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三百年
繁体版

第十二章

    隋朝末年的瓦岗军起义是当时所有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影响深远,深深动摇了隋朝的腐朽统治。

    公元611年,中原等地发生大水灾;次年,山东又发生大旱。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饿殍满地,尸横遍野。隋炀帝不能赈济灾民,却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征兵,准备进讨高句丽,以致民怨沸腾,天怒人怨。

    瓦岗军的首任领导者翟让,是河南滑县人,在河南省濮阳县衙门做法曹,基本上是个小公务员。后来,因为犯了一点过错,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狱卒黄君汉对翟让非常同情,夜里,偷偷放走翟让。黄君汉认为翟让是个有抱负的人,将来能干出一番拯救百姓的事业,才不顾个人安危放走了他。

    翟让逃回老家,和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还有同郡的青年勇士徐世绩、单雄信一起上了瓦岗寨,举起了起义的大旗。起义军占据瓦岗,依托南北运河的航运,杀富济贫,深得民心。

    瓦岗军队伍越来越大,粮食等后勤保障越来越困难。翟让决定深入宋、郑两郡,外线作战。在运河上,官旅往来不绝,如果设关卡截取,足以满足后勤保障。于是瓦岗军沿运河截获商旅公物,军旅大振。公元614年十二月,瓦岗起义军攻克郑州、商丘等郡县,缴获大批军械物资,控制了大运河的永济渠。

    这一举动震动了隋王朝,永济渠被截断,南北的漕运往来受阻,大批军用物资落到瓦岗军之手。615年,朝廷令齐郡张须陀镇压瓦岗军。张须陀大军压境,瓦岗军被迫撤离宋、郑,转战树林沙丘之间。

    张须陀,河南灵宝人。隋朝末年在齐郡作郡丞。山东由于连年灾荒,百姓纷纷落草为寇,四处劫掠。张须陀目睹百姓饥疲饿毙,私自打开义仓赈济饥民,为附近的百姓解倒悬之急。隋炀帝知道后,知道他干的是好事,也没有责怪他。

    章丘饥民王薄聚众起义,号称知世郎,在山东济南挥军北上,进攻齐郡。

    齐郡官军力量薄弱,与王薄交战不利。张须陀率本郡官军徼击义军,王薄战败,引军向南,攻打山东济宁。张须陀率军穷追不舍,在泰山脚下赶上王薄。王薄刚刚在泰山打败了当地官军,锐气正盛,疏于防范。张须陀抓住战机,一举将王薄打的溃不成军。王薄调头向北渡过黄河,进入山东茌平。张须陀继续穷追猛打,郝孝德、孙宣雅等部义军十余万人支援王薄,被张须陀率众二万以寡胜众,郝、孙两部退回河北,王薄率残部流窜于山东。

    张须陀勇决善战,很得军心,他部下勇将秦叔宝、罗士信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

    裴长才、石子河率农民起义军二万进攻齐郡,张须陀望见义军散开抢掠,队形不齐,便亲率5骑出城迎战,把起义军杀的一阵大乱。因为人少,张须陀被围了数百重,城中官军杀出来救援,才将张须陀救回。

    不久,义军郭方预、秦君弘率兵围攻山东青州,张须陀简选精锐,倍道兼行杀到青州。义军没想到张须陀远道来援,被打得四散奔逃,辎重丧失殆尽。

    张须陀四处转战,打的各路义军闻风丧胆纷纷败退。朝廷升他为齐郡通守,统一指挥官军围剿义军。

    此时的翟让带领部队流动作战,虽几次被张须陀打败,却愈挫愈勇,队伍越来越大。

    就在这一时期,关陇集团的重要人物李密加入了瓦岗军。他的胸怀境界、文韬武略,都远超出一般义军首领。李密参加杨玄感兵变,失败后四处逃窜,在王伯当的介绍下找到翟让,两人一见如故。翟让对李密非常敬服,言听计从。

    李密劝翟让跳出本郡,攻占洛口仓,占据隋朝统治的腹心区。当下最紧要的,是进攻荥阳。

    瓦岗大军进逼荥阳,张须陀率兵出击。翟让假装败退,张须陀率兵猛追,李密已在密林中埋伏数千精兵,一见张须陀,便截断归路,翟让迅速调头包围张须陀。

    张须陀深陷重围,带兵左冲左突,无法撼动瓦岗战线。瓦岗集中优势兵力,付出重大伤亡也不肯退却。李密深知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双方限入拼消耗的苦战。张须陀四次冲锋不能破围,最终力尽而死。

    打败了张须陀,瓦岗军袭取隋重要粮食储存地洛口仓。当时东都洛阳空虚,士兵没有战斗力;留守东都的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年幼无知,政令不一,士民离心离德;段达元文都等隋朝旧将,控制不住局势。李密带兵围攻东都,东都留守飞快向炀帝报告。此战瓦岗精锐尽出,出阳城,在洛口仓开仓济贫,广泛发动穷苦百姓参加义军。瓦岗军已经切断了东都洛阳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以逸待劳,战略上取得了主动。

    精于军事谋略的李密鉴于东都城防坚固,决定把敌军调出东都,在野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以石子河为预定战场,选派精兵强将设伏,在东西两面对隋军进行夹击。首先对敌示弱,引诱敌人进攻。二月,越王杨侗派刘长恭、房谢为帅,带领隋军2万5000人征讨瓦岗军。当时东都的官宦子弟都以为瓦岗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纷纷加入军队,武器精良,声势浩大。刘长恭自洛阳东进,远在江都的炀帝又命裴仁基率部从河南荥阳出发,两面夹击义军。刘长恭首先到达作战地域,进入石子河伏击圈。翟让李密带领精兵强勇,一路阻击裴仁基部,另一路围攻刘长恭。刘长恭轻视瓦岗军,结果被李密率军冲破战阵。他拼死冲出重围,奔还东都,部队伤亡过半。裴仁基闻听石子河战败,不敢前进,在河南巩义掉头撤离。

    这一战,东都隋军战斗意志瓦解,但李密却没能进入东都。他为另一位枭雄人物提供了人生舞台,此人迅速粉墨登场,他就是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