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繁体版

第22章 搞化学的不搞炸弹?

    张文松不由得看着丁伟。“丁团长,你这是……”

    “我没有其他意思。我就是想,要是能多几个懂化学的技术人才来我们八路,帮忙改善一下火药,炸药之类的,将能极大的提高我军的实力,更好地打击日军,你说是不是?”

    听到张文松说自己不是学化学的,不能帮忙研究火药时。

    丁伟猛然生起了一个念头。

    对啊。

    缴获大炮不容易,那干嘛不自己制造?

    我也不要什么重炮,哪怕是能制造迫击炮炮弹、地雷这些,也能极大的增强新一团,增强我军的实力。

    我是对化学也不太熟悉,但是可以找专业的人才啊。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嘛!

    例如西南联大的那些化学专业的师生在这个时代就是中国专业人才了。

    张文松为难地说:“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我不敢保证他们会肯来。毕竟……”

    西南联大在云南,中央大学在四川,都十分遥远,而且在民国政府管辖范围内,想要让他们来山西确实是不容易。

    不过不容易也要尝试啊!

    丁伟打断对方的话说:“现在是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学化学的,不搞炸药,不改善火药,拿什么报效国家?你尽管写信去邀请。你不写怎么知道拉不到人呢?说不定就会有热血青年愿意制造炸药打鬼子呢?反正就是写几封信而已,就算拉不到也没有多大的损失是不是?”

    张文松觉得丁伟说的有道理。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不试没有机会,试了就还有机会。

    他点头说:“行,那我给那些同学,还有老师写信,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来。”

    “这就对了。你要发挥你的长处。”丁伟想到一件事,说:“你在信上要注明,他们来我们八路,不会让他们上前线的。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宝贝,只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专心研究改善火药的,好制造炸药打鬼子,保家卫国的。上战场打鬼子的事就交给我们这些军人来。对了,告诉他们,会尽力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工资拿的。”

    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不同,那差距就如同一个是亲生的,一个是后娘养的。

    中央大学的经费通常都是按时发放的,待遇好。

    西南联大的经费时常停发,甚至一停就是几个月,造成西南联大的老师生活十分贫苦。

    要是能发工资,应该更能吸引到人。

    张文松想了想说:“这样的话应该会有人来吧!”

    丁伟提醒说:“记住了,你的信要写的铿锵有力,要有一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正所谓‘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连老弱都上战场了,他们这些读书人更应该用自己的本事帮助国家。要是国家都没有了,那他们学的一身本事卖给谁?难道还要给日本当走狗汉奸,给他们卖命不成?我们上战场打仗,他们研究制造厉害的武器。这不就是做到人人抗战了,到时候何惧日本小鬼子!”

    张文松听到丁伟这番言论,连连赞同道。

    “团长你说的对。我辈就应该如此。我定会多写信给那些同学,教授,请他们来山西。”

    “现在你就写吧。写好了我帮忙看看!”

    “行。”张文松一口答应下来,但是过了几秒钟,他不解地说:“团长,你看的懂吗?不是说你……”

    丁伟脸色立马黑了。

    “那个家伙造的谣,老子可不是李云龙那个家伙斗大个字不认识几个。老子自学成才,说不定看的书比你还多呢!”

    小样的。看不起我?

    打小就看西游记、三国、后来看武侠,这不算读书时的教科书这些,还有各种杂志。

    那些书籍堆积起来,这个屋子都不一定能装下。

    看不起谁啊!

    张文松上下打量着丁伟。“团长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那还有假!”丁伟微微昂着头,自信地说:“没有听说过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丁伟早就不是吕下阿蒙了!”

    听到丁伟能说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下阿蒙这些成语,让张文松有点相信眼前这个团长不是像传闻中那样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字的。

    张文松将行李放下,将笔墨纸砚拿出来,就在团部给自己的同学写了一份书信。

    写完,丁伟看过后,对一些用词不太满意,和张文松商量后进行了修改。

    重新写了一遍,丁伟这才满意地收起来。

    “我会交给旅部,转总部。到时候会有人将这些信交到你同学老师手中的。”

    张文松看着这些书信,期盼地说:“希望能有用。会有几个人愿意来!”

    丁伟也不敢奢求收到信的就会来,只要来一两个那就赚的。

    和丁伟讨论的时候,张文松也是发现丁伟真的是识字的,而且文化水平不低。

    “要是能来一个两个有真本事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也希望有同学肯来,能帮到我们!”

    丁伟看了一眼张文松。

    先观察一下这个新政委,看看他有什么本事,再决定要不要向旅长提换人人选。

    “小张!”

    “有!”

    丁伟吩咐道:“安排一个好的房子给政委。”

    “是!”

    张文松听到忙说道:“不用特殊照顾,普通的就行了。”

    “张政委,我们这里条件艰苦,好的房子也就是光线好一点,方便你写报告而已。你也就不要客气了。”

    张文松清楚自己身为政委,时常要写报告,写文件这些。

    他点头说道:“那我先去将行李放下,到时再和丁团长讨论一下关于新一团日后的工作!”

    丁伟点了点头。

    张文松来到团里安排的瓦房,将行军包放下。

    个人物品也很简单,一条棉被、一个茶缸、一块香皂、还有笔记本、笔墨纸砚……

    将东西放好,和警卫员一起将房间打扫好。

    干好这些,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张文松和自己的警卫陈武拿着铁盒去打饭。

    理论上是应该坐在大食堂,但是以八路的那可怜的军费哪里能保证每个团都能修建起大食堂。

    基本上就是排着队去打饭,然后在炊事班附近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就吃了。

    要是没有坐的,干脆蹲着吃。

    丁伟身为团长,有特殊待遇。

    有一块石头专门留给他的。

    他打了一碗饭,坐在石头上正扒饭时。

    张文松拿着铁盒饭走过来。

    他笑着说:“沾了新一团的光,一过来就能吃到肉。”

    丁伟笑着说:“要是早来几天,刚打了胜仗,宰了一头马,一头猪,全团大块吃肉。现在是不可能了,那是伤员才能有的待遇。现在也就是每个战士碗里有一小勺的肉沫,让大家沾点腥而已。”

    张文松沾了一点肉沫放在嘴里仔细品味了肉的滋味,才说道。

    “不错了。我有一段时间要一个星期才能沾一次腥。”

    丁伟想到后世自己十分嫌弃满是脂肪的肥肉。

    现在要是有一块大肥肉放在自己面前,自己一定好不容易吃下。

    没有油水在肚子里,太容易饿了。

    有些时候还有地瓜充一下饥,但更多的时候只能喝水填充肚子。

    “等打跑了小日本鬼子,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一个新中国,到时候全国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吃饱肚子,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张文松看着丁伟认真的神情,想到让全国百姓都不再饿肚子,都能吃饱的国家。

    那该是多么好的一个国家。

    他叹气说:“真希望我们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国家!”

    丁伟用肯定地语气说道:“会建立起来的。”

    张文松看着丁伟认真的神情,不由的心生感叹。

    这就是老同志信仰吗?

    那么坚定!

    我要多多向他学习才是。

    张文松问道:“丁团长,我刚来新一团,从哪一方面入手更能帮助我们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