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玉之贵妃不好当
繁体版

第九章 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只是觉得她肯定能懂,后宫那么多女人,有漂亮的脸蛋,可是每天除了争宠,除了想把权利牢牢的握在手中,没有人懂得治理国家的艰辛。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元卿宁懂得,毕竟她在战场上的厮杀,也不容易,如同他治理这国家,如履薄冰。

    萧景恒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话题,于是说道:“今晚,我们是君臣,朕允许你议论。”

    语气虽然温和,确是不容置喙的命令,元卿宁无奈,只得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猜尚书大人问心无愧。”

    萧景恒有些意外,她竟然猜得到?他没说话,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户部尚书傅大人的名声臣妾是知道的,皇上选择此人担任户部尚书,不也是看重他刚正不阿,油盐不进的性格,因此,他绝不可能贪污赈灾钱银。”元卿宁说的仅仅是推测,可这推测分毫不差。

    萧景恒虽然一直想分散傅家势力,但还是把户部尚书如此重要的位置给了傅章林,便是看重他在官场上谁的面子都不给,绝不会贪赃枉法的性格。

    萧景恒看着元卿宁,她说完这些默默的站在床边,此时身上只着了中衣,一身雪白附在身上,此刻仿佛世界都是纯净的,因为眼前的人,干净得让人挪不开眼。

    萧景恒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心里总是隐隐的有一丝冲动,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觉得抓心挠肝的难受。

    元卿宁对萧景恒还是不大放心,怕他翻脸不认人。可看着他这么点儿年纪就被朝廷之事折腾的头疼,又想多说几句,听不听得进去便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萧景恒想听元卿宁继续说,便引导着道:“可当年的赈灾款项,确实被人贪污了,虽然是在半道上被劫,可朕绝不相信,是真的劫匪干的。”

    元卿宁有些心痒难耐,在后宫整天遵守繁琐的规矩,却不能参与任何朝政的事,此时萧景恒主动与她讨论朝廷的事,她也管不了那么多,干脆直言道:“皇上说的是,虽然是半道上劫匪劫的,但是运送钱银的路线,以及兵力对方都了如指掌,就算真的是劫匪干的,也一定有内应。”

    萧景恒对元卿宁的回答十分满意:“所以你觉得朕现在才启动调查,是不是太晚了些。”

    元卿宁犹豫了一瞬,还是说道:“三年前皇上初登帝位,内忧外患,无暇分身彻查,相信大家都会明白的,虽然赈灾款项被劫,但皇上立刻拨了第二批出去,相信灾民们仍然是感激皇上的。”

    萧景恒自嘲的笑笑:“感激朕?他们不怨念朕,朕就已经知足了,若不是朝廷腐败,连赈灾款项都有人敢贪污,当年何至于死那么多人。”

    萧景恒因为生气皱起的眉头,让元卿宁不由得想伸手为他抚平,可最终还是管住了自己的手,她告诫自己,不可逾越。

    但还是用言语安慰道:“皇上不必自责,朝廷官员腐败,并不是皇上的错。”后一句元卿宁尚且不敢说出来,您现在根基渐稳,看似外戚专政,可您也培养了不少自己的心腹,这些朝廷的蛀虫,终究会被连根拔起。

    “你觉得,谁来查这件事合适?”

    萧景恒跳跃得太快,元卿宁一时没跟上,脱口而出:“什么?”

    萧景恒耐心的说:“你觉得谁来查这件事合适?”

    元卿宁立刻跪下:“皇上,万万不可再问臣妾这样的问题,臣妾不过是后宫之人,回答这样的问题,会有干涉朝政之嫌。”那是抄家灭门的死罪。

    萧景恒丝毫不退让:“朕恕你无罪,回答朕。”眼里的坚毅势不可挡,元卿宁没想到自己还能见到小皇帝如此刚毅果决的一面,既然如此,她也没什么好怕的。

    “想必皇上已经有了人选,臣妾也觉得此人合适。”

    萧景恒眼里竟是赞许的目光,元卿宁继续说道:“唐将军在北方打了胜战,却未和大军一起班师回朝,想必是皇上另有密旨,现在看来,便是查三年前的赈灾款项被劫之事。”

    “唐朔说的没错,你果然聪明。”萧景恒毫不吝啬的夸赞。

    他本来不会放心对元卿宁说前朝之事,但今天早朝留下唐朔汇报此事时,唐朔对他说:“皇上若是有空,不如听听贵妃娘娘的想法,贵妃娘娘是个聪明人,想必能为皇上解答不少烦恼。”

    当时萧景恒无奈地说:“可她终究是后宫之人。”

    唐朔却反问:“难道皇上选择贵妃娘娘,不是看上她与母家关系恶劣,皇上对贵妃娘娘的母家,想必比她自己还要了解,所以皇上也明白,贵妃娘娘的外戚,绝对不可能因为她的身份而得到任何好处,因为贵妃娘娘绝对不会为她的母家求这些东西。”

    萧景恒拍拍唐朔的肩膀:“什么都瞒不过你。”

    唐朔十分谦虚:“臣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能为皇上分忧,是臣的荣幸。”

    每次唐朔说这些场面话的时候,萧景恒都想制止他。出生在皇家,从小到大听的都是这些虚伪的话,可他不能制止,即使知道唐朔忠心耿耿,可他身边有那么多眼睛盯着,对唐朔越是随意,越是会害了他。

    元卿宁听到唐朔的名字,心里不由得一紧。但尚且不知道唐朔对皇上说了什么,此时她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萧景恒很满意今天的对话,躺在床上时,心里还有些兴奋。登基三年,头一次睡得这么香甜,第二天一大早起床便精神抖擞。

    昭阳殿的小丫头只当是贵妃娘娘伺候的好,看向贵妃的眼神越发暧昧。甚至在贵妃为皇上穿戴朝服时,都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不插手。

    进宫之前虽然也受过训练,可为皇上皇上穿朝服实在是个技术活。前前后后好几层,若不是愫盈在旁边一件一件的递给她,她根本不知道应该先穿哪一件后穿哪一件。

    最后为皇上系上腰带,总算大功告成。元卿宁抬起头看皇上的时候,看到皇上眉头皱的有些紧,不知道怎么回事,未等她开口询问,萧景恒便开口道:“今日去见太后不必担心,太后一向温和,不会为难你。”

    元卿宁一一应着。皇上离开时的背影有些别扭,元卿宁不明白为何。萧景恒此刻却是难受得紧,因为贵妃娘娘的腰带勒得太紧了。

    他想伸手松一松腰带,可他书皇帝,怎么可以在众人面前松腰带,但这腰带实在勒得紧,几乎要让他喘不过气来。

    于是今日早朝发生了一件三年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皇上早朝到一半时,竟让大臣都退下,早朝结束。

    皇上此举一时引得议论纷纷,要知道,皇上登基三年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早退过,更何况是早朝到一半竟然让大家都回去了。大家纷纷猜测皇上昨晚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打听皇上昨晚留宿在昭阳殿,于是众人纷纷猜测,这位贵妃娘娘深得皇上宠爱。于是今日将军府竟然接了许多拜帖,纷纷都是冲着将军府出的这位贵妃去的,都想着攀一攀交情,日后有什么事,也能开口求一求贵妃娘娘。

    萧景恒听下面的人汇报这些情况的时候,刚刚松了腰带,喘了一口气。听完心里十分生气,他不愿去后宫便是这样,前朝这些人惯会见风使舵,将他后宫的事打听得清清楚楚。

    可一想到元卿宁元卿宁竟然把腰带束地那么紧,又有些好笑,她在军营束腰带束得紧是为了作战时方便,可日常中奖腰带束的那么紧,怎么能受得了。

    元卿宁还不知道皇上提前下早朝的事已经被传得满城风雨,甚至大家已经推测出是由于她的缘故。她梳洗完正打算去仁康宫给天后请安,顺便请教寿宴的事。

    要说昭阳殿位置好,正好处在宫殿中央,去哪里都是一样的路程。元卿宁仍然放弃了轿撵,走路到仁康宫。

    虽说已经被困在深宫大院,可是好好走一走脚下的路,也是一种享受。她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不知是多少人羡慕的,自己却浑然不觉。

    宫里的红墙青瓦与边境的大漠风光截然不同,元卿宁认真的走每一步。很快就走到了仁康宫门口。

    太后身边的云嬷嬷已经等在宫门口,见了元卿宁便行礼请安:“贵妃娘娘万安。”

    云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元卿宁客气的请她起来,愫盈等一众宫女向云嬷嬷问了安。云嬷嬷十分和气,带着她们一行人走进仁康宫。

    太后端坐在上首,见到元卿宁便露出和悦的微笑,元卿宁请过安安后,她直接让元卿宁坐到她身边:“本来早就该见你的,只是这把老骨头不争气,总是病恹恹的,今儿气色好了些。”

    “是臣妾的不是,臣妾应该早点来探望您。”元卿宁语气诚恳,虽然太后免了众嫔妃的请安,但是她刚进宫,无论如何也该来向太后请安。

    太后好脾气的说:“不怪你,今儿不是见到了吗。这贵妃之位空缺多年,如今皇儿终于填补了这空缺,哀家高兴还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