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繁体版

第八章 改良

    刘尚德完全不清楚团长好好地为什么要看自己的铁铲,不过他不敢迟疑,赶紧将拿起铁铲递了过去。

    丁伟拿起铁铲左右看了看。

    铁铲质量不错。

    但是每次行军都要带着这样的铁铲、铁镐,只怕不太方便,尤其是紧急行军的时候,更是麻烦。

    武器弹药,自己没有条件制造。

    可是能改良一下我军的装备,哪怕只是改良一点点,我军的战斗力就能提高一点点。

    当年自己买过一把多功能工兵铲放在车尾箱里。

    当时是预备着车轮陷入泥浆打滑,或者是遇到其他状况时应急用的。

    不过那种多功能工兵铲,依靠八路现在的设备是很难制造出来的。

    就算能,也只能是手工打造。

    十分费时费力的。

    丁伟想要的只是改良一下当前的铁铲而已。

    他喊道:“小张!”

    “有!”

    “去。打听一下这十里八乡的铁匠有多少?想办法请他们过来邢家庄一趟。”

    张鑫国不清楚团长询问铁匠是要干什么,不过他还是立正喊道。“是!”

    说完,他就小步跑去询问了。

    丁伟继续考察新一团的训练。

    孙德胜正在训练新组建的骑兵连。

    当中有26个是从俘虏的伪军中投诚过来的。

    对于这些伪军的可靠性,丁伟只能将希望寄托到指导员,教导员他们有这个本事教化塔恩,让他们成为我军的一个合格的战士。

    孙德胜骑在马背上,拿着马刀大声喊道。

    “快。”

    “跟紧!”

    “快跟上!”

    “看好了吗?就这样来。快点!”

    “说你呢。他妈的,怎么干的。”

    “快点!”

    “快点,都给我精神点!”

    “我说过多少次。砍人的时候不用太用力,只要抓紧刀子,划过去就行了。你都不懂?”

    “没有看到我的刀锋指向吗?是右切入。右!懂吗?”

    “你在干什么?老子是让你们分三队紧跟着,分三队,三队。这你都不懂?”

    “混蛋,我说过多少遍了!配合,骑兵是要大家一起配合!谁他妈的再敢掉队的,老子他妈的抽死他!”

    “王八蛋!你是不是想气死我!听我口令,听我口令!你他妈的耳朵聋了!”

    ……

    隔着远远的就能听到孙德胜的咆哮声了。

    丁伟走近,喊道:“孙德胜!”

    孙德胜一听,转身一看。

    他赶紧下马,小步跑,来到丁伟面前。

    “报告团长!新一团骑兵连正在马术劈砍训练,请首长指示。骑兵连连长孙德胜。”

    丁伟看了一下骑兵连,说:“孙德胜,骑兵连现在训练的怎么样了?”

    孙德胜当即骂道:“这帮家伙都是一帮蠢驴,都教了几次了,都还没有学会。不过团长请放心,孙德胜一定会训练出一支优秀的骑兵连的。”

    丁伟点头。

    “嗯。骑兵不容易培养,多点耐心。听明白了吗?”

    “是。团长!”

    “你继续训练吧!我去其他地方瞧一瞧。”

    丁伟在新一团几个营转了一圈,对新一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加上即将招满120名战士的骑兵连,新一团将会有1093名战士。

    对于一心想要将新一团扩大的丁伟来说,一千多名战士可是远远不够。

    可是要壮大新一团,就要面临两大难题。

    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武器装备。

    以邢家庄为中心,将近一个镇的抗日根据地养活新一团一千多人还不是问题。

    就是这武器装备才是头疼的事。

    靠着缴获想要壮大装强可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十分吝啬的日军。

    他们可不是运输大队长的部队,这些小鬼子大大的缴获,那可是宁愿炸毁大炮、机枪这些也轻易不会留给我军。

    伪军二鬼子倒是大方,但是日军鬼子不信任他们,基本上没有提供什么重武器。

    想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基本上很难。

    想要装大装强,还得靠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才有未来。

    可是想要自力更生,就得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

    一说到兵工厂,丁伟想到我军的兵工厂,就不由叹气一声。

    黄崖洞兵工厂更似手工作坊。

    不是没有人才。

    八路军有一批留学德国、美国、日本、苏联等国的工程师。

    他们响应中共的号召,勤加研究,想要建立起一座优良的兵工厂。

    可惜实在是条件太差,刚成立的时候只有有10余部陈旧机床、刨床、钻床和一台三节锅炉。

    到1940年,多方努力,也只是让黄崖洞兵工厂拥有设备40多部。

    就这点设备,工厂年产武器弹药仅可装备12个团。

    对于拥有百来个团的八路来说,这产量实在是杯水车薪。

    可是要想壮大我军的实力,我又应该怎样做?

    兵工厂设备?

    可是哪里买?

    怎样运?

    多少钱?

    哪里能赚到钱?

    想到这几个问题,丁伟就感觉头都大了。

    尼玛的。

    狗屁的民国黄金十年。

    那就是金融家、买办的十年,不然中国制造业也不会这样落后,连像样的飞机坦克都制造不出来。

    想要买个像样的装备都做不到,还敢自吹黄金十年。

    更不用说老蒋这个时候还不忘想要对付共军,搞封锁,限制物资流入抗日根据地。

    很多时候就算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老蒋的谋略还有眼光可见狭小,根本称不上市政治家,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政客而已。

    吐槽了老蒋几句,丁伟将目光转回现实。

    思考着解决当前困境的问题。

    当前兵工厂设备,最有可能贩卖给中国的,只怕也只有美国和苏联了。

    但是怎样运进抗日根据地是个大问题。

    日军不会让兵工厂这样重要的设备轻松遇到抗日根据地,老蒋也一样不会同意的。

    想要运进来,只能偷偷摸摸。可是兵工厂设备体积可都不小,想要悄然送进来可不容易。

    必须想个万千之策。

    还有就是钱的问题。

    我党我军经费一向十分紧张,都是靠着自筹,募捐勉强过日子的。

    想要筹建一间像样的兵工厂,那可是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的。

    怎样筹集到这些资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