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梦回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他的两个发小

    上车前他和收费员打过招呼,到了大伡村就叫醒他下车。

    选择在这里下车,是因为他要在中间那条路进村回家,沿着这条路直走就能到家门口。而大伡村村口和那条路是正对面,右手下车,过个马路就能从那条路进村。如果报的是自己村名下车,那就是最远那个正门了,自己还要折回来跑几十米。

    别的村的人只认正门,其他路都是没有名称的,不好沟通。

    下车回到家,已是六点半。

    他家很小,一层小平房,三室一厅一厕所,厨房在家门口三四米的地方用石棉板搭成的。

    四周是用带刺小树木围成的围栏,门口有两条水泥砌成的水沟,一左一右在路的两旁。

    还记得他一二年级之前,这两条水沟还没有砌上水泥,那时候还是挺大的小溪。后来为了方便建设,还有需要做一条道路,于是就砌上了水泥。

    现在大的只有一米宽,小的半米宽。

    由于中间还是泥泞路,雨水的冲刷加上人与车辆的经过,中间的泥泞不断向两旁挤压,到现在,有些路段的水沟边上的水泥已经裂开,严重的都坍塌了。

    他家门口就是这条路,靠近他家的这条水沟大点,门口的水沟上放了几块水泥石板,方便出入。

    到家后,正在做饭的妈妈看到他回来了,问了句:“轩仔,回来了,考得怎么样?”

    “还不错,数学满分,其他两科也还可以。”他得意得说。

    “考得好就行,有奖状吗?”

    对哦!我奖状呢?才想起落在袁婷家了。

    他有点尴尬道:“有,没带回来,放同学家里了。”嘿嘿,确实是同学,也不算撒谎。随后转移话题“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你去洗一下碗筷吧,等等就可以吃饭了。”

    “对了,老爸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你爸要过几天,年二五左右,你姐你哥也差不多那时候回来。”

    “哦哦。”

    很快,他洗好了碗筷,妈妈也做好了晚饭。

    两菜一汤,算是挺丰盛的了。

    吃过之后,他妈妈和他说,他小伙伴也在家。

    吃饭时,他妈妈和他说,他发小也在家。

    听到这个消息,他兴奋的快速吃完晚饭,迫不及待得想要找他们玩。

    钟诚、钟信,他们是两兄弟,钟诚是哥,和钟皓轩同年,比他小几个月,钟信是弟,小钟皓轩两岁。

    三年级之后,钟皓轩因为读书就很少回村里,除了曾经读书的同班同学,村里其他人他很少认识的,见过,但不一定叫的出名字。村里认识他的人也不多,而他玩得最好的就是钟诚两兄弟。

    在他还是五岁的时候,就认识钟诚了,那时候他家还不住钟皓轩家隔壁,住在村里后山。

    村分上下游,也分前后端。上下游是指距离主干路的距离,距离近的就是上游,反之则是下游。距离镇上近的就是前端,距离远的就是后端。

    钟皓轩家在最上游、最前端,钟诚家现在就在他家隔壁,距离就十来米。在他七岁左右,钟诚一家就在这建了这栋房子。

    他离开家门,来到围栏后门,这里出去就是钟诚家。

    还没有走出围栏,就看到钟诚蹲在门口,端着饭碗吃饭。

    “阿诚!”

    于是对他喊了一声,听到动静的他,抬头看来。

    “哎,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发现是钟皓轩,表情从疑惑到兴高采烈。

    他起身端着饭碗走过来,脸上满是兴奋,钟皓轩也不例外。

    说起来,已经好几个月没见了。除了放暑假寒假,他基本不回家,都在婶婶那里。

    回到家的第一时间,都是问问他们两兄弟回来没有,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比和他们完更快乐的了。

    “嘿嘿,刚刚回到吃完饭,就来找你们了,感动吧?”

    “屁!这么久才回来一次。”

    “这不是读书嘛,回来一次不方便。”其实不是不方便,现在农村客运车都是到村门口的,只是因为他偶尔晕车,挺怕坐车的,加上学业要紧,所以就很少回来。

    “所以要好好玩玩,今晚去哪玩?”

    “看你们咯,你们熟悉村里。”

    “哎,皓轩,什么时候回来了?”钟皓轩刚刚说完话,钟信兴奋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只见他端着饭碗从厨房出来,嬉笑着走向这边。

    他们这边就是这样,没有过多的规规矩矩,吃饭都是比较随意的,蹲在门口吃,坐在缸上吃,有时会端着饭碗跑到铁哥们或是铁姐妹那吃。

    “阿信,嘿嘿,刚刚回到。”

    “真是好久不见啊,今年要玩到嗨!”

    “是啊。”

    “在学校爽吗?”

    “还好还好,你们呢?”

    “也挺好的......”

    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中,钟诚两兄弟也吃完了晚饭。

    他们都是吃饭很快的主,至于原因......

    吃完后,钟诚说道:“大队那边没人,还没有准备好。保证也没有开摊,就去你家玩吧?”

    所谓的‘大队’就是村社,每年过年的所有准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每年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也是这里。

    而“保证”是个人名,村里小一辈没人知道他本名叫什么,只知道大家都叫他保证,也就跟着这么叫了。每年过年他都会开小摊,这是个赌形式的摊位。一块长九十厘米左右,宽六十厘米左右的布块,平分成六小块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图案,分别是:螃蟹、铜钱、大虾、青蛙、葫芦、鲤鱼。开摊时,他把布块放地上,四个角都用一块一半拳头大小的石头压着。接着拿出三个骰子,一个碟一个铁质口盅,和一个夜晚工作时的移动照明灯。每个骰子有六面,每面对应一个图案。过年期间会开摊二十天左右,都是晚上七点开始,12点左右收摊。每每这时候都有不少人提前蹲点,找个好位置,因为他开摊的第一把,你输,他不收你钱,你赢,他付你钱。不过每人不得超过一块钱,如果没有这个限制,估计开摊第一把就得收摊回家。这也算是给那些小朋友的红包吧,毕竟早早去的基本都是村里小一辈。

    而钟皓轩对这个不感兴趣,他深知这是赌,倒不是说他有多好,他只是怕输。包括有时候别人喊他打扑克牌,但凡是涉及到钱的,他都很抗拒,不想参与。虽然别人都说小赌怡情,只是几毛钱的算,可他也不想。赢了伤感情,输了自己不开心,还不如不打。不过要是就是玩玩的,不涉及任何金钱,哪怕有点小惩罚,他是挺喜欢玩的。

    “可以啊,想玩什么?”钟皓轩表示赞同的同时反问道。

    “那个铁币还在吗?”钟信抢着说,之前他就说过,他很喜欢玩这个。

    那是钟皓轩还在上一个学校读书时,在住的隔壁维修铺里捡的。铁币是圆形的,有大有小。小的直径不过五毫米,大的有二十五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