茂一眼,一本正经的朝着许大茂道:“大茂,姐跟你说正事,我们家有个远方亲戚,相貌就跟画上的仙女似的,比你大三岁,老话说的好,女大三,抱金砖,你要是有想法,姐安排你们见一面。”

    “芳芳,你又在逗新来的同事,许大茂还是一个毛头小子。”

    另一个宣传科的老同志。

    说教了一下周芳芳。

    后把电影排期表交到了许大茂的手上。

    “这是你这个月的电影放映排期,你好好看看。”

    轧钢厂的电影放映员,可不仅仅只负责厂内给工友们放电影,还的挨村挨镇的去乡下放电影。

    这也是他们配备自行车的原因。

    苏式电影放映机。

    好用归好用。

    却有一个缺点。

    重。

    加起来几十斤。

    有些地方因为没有通电,下乡放电影的时候,除了携带电影放映设备,还的携带那种便携式的简易发电机。

    两者重量加起来超过了一百斤。

    对放映员的体力。

    也是一个考验。

    许大茂刚转正,又是小年轻,去乡下放电影的苦差事,便当仁不让的交到了他的手中。

    乡下的条件艰苦。

    压根没有吃拿卡要外带送礼这一回事。

    想送。

    问题是没东西可送。

    这是一方面因素。

    安全考量,又是另一方面的原因。

    许父为什么叮嘱许大茂,不让许大茂连夜赶回来,就是担心许大茂会被那些不安于现状的光头派系的人给害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