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真搞笑
繁体版

36. 马大哈和心细如发

    先说一个老爸学生时代的笑话。

    老爸童年时,没有电视机、电脑、互联网,家里除了电灯以外,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当时,电台里有一栏节目,叫《说说唱唱》,尽播些相声、独角戏、评弹什么的,老爸每天傍晚都会准时收听。

    这天,老爸打开收音机,摊开作业本,见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农民公社响应中央号召“抓革命、促生产”,养了50头猪,30头羊,120头兔子。阶级敌人搞破坏,在饲料里放了铁钉,害死了25头猪,17头羊,72头兔子。问:公社还剩下多少头牲畜?

    老爸瞅了一眼,笑道,“简单!”就开始列算式。正打这功夫,收音机里播放起相声《买猴》。故事说的是“千货公司”(比百货公司大10倍的公司)有一个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文书,给采购员派任务时,正赶上她女朋友来电话,于是把“今派你,到天津、上东北角,买猴牌肥皂50箱”写成了“今派你,到天津、上东北,买猴50”,引出了一堆笑话。

    老爸哈哈大笑,“这马大哈可真有意思!”提笔写下答案:

    答:农民公社共剩下84头猴。

    关于老爸“马大哈”的事迹可谓是罄竹难书,而且还在不断的发生。不过我和妈妈发现,老爸的这种粗枝大叶,也是有些规律可循的。这规律就是,如果你让老爸同时完成两项以上的工作,准保会有一项出差错。举个例子来说吧:吃过晚饭,妈妈让老爸下楼倒垃圾,顺便到水果店买苹果,然后开信箱拿晚报。老爸完成这串任务的最好表现,是扔掉了垃圾,买回了苹果,拉下了晚报。而最差的情况是,老爸拿了报纸,提拉着垃圾回家了。

    最夸张地一件事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出门,妈妈让老爸锁门,可老爸却遍寻不到他的房门钥匙。大家猜猜钥匙在哪里?你绝对想不到——房门钥匙竟然在老爸的手里。妈妈当时感叹道:“以前听说过‘抱着儿子寻儿子’这句俗话,总以为是个夸张的笑话,没想到世上竟然真有这种不靠谱的人,而且就在我家里!”

    和老爸相对应的是妈妈的心细如发。

    你或许会说,每个妈妈都很细心呀,这有啥好奇怪的?那我问你,你的妈妈会保存你的所有成长记录吗?你小学一年级至今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都有案可查吗?不仅成绩要有案可查,而且名次也一清二楚噢!还有,你从小到大,每篇作文都留有底稿吗?任何时候只要想知道就能调阅吗?而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妈妈在一个房产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从妈妈手上卖掉的房子成百上千套。偶尔领导要查个当初的成交情况或者合同条款什么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妈妈。而妈妈也确实能把当初如何签的合同,达成如何的合同条款说得清清楚楚,甚至于该客户的脾气性格都能说得八九不离十。简单的说,妈妈简直就是公司的“活字典”。

    妈妈总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把所有的人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妈妈在单位里管理着一整个销售团队,把人安排的井井有条可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当然,也有例外,那当然就是——老爸!

    为了管理老爸,妈妈可没少下功夫。

    比如,让老爸去超市采购,妈妈会先把所有采购物品的清单输入手机,发给老爸。这样就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老爸的丢三落四。再比如,我和老爸一起去旅游,妈妈会准备所有需携带的东西,并开列清单。清单中将哪些物品需要带回,哪些用品直接丢弃都写得一清二楚。妈妈总是将我们的旧衣服,有小洞的袜子收集在一处,每次旅游,妈妈会让我们尽量穿戴这些旧衣物,这样就不需要换洗,穿脏了直接扔掉就可以。然而,即使是这样,老爸还是经常出错。每次不是弄丢了剃须刀,就是少了个肥皂盒。碰上这样的情况,妈妈对老爸的态度总是毫不留情的批评。

    但万事总有意外,一次,妈妈也大大的粗心了一把,其严重程度连老爸也自叹不如。

    那事发生在外婆去世的后一天。妈妈料理着外婆的后事:又是去照相馆为外婆放大照片,又是致电殡仪馆联系火化事宜,还要通知亲朋好友。下午,妈妈让我和老爸去照相馆取外婆的遗像,自己则去为外婆注销户口。等我们回家,一推门,门竟然虚掩着未上锁。

    “妈妈回来了!”我说。

    “不会啊!”老爸奇道,“办理注销户口很麻烦的,一定比我们慢。”

    我进屋前前后后的找,果然妈妈没回来。

    “今天我们出门谁最晚走,谁锁的门?”老爸问。

    “我们俩先出的门,妈妈在家找外婆的身份证,比我们晚出门!”我可比老爸记忆力好。

    “那么说,是妈妈忘了锁门。”老爸长舒了一口气。

    “怎么妈妈忘锁了门你挺高兴似的?”我不满。

    “如果是换你老爸——我,犯了这样的错误,妈妈本来心情就不好,还不把我骂个狗血淋头啊!快查看查看,看有没有进了小偷,丢了什么东西!”

    还好什么也没丢。

    “哈哈!”老爸得意,“犯这么大的错,这次轮到我好好批评一下妈妈了!”

    我不由得为妈妈担心,妈妈刚失去了她的妈妈,还要受老爸一顿批评,会受得了吗?

    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老爸只是用这个差错提醒妈妈,让她在这段非常时期,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忙中出错,还主动承担了很多的家里家外的事情。而且,更奇怪的是,这一段时间,老爸竟然不再“马大哈”了!

    过了外婆的“断七”,我和妈妈偶尔聊起这桩事情。

    “我觉得老爸挺冤的!”我说。

    “怎么呢?”妈妈问。

    “老爸粗心犯错,妈妈你大批特批,毫不留情。可你这次犯错,老爸不仅没批评你,还格外多照顾你了些!”我说。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妈妈微笑道,“老爸粗心犯错,妈妈批评他,是关心、是爱;妈妈粗心犯错,老爸照顾我,安慰我,也是关心、也是爱呀!”

    我咀嚼着妈妈的这句话。

    “因为有爱,两个性格脾气完全不同的人,才会走到一起呀!”妈妈微笑着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