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钞能力
繁体版

【002】牡丹纳吉

    南,南天空。

    直把南宫巳南听得下意识想要揉揉耳朵,才突然意识到,珍珠耳环掉了一个。

    是芍药花样子。

    或者说,牡丹花样子,南宫巳南也很无奈。

    一说芍药花,银饰店里的店主就说:“牡丹花。”

    又说,两种花原本就像,画到图纸上自然得挑名气更大的冠名。古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她说,“牡丹,也是芍药科。姐妹花,不是像,而是太像了。也只有我们懂一点。买给你的芍药,实际上就是牡丹。而我这里,明码标价。”

    没有芍药花。饶舌的店主说,“得和你说清楚。它是这个价钱。我不能欺骗你。”

    之所以说,牡丹和芍药是姐妹花,根源在植物基因上,二者都是芍药科芍药属下的不同种植物,就是说二者有共同的爹,亲姐妹非常像,很正常。

    牡丹,一开始是芍药嫁接出来的。民间一直有“谷雨看牡丹,立夏看芍药”之说,最大区别:

    牡丹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40-70厘米。

    牡丹为灌木,主干木质化,就像是树木的感觉;芍药为草本,茎秆柔软。

    这也导致二者开花形态上的区别:

    牡丹茎秆相对坚硬,故花朵昂然向上,有母仪天下之势;而芍药茎秆柔软,很难支撑相对硕大的花朵,故花朵大多微下垂,有谦恭柔顺之美。

    虽然同样花朵硕大,花型优美,花色丰富,都是美丽绝伦、人见人爱、花见花妒的角色。

    但这一点区别,落到古人眼里,上升到风骨:

    骨头。店主说,“芍药是草本生,牡丹是灌木丛,茎秆骨头硬度比不过的。用手一捏,就知道了。”

    而风骨,既指诗文书画中刚建有力的风格,又指人刚强不屈的品格。

    以“相”类物,南宫巳南从小就被教导:“背挺直些,别软趴趴的,像抽走了骨头。”

    盖因她出身于蛇的家族。而蛇,绘画表现手法里,扭成了托盘蚊香,没了骨头的典型。

    故而,牡丹为花中之王,而芍药为花中宰相。店主说,“芍药花,草本,没骨头。古人才嫁接出了铮铮骨头的牡丹花。”

    都督夫人听店主说了,神情似有所颖悟,回头告诉南宫巳南:“你原本是晚春谷雨出生的,正所谓,好雨知时节。我也想过送你去东宫青龙宫。”

    但是,都督大人去上户头吧,就把日子改到了立夏。说是,“前后十来天的,何必去麻烦人了。”

    又说,“朱雀宫多近啊。一样的,何必舍近求远了。”

    都督夫人一刻沉吟,说:“区别这么大。那时候,我们就为了送你去青龙宫,还是朱雀宫,争执不下。晚春,也不是,到了夏天。”

    顿了顿,又说,“得让他改回来。我要我的谷雨牡丹,花王啊花王。”

    南宫巳南牵着她弟南宫巳北,目送都督夫人走远,熟视无睹的。而年幼的南宫巳北很担心,小声问南宫巳南:“家姐,母亲很生气。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看。南宫巳南带着四岁的南宫巳北去下飞行棋,做大富翁。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

    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这里的斗,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而立夏,也是二十四节气之第7个节气,夏天来了。

    夏天真的来了。

    这一天,就是立夏。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历法,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指导农耕生产。

    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黄道,是从地球上来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产生的。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把黄道面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农时。

    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源自古人对星象北斗七星的观测,下显于节气,通过观测花木植物,譬如开花结果,乃至枝头鸟叫,田间蛙鸣,指导农耕。因今人改进,又称黄道二十四节气。

    黄道吉日,太阳走过的“路”,在古人眼里都是好日子。而南宫朱雀,赤色的鸟,五行属火,逐日而生。

    它也只走太阳走过的“路”,黄道,所以是古人眼里引导灵魂升天的吉兽。由此而生,吉服,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是古代贵族女子在仪典时和婚嫁时,所穿着的命妇装束。按照地位等级的高低,在颜色、花纹、装饰和用料上有所不同。

    后来才演变成民间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主要特征是“奢侈”。

    古代富家女子出嫁时,会头戴凤冠,身穿霞帔,脚踏红绣鞋,满身喜庆,以最美的姿态来迎接人生的重要时刻。

    迎亲嫁娶,据说,都是要翻翻老黄历,选它一个良辰吉日。

    凑齐花好月圆,洞房花烛夜。譬如双喜临门,金榜题名时。

    正胡思乱想着,南宫巳南就听得都督夫人提醒了一句:“你的耳环掉了一个。”

    南宫巳南猝然回神: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

    ——还没来得及试戴一下。

    南宫巳南下意识循声看向她母亲。听她慢条斯理说,“牡丹珍珠耳环。”

    这里是官署大院都督府,府上的都督夫人东宫卯荷正在做头发,伸出的手指,都保养得十分得当。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两个府上丫鬟,正在给她绘美甲。先用貂的毛皮摩擦使指甲发亮,并涂以花汁使其呈现迷人的艳红。

    这里三个月前,还流行凤仙花汁水染就的蔻丹色。

    然后,一刻分神的南宫巳南就见母亲东宫卯荷,扭头看了过来。提醒她耳环掉了一个。她说。

    “是那一对珍珠耳环。谷雨牡丹。”

    说到这里,重新侧卧美人塌上的都督夫人,似乎一刻想到了什么。又坐了起来。

    问一旁摇扇打风的梳头娘子:“男家送来的帖,是都督大人收了呢,还是,在我们这里?”

    “都督大人收着了。”梳头娘子回道。

    说着,只见都督夫人一刻沉吟,不语。

    南宫巳南便也看了一眼。

    美人榻的后有围栏突出并由右向左阶梯式提高,其意为“步步高”,中间镶以云石,雕刻精美的吉祥如意图纹,围栏扶手形。

    都督夫人的手搁在上面,两个丫鬟只做不闻,绘制指甲上的花纹,也如身后雕刻精美的吉祥如意图纹。

    然后,就听梳头娘子轻声说:“大人和夫人午间在看的时候,我便也看了。”

    顿了顿,又说,“还记得。”

    “那你去誊写了来,给我。”都督夫人道,“记得不记得,都去大人那里看看。拿来我瞅瞅。”

    又自言自语道,“我女儿明明是谷雨牡丹,可别错写成立夏芍药。接下来还要合生辰八字,这花王花相的,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梳头娘子应了一声,却凑近跟都督夫人耳语着。

    “都督大人拎走了两坛酒?”都督夫人看了过去。

    又问,“什么时候的事情?”

    “说是上午。”梳头娘子回道,“她们清点,发现不对,寻到了我这里。我着人打听,是说的上午拎着两坛酒出的门。”

    “那就不用想了。都督大人中午已经喝了。”说着,都督夫人又道,“去,取些茶叶来。他喝,我也喝。我喝茶。”

    说着,又看了府上大小姐南宫巳南一眼,“都督大人说是,‘昏礼下达,纳彩用雁’。”

    纳彩,即纳其采择之礼于女家也。也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古时纳彩,通常要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

    相传,雁一生只配偶一次,失去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古人民间用雁多取此意,以表达对婚姻缔结忠贞不二的思想愿望。

    一般人家可用活鸡,或者活鹅代替之。古时纳彩,送到女家的必须是活禽。

    既然这里提到大雁,活的大雁,南宫巳南突然意识到这门亲事,去年就在谈了。

    然后,就听都督夫人叫了她名“巳南”一声,说,“说是男家对你很是满意,媒人送来了一对大雁,我们去年回来前,都督大人跟我一起放生。”

    放生,放飞了大雁。

    当然,去年的都督夫人也不知道,放生大雁是这个事情。而放生,是都督大人提的,只道是他自己的事情有了眉目转机。

    都督大人官场上的事情,一双儿女面前,都督夫人便也守口如瓶。

    然后,都督夫人又命人将书给府上大小姐送了过去,她说:“谷雨啊,娘跟你说,这许了人呢,要跟你兔的家族的表姐妹学。学。”

    谷雨,是南宫巳南的小名。原本是“立夏”。南宫巳南一刻皱着眉头,还不如原来的“立夏”。

    可,都督夫人说,“谷雨牡丹,成了吧。”

    又说,“牡丹花王,十二花神里就没有能压过她的。一早说了,要送你去青龙宫的。”

    东宫青龙,五行属木,象征春天。所以,东宫青龙,又名春宫琴神,擅长琴棋书画里的琴道。

    以琴入道。

    二十四节气里,春天的六个节气都在春宫里,即: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简单来说,春雨惊春清谷天。乃春宫六时,对应东宫世家天之六时家族: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悉数在东天空。

    东天空,是个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