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了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密令

    岳师济赶忙道:“自从将军撒兵入山,整个黔州境内的山林散盗基本上都被清缴殆尽,一些迫不得已上山去做盐盗的百姓也回归田野耕种,剩下一部分顽固的匪徒望风而逃,或寻找大寨庇佑或远遁巴蜀!

    末将安排军中斥候,假扮这些散盗假意投奔奎聚山。但是根据目前传出的消息看,末将派出的十组斥候现在仅剩下十人!”

    听到这话,郑阳眉头微皱问道:“军中斥候一般两人一组,也就是说折损在五成以上?”

    “确实如此,将军。这刘闯远此人似乎是当过兵的,很是熟悉军伍的情况从口音、体态方面硬生生找出数位斥候。不过从传出来的情报来看,这些弟兄并没有死,似乎都被关押起来!”

    “陈典吏,刘闯远可有过从军履历?”

    “回郑将军,根据之前俘获的盐盗交代,这刘闯远是我黔州明城县人士,但是在下翻阅整个明成县户籍册,确是没有找到此人任何记载!”

    “那就问,问一下县衙老吏,民间乡老!”

    “是,下官这就去查!”

    “岳将军继续说!”

    “是,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奎聚山总共有三个头领。大头领是“闯塌天”刘闯远,其余两人应该是刘闯远的结义兄弟,没有诨号只知道一个姓马一个姓冯。

    整个奎聚山只有一处开伙,一天两顿都是从这一个伙房出,山中所有粮食,水源都集中在这个伙房附近。探子根据在这个伙房帮忙时观察的情况看,整个奎聚山基本上有三百人左右!”

    “至于上山的道路,因为所有人上下山都是沾了辣椒水的黑布蒙眼,目前并没有具体的线路和守卫情况的情报传出,但是末将带人在山脚看过,应该是只有一条上山的山道!”

    郑阳刚要讲些什么,就听帐外有人高喊:“报,羽巢密信!”

    郑阳赶忙起身,从这位传令的士卒手中接过一个小竹筒,上面有火漆密封,郑阳仔细看了一番,确定火漆没有任何损坏后,回到案前。

    接过身边亲兵递来的匕首,用力撬开了火漆的封口,随后拿出一张纸条!

    看着手中的纸条,镇南将军郑阳,陷入了沉思!

    良久,放下纸条的郑阳,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朝着帐外喊道:“去请陆都使来大帐议事!”

    “是”

    听到应答的郑阳不再管帐外的传令兵,站起身开口道:

    “岳师济听令!”

    “末将在!”

    “即刻率所部前往奎聚山,限尔三日破寨,剿净奎聚山!”

    “末将遵令!”随后岳师济便立刻转身走出营帐!

    郑阳随后再度向帐外喊道:“飞马前往鹰涧山,告诉冯天石,两日破寨!”

    “是!”

    随着岳师济和传令兵的离开,一旁的一位亲兵张口问道:“将军,突然这么着急,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郑阳没有应答,而是坐会帐位。从怀中掏出一个火折子,点燃了那张纸条!

    看着纸条化作灰烬,郑阳随后拿出案首的一张纸,提笔写了一封书信!

    片刻之后,吹干墨迹,郑阳将信件折好,装入竹筒内。递给身边的一位亲兵说道:“快马送至两界谷姚成武手中。记得你自己去,亲手交给姚成武!”

    “将军放心,属下定当亲手交给姚都使!”双手接过竹筒,这名亲兵转身离开了帅帐!

    而此刻,正在马寨处理骑军军务的陆青院,听到郑阳寻自己前往大帐议事。立刻放下手中的事物,率领亲兵赶往大帐!

    郑阳看到这位襄樊陆家子弟,张嘴第一句话就是:“听闻当代襄樊陆家家训第一条是驱除鞑虏,克复中原其次才是忠君报国,济世安民。不知陆都使怎么看!”

    火急火燎赶来的陆青院听到这个问题,没做任何思考,张嘴答道:“即为军人,就当守土有责。将军有所不知,当代陆家家训第一条驱除鞑虏,克复中原正是在下亲笔所书!”

    听闻此言,郑阳精神大振,开口说道:“好,骑军都指挥使陆青院听令!”

    “末将在!”

    “即可率所部骑军备足半月军粮。今日亥时拔营前往扬州,沿途遇镇不入,遇城则避。十日内必须抵达扬州!”

    听到此令的陆青院纵是眉头皱起,仍是半跪道:“末将遵令!”

    “陆都使,程兆山所部你自行知会,现在本将给你说一下此行跟脚!”

    一盏茶后,看着快步离去的陆青院,郑阳再度回到案前,书写一番后对着帐外喊道:“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