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曹孟德
繁体版

三十六、陈登的妙计

    吕布一言不发,脸色阴沉,他自恃骁勇善战,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此时也不敢托大,毕竟袁术出动的是十五万大军,兵分七路,其恐怖可想而知,就凭徐州的他跟刘备是肯定抵挡不住的。

    “高顺,不要心急——”

    张辽按剑在旁,摇头道:“温侯还没下决定,不要急着请战。以我之见,袁术兵马虽多,但想来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而且袁术为了称帝一事,在寿春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可谓劳民伤财至极,一旦前线失利,必然后方也陷入混乱。”

    高顺听后不知作何所言,沉默地抿了抿嘴。

    这番话说出来颇有战前鼓舞士气之慨,但吕布跟高顺又不是蠢人,虽知是实话,可袁术的十五万大军可不是虚的,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进袭徐州,那是冲着踏平而来的。

    吕布苦笑着挥了挥手,对张辽道:“文远速到小沛去告知刘备,当多加防范,注意东事。”

    张辽脸现喜色,拱手道:“属下听令,立即就去告知刘备。那刘备帐下有关、张二人,并为万人敌,论勇武当世罕见,关羽与我为同乡,有他们作为策应,不用惧怕袁术。”

    吕布闻言哂笑一声:“文远,现在整个徐州,几乎都是万人敌,就说你跟高顺,难道便不如关羽张飞了?”

    张辽哈哈一笑,连称不敢,随即带兵去见刘备,细说防御袁术入侵徐州的军事部署。

    吕布内心兀自焦躁不安,在军帐内踱步,心中有些后悔完全得罪了袁术,十五万大军摧枯拉朽,如山崩地裂一般,奈何自己帐下可用之兵极少,根本扛不住这一级别的战役。

    陈宫在旁冷冷道:“温侯,此事其实极易解决,我有一计,可令袁术十五万大军如洪水般退走。”

    吕布大为惊喜,没想到陈宫在这节骨眼上又有奇谋,连忙问道:“公台快说,是何计策?”

    陈宫哼了一声,朗声道:“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挑起事端的无非是陈珪父子,你只需擒了陈珪跟陈登,送到寿春城下,十五万大军自会原路返回。”

    吕布满心欢喜却听到了这个消息,登时陷入了两难,他如何不知把责任推卸到陈登的头上,袁术怨气一消就没了兵伐徐州的口实。

    可这样一来,自己又成了跟袁术同谋的反贼,势必为天下所唾骂。

    “容我再考虑几日。”

    三日后,陈登终于快马赶回了下邳城中,吕布闻听他回来,立即召见入帐,神情有些兴奋,笑道:“元龙,曹公得以斩杀韩胤,皆赖我之功也,不知有何嘉赏?”

    陈登神情自若,说道:“回温侯,曹公表赠吾父秩中二千石,由吾担任广陵太守。”

    吕布脸色登时就垮了,追问道:“那我的徐州牧呢?”

    陈登摇头道:“曹公并未表温侯为徐州牧。”

    “什么?”

    吕布“呛啷”一声拔出剑来,剑尖直抵住了陈登的咽喉,怒气勃发道:“你去许昌这么些天,只换得你父子二人的荣华富贵,却浑然忘了某的徐州牧,当真是岂有此理!我不杀你,难以泄愤。”

    陈登面对剑尖离咽喉不过寸许,浑然没有恐惧之意,坦然地嗤之以鼻,道:“温侯误会了,在下跟曹公提过,要想让温侯收心,须得表赠徐州牧一职。”

    说到这里,有条不紊地整了整衣领。

    吕布持剑的手臂垂了下来,问道:“然后呢?那曹公说了什么?”

    陈登道:“曹公言道,若换作是旁人,定然已表赠了徐州牧,旁人皆为狐兔,喂饱了则可留之为用。而温侯则更像是鹰,饱则飏去。是以曹公并不打算现在就把徐州牧的名头给温侯,而是要等到事成之后。”

    吕布听到“饱则飏去”四字,登时放声长笑,手中长剑掷在地上,忍笑道:“曹公倒是了解我吕布的为人。”

    陈登早就知道吕布听后是怎样的态度,心中暗自偷笑,嘴上却道:“曹公正是因为了解温侯的行事风格,故不敢轻易表赠,怕的就是温侯得了好处,从此心思倦怠。”

    吕布不开心的思绪一扫而光,可随即又不免唉声叹气起来,皱眉道:“现在大敌当前,我等身在徐州,实如火炉。那袁术起兵十五万,直奔徐州,我等真不知该如何防范。”

    陈登细细地听完了吕布解析袁术的兵马部署,登时笑了出来,捋须道:“这倒是好办,以我看来,袁术这七路大军、十五万人马如同腐草枯骨,只消略施小计,可令其有来无回。”

    吕布心想陈宫的办法是把你抓了送给袁术就能退兵,你提出来的计策却不是“退兵”,而是“歼敌”,并让其有来无回,这难度可就大了去了,不可同日而语,忙道:“元龙,速速细说。”

    陈登捋须道:“袁术的七路大军中,其中二路为韩暹、杨奉二人统率的,这便是其袁贼的死穴,也是温侯的希望。”

    吕布一愣:“这是何言?”

    “韩暹、杨奉不过是迫于无奈投靠了袁术,仓促间领兵出征,人心自然难以依附。”

    陈登大有看透了的意味,随口道:“温侯细细想来,韩、杨二人也算得上当年护送汉帝有功,只是走投无路而已。现在为袁术所用,发兵伐徐州,温侯以正言劝导,并以自身为准则,告知利益,则韩杨必反。”

    吕布听后大喜,点头道:“若真如你所说,那韩暹、杨奉愿意反了袁术,十五万大军有来无回倒不是虚言。”

    十五万大军很多人可能没有概念,所谓兵满一万,无边无际,尤其是快速移动的战场上,仓促间更是无法分辨数百人与数千人的差别。

    这十五万人分兵引为七路,每一路人马都要比吕布自有的兵马多上数倍,硬碰硬根本不可能胜。而有了韩、杨为策应,这就等于折损了袁术两路大军的同时,又把间谍放在了袁军的核心地带。

    一旦韩暹、杨奉直接起兵作乱,余下五路袁军根本反应不过来,瞬间就会演变为大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