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哩海
繁体版

番外一 婚礼(上)

    有林依的婚礼做参考,陈念筹备起婚礼来自然得心应手了不少。

    有海,有草地,户外婚礼,还要气候宜人。多种条件累计下也只有热带海岛符合这个条件了。

    在陈念的授意下,蒋律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女生的想法瞬息万变,路边的一草一木,和小姐妹随意的谈天都能激发起她对婚礼的灵感,过两天再推翻,以此反复,乐此不疲。

    数不清否定了多少种主题色和鲜花类别后,书桌对面的蒋律清了清嗓子,抬起头,他到了晚上总爱戴一副防蓝光眼镜办公,金丝边的眼镜在他脸上更添一丝禁欲感。

    “我觉得吧,是不是先选地址和酒店?”

    “是哦!我都给忘了!”

    “。。。”

    选地址也不是轻巧的决定,宾客一半美国一半中国,按道理夏威夷是最好的选择,位于二者之间,飞过去时间相当。可涉及到签证问题耗时耗精力不说,多少有点不保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挑个免签岛屿或至少可以落地签没什么拒签风险的。

    蒋律在这一点上和她不谋而合,本就主打小而精的婚礼,每个宾客都不可或缺,万一因为签证问题不能成行未免过于扫兴。这样一来,选择范围小了不少,粗略筛选下来,不过几个耳熟能详的热门岛屿:塞班岛,巴厘岛,普吉岛和苏梅岛。

    接下来就是比对各个岛屿的酒店位置,装修,价格,以及宾客出行的交通费用等繁琐问题。蒋律一再表示不用太担心预算,他工作这些年攒的老婆本还是够的,此话一出又被陈念嘲笑好一阵子。“汉语愈发精湛,连老婆本这么古早的话都会说了。”

    不到三日,陈念败下阵来。筹备婚礼还要做excel表格也是她万万没想到的,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着实不想委托婚庆公司层层外包,挑灯夜读了两晚之后,对面同样奋战加班赶工的蒋先生突然放下手中的工作,盯着她若有所思。

    “看我干嘛?大半夜看得我慎得慌。”

    “。。。你说你的未婚夫慎得慌是几个意思?”蒋律站起身,两三步上前,一把把她抱起转而自己坐下,再拉着她坐到腿上,恶作剧般禁锢她的手,滚动鼠标扫视着让她不能睡美容觉的罪魁祸首。

    眼前的excel表格过于详尽,和多年前她精心制作的美食大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蒋律心念一动,抬头看着她,“辛苦了,我这几天忙也没帮上什么。”

    陈念挣脱出手,摘下他的眼镜放在桌边,俯下身去深深一吻,“这就算安慰奖啦!”

    “可惜我要赶工。”蒋律松开她,无奈地叹口气。

    “想什么呢!我表格还没整理完!”

    “有心仪的了吗?”

    “有点眼花缭乱了。”

    蒋律笑笑,又快速看了一眼表格,“普吉岛怎么样?我们俩的福地。”

    陈念正好也在纠结要不要还去普吉岛,那是他们感情开始和重逢的地方,收藏了他们太多回忆也慢慢见证了关系里最有意义的时间节点。

    之所以没有提出来无非是担心从美国过去路途会不会遥远,何况去过好几次了着实没什么新意。

    “不管选哪个岛过去都不近。”蒋律一语道破,他不想陈念再苦苦纠结于选岛的过程中,也知道她选择困难症发作的时候能把自己折腾个半死,这个时候她需要有人拉一把。

    果然,陈念对着普吉岛那一片信息看了几分钟,合上电脑,“就它吧!”

    “明天我来选酒店,入选的有八家。”

    “。。。”

    酒店选择起来相对会轻松不少,婚礼部的人业务娴熟,相关资料也齐全。几封邮件下来,预算,装饰,鲜花,酒水和菜单都了解了个大概。

    陈念想办一个在海边的草坪上的户外婚礼。单从酒店是否有私人沙滩这点出发,就能瞬间筛选掉几家酒店。再加上房间配置,饮食口味等方面考量,不到一周的功夫酒店也就定下来。

    既然走回忆风,日期索性也和回忆息息相关,定在了下一个平安夜的晚上。他们这几年的故事被平安夜串联在一起,理所应当要选在这个日子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隔空隔时差准备婚礼且没有婚庆公司帮忙这件事并不算简单,好在准备时间充裕,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安排了下来。

    这一年过的很快,快到陈念终于拿到驾照,也学会了深潜,甚至克服了摔跤的恐惧爱上了滑雪。

    这一年也很慢,慢到她和蒋律牵着手走过了远远近近的户外小道,看了无数次海上的日出日落潮涨潮汐,体验了北加州的一年四季。

    本以为同居这么久和婚后生活无差,等真到出发前一周,陈念还是止不住的紧张。

    林依为这事没少笑她,她总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第一次当新娘总归要紧张的呀!”

    她把只能未婚人士当伴娘的说辞抛在脑后,没少督促林依好好健身,想把当年因为当伴娘而被健身支配的恐惧狠狠还回去。

    “果然最毒妇人心啊!”在椭圆机上气喘吁吁的林依发来一条语音。

    “对了,婚纱到了吗,给我看看。”

    陈念发来一张试婚纱的照片,修身大露背收腰长裙,脖颈处的系带垂直飘落在背部更显飘逸,手臂和膝盖以下的部分皆是纯蕾丝织就而成,性感而不失端庄。

    林依发了好几个啧啧啧的表情包,“看得我都要流口水了。你们家蒋先生还把持得住么?”

    “他还没看见,等着婚礼给他firstlook。”

    她和蒋律一向没有秘密,婚纱算是她苦苦守着的唯一的秘密了,这种憋到挠心挠肺的情绪和婚礼前的紧张感叠加在一起成为了连着几晚失眠的理由。

    失眠的时候就问自己有婚前恐惧症么?好像有好像也没有。和对未来的忐忑相比,憧憬占了更大部分。

    她和蒋律提前几日出发,方便接待宾客和倒时差。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让她昏昏欲睡,“你上次坐这么远来找我是什么心情?”

    “又兴奋又担心,想着总算可以见你,又怕你不理我。”

    陈念靠在他肩膀上,抱他的手又紧了紧。

    “紧张了?”

    “有点”,她抬起头,对上他凝视的目光,“怕走在草坪上突然摔一跤,闹笑话。”

    “那我就把西装外套脱下来蒙你头上把你抱走,这样别人看不见。”

    “。。。”

    落地的瞬间,几年前的回忆翻滚而来。二人默契地互相看一眼,笑笑。周遭事物还是没有变,放眼过去熟悉远大于陌生,熟悉的潮热,熟悉的喧闹,熙熙攘攘的游客,闹闹哄哄的街头。

    提前几天到达使他们得空穿梭在大街小巷,不慌不忙的拍了几组以街拍为主的写真。摄影师是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私人工作室老板,不像正儿八经的摄影公司那般有诸多花头,而是以自然生活化的样片出名,。

    网上都说老板为人严肃,不爱跟客户搭腔,拍出来的照片却异常好看。他的客片分享里并没有绚丽多彩p到亲妈都不认识的后期技巧,游刃有余对光线的调动和人物表情最真实的捕捉才是他得以出名的理由。

    人物的情感和眼神在他的镜头下被放大再放大,当下的心情被真实记录下来,以至于多年之后看到照片的瞬间都能联想起拍摄时的画面。

    拍摄当天,摄影师骑着摩托车按时抵达,身后的大背包里鼓鼓囊囊,一副黑色金属框眼镜,上身一件破洞短袖,分不清是刻意为之的时尚还是忙碌之后的自顾不暇。头盔随意搭在把手上,下巴一昂,“蒋律和陈念?”

    二人走上前,礼貌地握手,“您好,是我们。”

    “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吧,到了中午气温过高容易犯晕。”

    “您怎么称呼?”

    “叫我小贝就行。”看不出年纪,言谈举止颇有几分经历过千帆的沧桑感,和小贝这么年轻的称呼却并不违和。

    几张照片拍下来,并无网上传言里的冷峻感,加上小贝这样人畜无害的名字加持,反而把他和顾客拉近了几分距离。

    他拍起照来话不多,却能很好的调动二人的情绪,选起景来更是一绝。很多时候他俩只是在低声细语,或者张望休息,听到他低声一句“看镜头”,随即是当机立断的捕捉,清脆的咔,蹙眉看镜头,再抬起头露出短暂一笑,“很好。”

    陈念自备的三套衣服都是日常打扮,甚至不是明目张胆的情侣装。她想要生活流水般的简单抓拍,唯一暗戳戳的小心思全体现在色彩的搭配上。拍到最后一套的时候,小贝摸着下巴,看向二人,今日进展颇快让他不由得想拍点费功夫的东西,比如海边的黄昏日落。

    到海边时阳光正烈,陈念找到树荫处补妆,准备回车上换好下一套衣服,及膝收腰小白裙,头上别着一层白纱,配上蒋律的白T白裤,简单又庄重。

    趁着他俩拾掇的间隙,小贝架好三脚架找好了角度,不出意外的话,太阳再过半小时会开始落山。如果能同时拍到落日和海浪拍打的瞬间,片子就完美了。

    三个人并不着急,等待的功夫也得空多聊了几句,小贝话不多,介绍自己也不过寥寥几句。他几年前从洛杉矶来玩,觉得风景过好又热爱摄影,索性开了个工作室,赚点小钱打发时间。没想到居然火了,说到这他笑了一声,听不出是得意还是无奈。

    他无意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大概率等现有的单子全部完成后会朝下一个地方出发,这两年他也教了几个徒弟,工作室可以交给他们继续打理。

    说这番话时他一手叼着烟,顾及到女士在场,间或别过头抽几口。一根烟抽完,他半眯着眼睛眺望远方,“差不多了,咱们先试拍几张。”

    站在黑色礁石上的两人,或对视,或简单站立,波澜起伏的海和渐入暮色的天合二为一,夕阳斜射的光线打在海上,被波浪一一反射到二人身后,宛如夕阳扑就的地毯。陈念无法形容看到成片的激动,光与影的切割交合,是来自大自然对他们这段感情的绝美馈赠。

    选片那天回到车上的她没忍住发了个朋友圈,没一会就看到Tyler的回复“妖孽出世了??”

    她又好气又好笑地把手机递到蒋律跟前,“这伴郎没法要了。”

    小贝做生意大方,说和二人投缘,底片全送,就当交个朋友。这倒是省了二人不少时间,毕竟按照陈念选择纠结症的程度,怎么也得多耗几小时才算。

    那几日功夫,他俩拍完照片,试好菜,跟酒店工作人员最后确定了流程和布置等重要事宜。

    宾客们纷至沓来,婚礼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