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射覆
射覆,类似于占卜、猜物、灯谜一类的游戏,玩法很多。
渡边太郎一边说,一边笑着从兜里,摸出一个袋子,放在了矮几。
他身后的从人,上前将口子的结带拉开,里头俱是色彩斑斓的濂珠。
渡边太郎笑道:“殿下可以大胆猜测,猜不中罚酒,猜中,我的这一些濂珠可赠送予殿下。”
濂珠,便是珍珠,而且每一颗出奇地大,估计是这一些东夷人,出使而来准备了好大的手笔,聚拢了他们国家沿海千千万万的船家,才得以搜集得到这么好品相的珍珠。
当时李承乾咬了咬牙齿,心道:我可是大唐的皇太子,谁有这个心思想和你们这一些卑劣的东夷人猜哑谜啊?再说了,我大中华有的是秘宝,你这样的濂珠根本进入不了我的法眼。
所谓知子莫若父,李世民一眼就能察觉到李承乾心中有不悦之意,他笑道:“诶,我看这样吧,秦凡,你来猜测,如果你猜中了,那么桌面上的珍珠便给你了。”
秦凡心中一喜:吖,还能有这等好事?这不就是明白摆着唐太宗要送钱给自己花的嘛?
秦凡赶紧起身,道:“好,我愿意一试!”
秦凡道:“东方海有一岛国,岛上人自称日出之国……”
渡边太郎微微一笑,但秦凡下一步却道,“六百年前,你们奉贡入朝,我大汉光武帝接见了你们使者,并且赐以印绶,称呼你们为倭人。”
李泰忍不住道,“噢,难道是倭国人?”
秦凡目视渡边太郎笑道:“我说得,没有错吧?”
先前李承乾所说的,有东夷使臣入宫朝贺,秦凡以为是来自高句丽、琉球、新罗、靺鞨等族,却没有想到是眼前一帮倭人。
而倭人,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人。
自从秦汉以来,日本人便频繁派遣使者,来到繁华发达的使者,来向我中华学习岐黄、建筑、锻造、水利、书法等各种各样的先进学术。
高表仁,隋末唐初的遣日使者,在同年时,舒明天皇送高表仁回国,但为了表达两邦交好,渡边太郎奉天皇之命东度出使,遣三百人驾驭二十艘艨艟而来,无非又是来捞好处回归。
“好眼力,好眼力……”
渡边太郎一边说,一便将矮几上的珍珠给推送近了秦凡。
事实上,渡边太郎的珍珠就是打算送给太子等一帮高官,拉近与权贵们的关系。
秦凡一眼洞穿了他们的身份,他答应给的濂珠固然是要给。
但渡边太郎发现,秦凡看他的眼神满是鄙夷之色,心中越发感到了不爽。
事实上,秦凡对于倭人而言,并没有十分好感,如果他魂穿到了李世民的身上,直接让手下斩使以示威。
然后随便找一个借口,让李绩、侯君集率领天兵,坐船出海讨伐东夷,斩草除根。
然而秦凡只是一名无职无权的庶出之子,纵然明白倭人有狼子野心,但也不得不强行压下种种的念头。
渡边太郎似乎又不服输,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我们既玩射覆游戏,秦公子也可出置一物,让我猜测。”
唷,这个家伙居然不服气?
秦凡笑了,道,“我也给出一物,如果你能猜中,我愿意全部奉还这一些珍珠,但你猜不着,那么又该如何?”
渡边太郎咬了咬牙,道:“阁下但有吩咐,我必然抵死相从。”
秦凡轻蔑一笑,倭人最是无信,今日筵会结果,你渡边太郎也就滚回倭岛了,你还会为听我吩咐?
渡边太郎明显就是想怼秦凡,道,“我们不妨加大抵押的彩物。”
秦凡并不喜欢赌博,博彩一事并不看重。
更何况,渡边太郎就是想无本获利,秦凡当然不可能如他所愿。
但李承乾笑道,“这样,我为秦凡加注。”
说着,他从摘下了自己随身带的一块玉珮,放到了自己跟前。
渡边太郎见玉眼来,问道:“我可以看看殿下的玉珮吗?”
李承乾笑道,“当然没有问题。”
大伙们就是想见这一些倭人没有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模样。
渡边太郎举高了玉珮放在灯烛下仔细观赏,只见玉珮色彩澄清透亮,触手冰凉,忍不住谮道:“好玉,皇上啊,冒昧问一个问题,质量与和氏璧相比,哪一个更佳?”
和氏璧?
秦凡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上官仪。
前不久,上官仪才和他们一大帮人阐述过,和氏璧的话题。
“差之甚远!我赐予我皇儿的蓝田美玉少辄十几块了,但他们还是无法与和氏璧比。”
秦凡心道:这个事自然的了,和氏璧可是传国玉玺,承载着国祚传承,这不是一般的玉可以比拟得了的。
此时,李世民笑道:“渡边,高表仁年初时从倭国回程,也给我大致说了你们这一趟可能上奉的礼品,他说你们寻到了几块精美绝伦的璞玉,打算送来了,对了,你的那一批璞玉的玉质,不比我皇儿这一块好吗?”
渡边太郎苦笑地摇了摇头,道:“比不了,我本来以为我们的璞玉已是稀世之珍,但和太子殿下的玉珮相比,又是相形见绌了。”
太子殿下的美玉是不错,但和传国玉玺和氏璧比,又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估摸着渡边太郎自诩良玉的玉石,和和氏璧比不知道差了多少个档次了,云泥之别也不过分!
秦凡、上官仪相互间交换了一个眼神,难怪之前,李世民会问及那一个问题,和氏璧是否独一无二。
当时,秦凡、许喁喁都猜测到,李世民是得到了一批美玉,但没有想到这些玉物却是倭人所赠。
渡边太郎的话,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太托大了,他们的璞玉价值远不如太子殿下所佩戴的一枚,更遑论要和李世民手上的传国玉玺相比。
其实这个结果显而易见,倭国终究是弹丸之地,物华之丰富,自然不如上国天朝。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有几分失落。
秦凡、上官仪也想到了下一个问题,
秦朝时的徐福和五百童男童女,出外寻找海外仙山,还会不会回来?
也许李世民也在纳闷,近千年过去了,跟前这一些倭人究竟是否徐福等人的后代?
李世民之前,想必然会见过了高表仁,只不过他也没能从高表仁之处得到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