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状元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朝会混乱

    公主府大堂西耳房,耐心的教导完郑灵灵。

    连去青楼都顾不得,韩净耐着心开始书写百家姓。

    “大华万靖八年,四月初五,岁在初夏。前夜韩净与友人谢必安范无救饮于昭华府花园,品朱皇万姓集,心中感慨,此书实乃糟粕。今日又教授学生郑灵灵,又感蒙学之书缺少。特编此经书。”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写完百家姓,本该一身轻松的韩净,却浑身不得劲。

    左等右等,都已经亥时近子时,万人众望、心坚智明的感觉也没出现,韩净有些等不及。

    又一次的观看位格,一颗一尺大的星辰,比上午小了好几寸,这让韩净很心凉。

    “石灰吟又在掉粉,现在只有十万人传唱…”

    “这首诗可是又抄一千遍分发的…除非还没发!”

    “这是我所托非人…而且,西江月遣兴也没达到万人诗…”

    心中怨骂一声,韩净怒火升腾,连忙下地开门就准备冲出房间,找王管家好好探讨一番。

    【冷静,冷静,我是读书人!我还没当上驸马呢!找王管家的麻烦,还是再等等!】

    【更何况,都已子时!万事明天再说!】

    心中阴郁,韩净连忙就拿出枕头下的玉瓶,倒出追忆丹就放入口中,嘴中默念。

    “醉太平,醉太平,快给我想起来!”

    场景变换,这一次倒是很简单,只是打两眼,韩净就已看到他要找的目标,那是一本小说中记载的诗词,燕口夺泥。

    但看着场景里的诗词,韩净有些发怔,他不想记这首词,因为这首词连作者名字都没有。

    “醉太平,醉太平,换一首!”

    嘴中念念叨叨,韩净的脑海中场景变换,特别的模糊,直到一个大名出现,他才精神一震。

    辛弃疾。

    顺着场景变幻,韩净看到,他曾经因为佩服辛弃疾一代名臣,特意搜过他的词看,其中有一首醉太平春晚。

    爬起身记下醉太平春晚,韩净摇摇头,自感有些眩晕。

    【换回忆看来就是使用追忆丹的极限,干两个这种事绝对不能再干!太费身体!】

    ……

    四月初六,凌晨,丑时,黑漆漆的一片,万籁俱静。

    早起的大人们因为没有大事发生,连交流的心思都没有了,一个个的都在坐在轿子里闭目养神。

    轿子外也就下人们在互相打趣。

    “嘿,刑部尚书家的,今天可是好巧!”

    “哼,你个太常寺少卿家的,怎么得意了?”

    “我家大人说,昨天他熬了一个通宵,可写了一本好奏折,今天第一个上!”

    “哼!我家大人没熬通宵,但也写了一份奏折,也要第一个上!”

    “可否说说是啥事?我也和我也和我家大人通通气!”

    “那不成,这说出来就不灵了!”

    ……

    丑时初刻。

    没有熬夜的大人们都是精神抖擞,想要参倒韩净。

    熬夜参详宫抄的大人们也都是精神抖擞,誓要今天第一个表奏章。

    百官汇于午门,分列文武以序进入紫禁城,个个都是沉声静气,没有丝毫的交流,反倒有些意气相争。

    毕竟能遇到参韩净这种无风险、无利害关系的小事的机会不多,大家都抢着来,生怕被别人抢了先,错失讨好万靖皇帝的机会。

    卯时初刻。

    在不应该叫大起儿的日子,万靖皇帝开始叫大起儿了。

    京城四品以上的文武此时汇于乾清宫,前排的如同菩萨镇静,后排的如同要打仗一般激动。

    等万靖皇帝微笑的坐在宝座上之后。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太监白德海朗声唱喏。

    大学士们自重身份,犹如菩萨,好似没听到,都在闭目养神。

    等了半刻,轮到尚书们了。

    “臣…”刑部尚书陈奇卫急不可耐就想第一个走出朝班,参韩净篡改旨意。

    “臣…”冯保左手都举了起来,也想第一个参,看到刑部尚书如此着急,顿时不满的拉了他一把。

    其他几个尚书眼看两人这般动作,顿时都停下了步子,不想为了这种小事争第一与两人为敌。

    再是这一耽搁,后排的官员们都急了,就连翰林院的两个学士也急了,纷纷手拿折子举手。

    “臣大理寺少卿,有本奏!”

    “臣詹事府少卿,有本奏!”

    “臣太常寺少卿,有本奏!”

    “臣翰林院侍读…”

    “臣翰林院侍讲…”

    “爱卿们所奏何事?”万靖皇帝有些开心,今天大臣们都这么着急,看样子都理解了圣心。

    “看你们急得!一个一个来,都有!大理寺少卿,你先奏!”

    “遵旨!”

    大理寺少卿乐开了花,连忙走出朝班,跨过人群,走到了朝班最前。

    “臣对奏,西江月遣兴是首平常诗词,这词是圣人之言,大道理都放在了平常物之上,托物言志,以松寓人,忠君报国之心当如松坚韧不拔…”

    大理寺少卿的奏对,连番的溢美之词,犹如石破天惊,让整个乾清宫炸开了锅。

    无论大学士还是尚书们,这些官大的在这个时候都傻了,都道这大理寺少卿是疯了,圣心是一点没体会到,一时呆的连话都无法说出。

    而官小的在这个时候,却是纷纷举起了折子,都急不可耐,就想等大理寺少卿奏对完,赶上第二个。

    至于万靖皇帝,他又一次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想指着大理寺少卿的鼻子,告诉他乾清宫是什么地方,这里是讨论朝政大事的地方,讨论诗词在这里出现一次就够了,怎么可以出现第二次?

    再一次佩服他的养气功夫,万靖皇帝才没有喊拉出午门斩首。

    同时,他深深的看了眼大理寺少卿,想着怎么样把这个人调出京师,免得看着心烦。

    “…因此,西江月遣兴是首平常词,也是好词,应广发天下!”

    当大理寺少卿的奏对结束时,万靖皇帝觉得他好像又一次死而复活了,他都要开心的大笑了。

    “爱卿,你奏的好,回班吧!”

    “臣,遵旨!”

    看到大理寺少卿被表扬,被抢了第一次的詹事少詹事心痛如绞,不等万靖皇帝指名,他就连忙出班了。

    “圣上,臣奏对,西江月遣兴是首平常诗…”

    看着少詹事君前失仪,万靖皇帝几乎就想借这个由头砍人了。

    大学士尚书们也都忍不住了,就想出班呵斥。

    而不等他们出列,后排已经有更多的官员出列了。

    “圣上,臣也是这奏对,臣奏对西江月遣兴应列入神乐署礼词…”

    “圣上,臣也是这奏对,臣奏对西江月遣兴应该…”

    ……

    百官们奏对此起彼伏,这一刻,大学士和尚书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反对,他们就是与百官为敌,不反对,他们就是与皇帝为敌。

    他们此时好像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磕头不吭声,做个中间派,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看着乾清宫内混乱的百官,跪着的翰林院掌院申公浩擦了擦虚汗,有些庆幸他做对了选择,没有由他代写宫抄。

    否则,看着百官混乱的场景,恐怕他离罢官就不远了。

    “爱卿们,你们奏的都好,回班吧!”

    万靖皇帝微笑的咬牙切齿。

    “不过,朕要告诉你们,下次不要再这样干了,一窝蜂的奏对,你们太没礼仪了!”

    嘴中说着批评的话,万靖皇帝却宽容的微笑。

    同时,他深深的看了眼大学士们,那眼神明确的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掌握不住朝政,他就要考虑换大学士了。

    “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