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赘婿
繁体版

第46节 构想

    公孙飞解决了那些不吃鸡蛋炒饭,却转手高价卖给他人的职业排队人后,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这让真正想吃鸡蛋炒饭的人,不必花费昂贵的金钱,和大量时间去排队。

    而时间对于商业区的老板和伙计都是十分重要。

    就这样忙了一天,公孙飞终于有清净休息时刻,独自坐在酒肆的二楼的雅间,喝着秦酒,心情十分悠哉…

    过了一刻钟,公孙飞喝完秦酒后,起身离开座席,大步走到木制窗户前,看向窗外夜晚中咸阳城景,一片灯火通明,看不到边际,犹如21世纪现代化大都市。

    而在咸阳城商业区,更是车马入流,人声鼎沸,生意也依旧火爆,商铺老板照常营业还没有关门…

    见此,以咸阳城商业区的景象,根本不像是历史所传说的那样,商鞅变法是重农抑商…

    咸阳城商业区是如此繁荣和兴盛,让商铺老板和伙计可能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需要忙着生意…,

    公孙飞想到这里,如果白氏酒肆做出经济适用的快餐,应该会受欢迎。

    解决了这些商铺老板和伙计吃饭的时间。

    不过,公孙飞诸多考虑,马上认为这个想法目前是不合适,这样的话工作量太大了,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

    虽然说公孙飞现在正式把鸡蛋炒饭的方法教给了阿宁,但是,阿宁还是有一点不熟练,总是对鸡蛋炒饭差一点火候。

    但是,白氏酒肆可以做早餐,这样公孙飞比较轻松一点。

    并且,这让这些商铺老板和伙计在早上节省大量时间,能应对商铺的生意,或者手工作坊的伙计拿出更多时间在商品制作上,如同21世纪都市上班族一样。

    而早餐的食物,以目前战国时期的农作物,可以制作油条,豆浆等等煎炸食物。

    而油条是出现在南宋。

    如果说要炸油条,就必须要有植物油,

    不过,在战国时期,植物油根本没有出现,直到宋朝,才出现植物油能食用。

    如果要在战国时期,制作植物油,以目前的农作物只有大豆。

    公孙飞是出生在农村,知道农村土方法对花生和大豆等农作物进行提炼植物油。

    就是先把大豆炒熟,再把炒熟的大豆作成饼,进行压榨…

    当然,公孙飞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也知道用机械压榨大豆油的原理。

    想到这里公孙飞非常激动,这出现在宋朝的压榨植物油的技术,马上要在战国时期出现了。

    并且,只要出现植物油,什么蔬菜都可以炒,真正地实现炒菜在战国时期全面普及。

    …

    此时,公孙飞激动的心情,看着繁华的咸阳,

    就突然想起了母国,一个曾经繁荣的安邑,远在中原的魏国,老都城安邑的公孙家族,经历有着数百年的大家族。

    公孙飞从父亲哪里得知公孙家族的族史,公孙姓氏起源于姬氏,先祖与当年的周王,发生了冲突,先祖带着家人被迫迁移到属于姬姓的晋国,化为平民,

    先祖一边耕种农田,一边做民用马车的生意,虽收入微薄,但勉强度日。

    不过,进入春秋时代后,公孙家族开始发生了变化,摆脱了平民之家,家族也开始迅速崛起…

    在公元前770年,随着周平王东迁入洛邑(洛阳)后,周王室的势力逐渐减弱,失去了对中原诸侯的掌控。

    原本安定的中原各路诸侯,以周天子为共主,互相和平共处,则是变成了群雄纷争,互相混战,中原大地正式进入了春秋时代。

    中原各路诸侯为了称雄争霸,扩大领地,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非常残酷,史称春秋争霸。

    而战争就意味着对军用物资消耗极大,特别是兵器,战马,战车等等。

    先辈们从战争中看到了商机,决定从制造民用马车转到军用战车,大量制造战车,卖给各个诸侯国的军队。

    于是,公孙家族在春秋时代积累大量的财富,成为地方的富贵之家。

    不过,真正地让家族变为一国的巨贾,在中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战国初期。

    公元前453,晋国变为三晋,韩国,赵国和魏国,中原变为六大国,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

    由于魏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对军用战车的需求特别大,魏国军队大量地购买家族的战车,

    让家族的战车生意一下子销量暴增…

    并且,远销中原各个诸侯国。

    经过几百年,几十代人的努力,在战国初期,家族终于成为一代巨贾,名震中原。

    不过,随着秦国变法成功,秦国迅速成为强国,有一统东方六国的雄心,迫使东方六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变化,防范秦国。

    而这一变化让公孙家族的战车销售迅速锐减,战车产业奄奄一息。

    面对公孙家族战车产业有破产危机,父亲很固执,不是立即裁剪这个即将被时代抛弃的战车,

    而是,父亲对战车进行大幅度升级改良,用铁替代木制架构,增加战车冲撞力。

    想到这里,公孙飞不由得感叹,父亲没有做错,因为父亲不知道战车马上要淘汰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不了多久,赵国赵武灵王马上对赵国军队进行军事改革,将会彻底淘汰战车,

    那么,公孙家族最大订单客户赵国,马上就要失去了。

    这对公孙家族战车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伐中山国失败后,赵武灵王认真分析了失利的原因,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

    于是,赵武灵王对赵国军队进行全面军事改革,内容是学习胡人的骑马射箭的能力,穿上胡人短衣窄袖的衣服,穿上胡人的皮靴,史称胡服骑射。

    而且在经过赵武灵王对赵国军队一系列的改革,七年之后(即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率领大军进攻拥有千乘之国的中山国,最后,终于被赵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