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侠传
繁体版

第一回 张绣雪夜袭恩师,童渊枪谱传子龙

    东汉末年,汉灵帝宠信宦官,士人不忿,遂有党锢之变,宦官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这汉家天下风起云涌,豪强并起,中有一人名童渊,师承玉真子,一手百鸟朝凤枪威震天下,纵横江湖后归隐苍岩山,先后收了三个徒弟,第一位是后来的宛城侯张绣,第二位是刘季玉手下的大将张任,第三位是刘玄德帐下的常山赵子龙,三人均在童渊手下学习这百鸟朝凤枪,却说这百鸟朝凤枪为童渊独创,一共七十二路,变化无穷,舞将起来寒芒四射,声势夺人。

    这童渊还有一把神兵名唤涯角枪,号称天涯海角无双对,四海之内无敌手。

    再说这三名高徒,张绣最为年长,学艺时间也是最长,乃河东太守董卓部将张济之侄,董卓嗜战,张济又格外疼爱张绣,恐张绣随军有失,早年送其至童渊座下习武,此人心高气傲,除了师父师弟,常白眼示人,往来讨教武人大都被他打的落花流水,每是将人家一枪挑翻在地,狠狠羞辱一番后扬长而去。

    二师兄张任,益州人,自幼号称武痴,听闻枪王童渊收徒,跋涉千里赶往河北,童渊被其诚意打动,遂收其为徒。

    最年少者赵云赵子龙,本常山人。童渊东游,见一儿在树下习舞,技痒指点一二,不意此子悟性奇,点拨后枪法突入,渊惊觉其生平见武学奇才,恨绝晚,乃收于门下作关门弟子。

    183年冬,常山。

    这苍岩山下还有一人名唤刘永,家中颇有资财,常常散财相助乡里百姓,帮百姓打击豪强,每有山贼劫村,总能挺身而出打退山贼,素有侠名,膝下尚有一独子,名曰刘崇,父子二人在苍岩山下相依为命。

    是日雪势奇,堕足寸厚,父子两人围拥火于地,永见雪势渐小,唤子至门习武,传其剑法旁近,崇虽年少,颇有天资,今以刘氏之法练至纯熟,永见之尤得意,而不敢怠,每夜饭步闾,数年风雨不误,方来望子光大门楣,而不蔽于一时之功。

    刘崇倚木栏上望雪,二人远来疾,且微有金铁交鸣之声,似是打斗。

    永心惊,亟令崇停,其斗声愈近。刘永定看,乃一精壮老人与一少年,二人皆使一杆银枪,两人出手愈速,少年辛招侵轶,而老者枪法精于变化,若有滔滔江水将少年侵攻悉为解,但枪法渐乱,步步趋之,似是有伤,凡后数十招,当为少年所杀。

    看约三五回合,刘永冷汗直冒,二人武功虽殊格,又似宗同源,若己与一人交手,恐不过一二合,少年招法狠辣,似为急取老者性命。

    永暗忖之刻,老者抖一枪花,逼退其人,施轻功蹈雪而至,永见罢,不知其来意,忙拔剑来,置子护后。

    老者稳住身形,苦撑木栏口中黑血不止,必是中了毒,刘崇眼尖,老者一身白袍,背后俨然一处枪伤,那伤口不浅,鲜血横流,似是被那少年先手偷袭,方中一枪。

    那少年身形不慢,数息间纵身来至此处,手中枪尖斜指老人,一脸狠厉之色。

    老人捂胸,颤声道:“老朽纵横江湖数十载,想不到最后着了汝这畜生的道!”

    少年人嘴角微牵:“予从汝学艺十载,诸事百顺,侍汝起居皆是何人,汝自知之,尚何颜不以枪谱传吾?今叔父唤我归董仲颖帐下自效,前日三番五向汝讽之,汝不为动,则毋怪徒儿欺师灭祖矣。”

    “取了这条老命,回去如何向你二位师弟交代?”

    “就说师为官军作凶所杀,投衣钵传于我,名正言顺取涯角枪,不劳费心,师父且行,徒弟在此送也!”

    “好个欺师灭祖的畜生!”刘永沉不住气大喝一声,护在老人身前。

    “乡野村夫,速速滚开,不然取汝狗命!”年轻人目光阴翳,轻瞥刘永,似是认作山中樵夫。

    “在下常山刘永,师父传你武艺,还心生杀心,真乃狼心狗肺之徒!老先生先走,某来断后!”

    青年仰天大笑:“匹夫,你这厮也配替这老家伙出头?”话音未落,斜里便是一枪刺来,这起手式正是威震天下的百鸟朝凤枪。

    刘永只觉肩头一凉,说话间自己肩上已然被对方捅了个窟窿,吃痛间对方第二枪已照自己心头刺去,电光火石间刘永提起内劲,手中宝剑连忙将青年枪尖拨开。

    那老者劝道:“老朽常山童渊,家门之事,不劳外人费心,好汉非这逆徒对手,还是速携此子离去,老朽自当清理门户!”

    “某素有侠名,今日不可见死不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侠道也,子峻,你且记下了!”刘永掐了个剑诀,大步朝那青年咽喉刺去。

    刘崇怔而视之,平日切磋武艺,永辄速败崇,又掠村贼亦非其敌,素以父武艺高世,今见童渊师徒二人,方知不过一井之蛙耳,今父命垂危,自难其急,若加入战圈使之就战,父犹以护子劳心劳神,抵败尤速。

    崇啮指振念,忽闻长啸自远来曰:“贼子张绣,还不罢手!”

    两人拍马飞驰而来,名唤张绣者面色剧变:“本欲耍子一番,现恕不奉陪了!”话毕一枪刺穿刘永胸口,枪尖从刘永后心钻出,热血溅崇一身,崇即四肢冰冷,脑中天旋地转不知为计。

    一旁童渊毒性发作,早面色紫黑瘫倒在地,已然动弹不得。

    张绣将枪头拔出,马上两人纵身一跃,手中同是两杆银枪,直取张绣,张绣抖擞精神和来人战在一处,刘崇接下刘永,刘永嘴里尽是血沫,强忍剧痛挤出几字:“凡侠者,处世不可有违本心,今某知其不可而为之,虽死而无憾也!”随即便气绝身亡!

    刘崇面如白纸,双手尽血,他尚且年幼,哪里见过这等骇人场面,一时惊的晕将过去。

    来人正是赵云和张任,二人见师父数日未归,亦不曾以书信告之,定是有变,遂下山一路打听,追至此处。

    张任武艺不低,更有赵云相助,二人本为同门师兄弟,联起手来更是默契非常,一时间将张绣打的节节败退,张绣躲闪不及,赵云一枪正刺中他腰间,张绣吃痛,单枪匹马招架不住,回身夺了赵云坐骑,拍马向西逃去。张任睚眦欲裂,口中大骂贼子不停,亦是提枪跨马向追去,赵云自知追不上二人,连忙回身查看师父伤势。

    童渊见来人是赵云,气若游丝交代张绣行凶之经过,赵云听罢面沉如水,又见师父面色发紫,已然毒发,恐性命难保,赶忙问其是否有所交代,童渊强打精神盘膝而坐:“子龙,为师得以苟活,全赖这好汉拔刀相助,凡为此畜生数合,始曳至汝二人救之,师为报其恩,欲收此子为徒,自今替为师善视之,授以长生剑法,亦不韪其门规,谨记武功高下为小,修身立德为大。”

    话毕,又是一大口黑血喷吐而出,赵云一时间心绪不宁,只得连连点头。

    “为师要作七探蛇枪法与涯角枪传汝,虽大师兄天资聪颖,而为人狡易反覆,为师至今日始悔止传其枪法,未教其为人,今落如此,乃自食其果也,汝二师兄张任不输张绣,然为人刻直,他日必有取祸,三人中数汝天资上质,且最自有德,今后必为儒将,汝当自去,其后必择贤主而事,方不负所学。”

    “弟子谨记!”

    童渊弯腰轻握赵云双手:“行走江湖,不得有害人之心,但不可无防人之心,为师去矣。”话毕便歪头气绝身亡,一代枪王竟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