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了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我想儿子了

    太皇太后回过神,看着自己女儿问道:“丰儿还说什么了?一并告诉母后!”

    安康公主赵卿听到自己母亲如此问自己,扭扭捏捏半天说道:“九弟想母后了,想来京看看您,但是太祖有制,藩王不得擅离封地。所以让女儿代他给您问个安!”

    听到这些,太皇太后想起当年种种往事。悲从心起,几欲昏厥,好在这些年不问世事,一心修心养性,身体底子好。

    缓了好大一会,听到外面有女官喊参汤好了。

    连忙让人将参汤端进殿内,等到女官离去,看着在那小心喝着参汤的女儿,遥想到自己小儿子远在东南竟然要打渔为生!

    太皇太后连忙道:“来人呐,将予的妆奁取来!”

    “是”

    等到安康公主放下手中的瓷碗,太皇太后也从女官手里接过了自己的妆奁。

    打开妆奁,将其中的首饰一股脑全部倒在一个布包内。推到安康公主身前说道

    “这妆奁是母后当年诞下皇子时,你父王赏赐的,母后留个念想就不予你了,这布包里的一些首饰,你拿宫典当了。差人给你九弟送去一半,你留一半!母后幽居深宫多年,并无多少外物,就这些了!”

    看着眼前的包裹,再听着太皇太后的话,安康公主顿时抱着太皇太后又哭了起来!

    天色擦黑,哭的两眼红肿的安康公主跟自己母后说了半天的体己话后,出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而此时的勤政殿

    赵邝正拉着宰相邢元锡商议事情,就听得门外宦官禀报

    “皇上,太皇太后来了!”

    赵邝挥手让邢元锡先去偏殿等候,然后起身向着门外走去。

    看到白发苍苍的太皇太后,赵邝赶忙迎上前,搀着太皇太后的手臂走进了勤政殿。

    等到坐定,赵邝问道:“太母今日怎么来孙儿这勤政殿了,有事差人来唤孙儿一声便是!”

    闻言太皇太后说道:“老身自皇上登基以来就幽居深宫,多年来从不过问任何事情,只是听说皇上要改了太祖定下来的法制,不但削减了宗亲的俸银,还允许宗亲接触四行百业。不知是真是假?”

    听到这话,赵邝心中一凛,却面带笑容的回到:“确有此事,只是非常时期非常之法罢了。不知是谁打搅了太母的清净将这些事添油加醋告知太母呀!”

    太皇太后没有回答赵邝的问题,反而继续说道:“不过是些许银钱,我汴朝物产丰富,百姓富饶,如何就养不起几个宗亲呀,皇上!”

    停顿片刻,太皇太后继续说道:“你可知现在的宗亲都已经遣散了家仆,更是要从事贱业打渔为生了,这还是我们赵家的天下吗!我皇家的脸面往哪搁!”

    看着这位情绪激动的太皇太后,赵邝赶忙说道:“太母您消消气,您是有所不知,自从太祖开国到现在,哪是几位宗亲啊。我赵氏开枝散叶,宗亲已有十万六千余人!”

    “另外,自从失了济水以北的半数天下,朝廷的赋税减少了半数。现在北辽鞑子虎视眈眈,朝廷开支甚大啊。”

    “再者只不过是减少宗亲俸银,但是宗亲从事四行百业是有地方县衙的人负责教会并且发放部分补贴银子的,这要是都不能克服,难道他们就愿意拿着刀枪去战场上面对鞑子的铁骑吗?”

    赵邝站起身,看着这位太皇太后继续道:“是保宗祠国祚还是保宗亲颜面,太母这还用朕选吗?还让朕怎么选?”

    太皇太后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慷慨陈词的皇帝,她知道跟八年前跪在自己儿子病榻前的那个少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

    叹了口气太皇太后说道:“老身老了,幽居多年有些想儿子了,恳请陛下下一道圣旨,让韶王进京看望一下老身!”

    赵邝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叹气的老人,似乎也觉得自己先前言辞有些激进了,重新坐下,用尽量柔和的语气说道:“孙儿自当满足太母!”

    唤来侍候的宦官,赵邝来到桌案前,自己亲笔写了一道圣旨,掌印宦官加盖了玉玺之后,赵邝拿着那封圣旨交给了坐在一旁的太皇太后。

    “太母,过目无误,孙儿即刻遣人送至韶州!”

    看过圣旨之后,将圣旨交给一旁侍奉的太监,太皇太后起身道:“老身,谢过陛下了!天色已晚,老身就回宫了!”

    挥手示意太监安排人去韶州传旨的赵邝听到太皇太后所言,立刻说道:“孙儿送送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