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事
繁体版

第八章

    春节放假期间,旺财载着回家迫切的心情,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回到了日日思念的家。

    他背着大包小包,里面有特产,有父母的穿戴,他节省了多少天的伙食,终于给父母添置了穿戴。一辈子父母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他给父母一些礼物,让父母见证他外面的收获。

    他把大城市的特产给父母带了回去,他给父母置办了体面的衣服。这是他作为儿子,能孝敬的地方,他所有的努力就是想有一天把父母从乡下接出去,过上舒适的好日子。这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当他带着行李回到家的时候,母亲看到儿子回来,高兴的只抹眼泪,她以为儿子一走就不会再回来。大儿走了,没有再回来。

    二儿走了,时不时会回来,但是还是离家了,给二儿的房子,他们一家人没有回来过。最终二儿还是离家了。

    母亲从他进门不停的做饭,给他做了他喜欢吃的所有饭菜,他让母亲休息,母亲说:

    “你没有回来的时候,娘一直歇着,你回来了,才有事做。”

    他看娘辛苦了一辈子,从没有见娘闲着,好不容易回来了,见上爹娘了,他想让母亲开心,不要在受累。爹说:

    “你娘闲着就不舒服,你就让她干吧,干的高兴。”

    “爹,你要多劝劝娘,你们一天天年龄大了,身体要紧,岁数不饶人,吃了喝了,就出去走走,不要在家忙活了,活啥时候有个完。”旺财心疼父母,跟父亲说:

    “二哥回来了没有?”旺财问爹:

    “年前回来了,放下一些年货,还有30元。他也是一大家子,总是接济这。不让他放钱,他不依。你二哥已经是厂子里的车间主任了,是个好当家。爹一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还得让你们给养老。只要你们有出息就好。”旺财爹叹着气说

    “爹,常言道,养儿防老,这是儿子应该做的。你和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旺财宽慰爹:

    “这年月好了,不像以前,肚子还填不饱。现如今,每天,有饭吃,饿不死人,知足了。”爹带着欣慰的口气说:

    旺财回来后,村里的人上门的多了起来,都想看看这个大学生,从外面回来的名人。村里有的来送几个鸡蛋,有的送几个馍,都是希望他有个出息,日后还能攀个亲戚,有个念想。

    旺财一直就是村里的名人,上了大学,更是了不得。村里人都把他作为孩子们教育的榜样。他回来第二天一早,喜凤娘来了,喜凤娘跟旺财娘说:

    旺财到了说媳妇的年龄,她侄女也是个文化人,跟旺财很般配。

    “喜凤娘,旺财还在外面上学读书,以后回哪都没有一个信,别耽误了人家闺女。”母亲跟喜凤娘说:

    “旺财是个能人,是村里村外人都知道的出息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不能让外面人找了。”喜凤娘说:

    旺财娘知道喜凤是个热心人。喜凤那年抽风差点要了命,是旺财娘救了她。喜凤娘一直把旺财娘当恩人代。

    春节假期就要结束了,旺财准备明天早上五点就走了。晚上已经把行李打好了。明一早就动身。

    动身前,母亲为他做了一身新衣服,他穿着母亲做的新鞋新衣服,走上了返回校园的旅途。

    新的学期开始了,他们有的系加了新课程,临床系加了康力老师的免疫课。

    康力老师在新学年的第一课,就是给临床班授课。他走进教室,先做了自我介绍,做了自我介绍后,他开始点名,点到的名字都站起来,简单做自我。

    当点到旺财的时候,康力老师看到这个学生有些面熟,他镇静一下,想起来是在李雅老师办公室的照片见到了他。他的心瞬间咯噔一下。他打量了坐在第一排的旺财,是一副朴实的乡下人,样子很憨厚,他突然间对自己有了信心。他继续他的点名,不再关注旺财了。

    下课后,他在过道碰上了穿着一件红色外套扎着两个麻花辫子的李雅老师,李雅老师向他打着招呼。

    “康老师,给临床班上课了?”

    “哦。”康老师回应着,但是他对李雅老师提到的临床班,并不感兴趣,他很敷衍的回应她:

    “康老师,我有一个教案不知道怎么做,你空闲了到我办公室给我做一个指点,可以吗?”李雅老师说:

    康老师的口气,虽然对李雅老师有些冷淡,但李雅老师的要求,他不想拒绝,他很快说:

    “下午我去你办公室。”

    “好的,我等你。”李雅老师爽快的说:

    康老师中午吃过饭,没有休息,他直接来到了李雅老师的办公室,他知道她中午不回宿舍休息,就在办公室里。

    他来到李雅老师办公室,坐在桌前,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上次让他不爽的照片,这次他不会赌气离开了,但是他还是克制不住心里的憋闷,说道:

    “李老师,你把跟男生的合影放在办公室是不是有些不妥?”

    “不妥吗?”李雅老师反问道:

    “我认为不妥。毕竟你是单身,他也是,会让别人误会。”康力很严肃的说:

    “哦,我没在意,那我收起来好了。康老师,你很细心,我这个人,看着细,其实很马虎的。”李雅老师解释道:

    “你以后对男生有点要有点距离。”康老师说:

    “上次拍照你不在我才找小刘同学,以后你在了,我还是要找你呀,你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谢谢你每次帮我。”李雅老师说:

    李雅老师的这一番话,确实暖了康力受伤的心,他终于感觉几天冷漠的心热了起来。

    “不用谢,帮你是应该的,我答应过你,你的事,我会当我自己的事办。”康力说:

    李雅老师已经感觉到康力对她的关心和一直以来的默默帮助,只要是她的事,他都会第一时间过来帮她解围。

    一下午,康力没有课,李雅老师也没有课,两人在一起把李雅老师说的教案,完成了。康力临走之前,说:

    “这个周末,我想请你到我家做客,见见我的家人,你愿意吗?”

    “我这周周末约了教务处的李芳老师去上街。能改天吗?”李雅老师说:接着她说:

    “有必要去见你的家人吗?”

    “有必要。”康力肯定的说:

    李雅老师看他的表情很严肃,她不敢拒绝他了。

    “周末下午五点我来学校接你。”

    李雅老师默认了康力的安排。

    顺顺一到过年是她最开心的时候,母亲给她做了漂亮的外衣,还有开春的新鞋。

    年后,她就要跟哥哥上学前班了。学校有了学前班,顺顺报名了,本来顺顺不够年龄,可是她嚷着要上学,娘只好托人给她报了名。

    明明已经是初中大孩了,他每天除了上学,回来帮妈妈做家务活,挑水倒灰渣。这都是男孩子干的体力活,夏天还要打媒糕,这些活明明都承揽了。家里明明是最重要劳力,谁家没有一个小伙子,是不行的。

    邻居周明是厂子里的模范,是个刚结婚不久的年轻人,年前,厂子里着了火,他进去抢救厂里物资,成了英雄,现在还在医院治疗伤,老婆正好是生孩子的时候,结果他因公受伤,厂子里考虑到家里没有男人体力活没有人干,女人在家生活不了,厂里派了一个工人,每天去家里定时挑水,倒灰渣,打煤膏。

    周明出院后,他的宝贝儿子已经半岁了。

    顺顺是周明家的小客人。顺顺已经五岁了,她可以自己玩了,不再每天跟着哥哥了。她每天都到周明家看小弟弟,帮助莉莉嫂子打扫屋子,莉莉是小学老师,生了孩子,还没有去上班,还在产假期间,她在家里带孩子,顺顺每天去看小弟弟,还可以帮嫂子做家务,顺顺去了家里的任务就是扫地,扫地之前要洒水,她用盆子里的水洒的时候,她看到水落在地上,水跟土生成小水蛋就会顺着水弹出去,只要每洒一次水,水蛋就会形成,顺顺不停的洒水,不停的有水蛋形成,顺顺非常喜欢水蛋,她为了多看到水蛋,她就不停的洒水,直到地面都湿了,莉莉嫂子,看到了,说:

    “顺顺,地湿了,不能再洒水了。”

    这时候,顺顺停止洒水了,等地干一会儿,她就开始扫地。几乎顺顺每天去嫂子家看小弟弟,然后帮嫂子扫地。看水蛋的形成。周明回来了,看到顺顺帮他家干活,他不让小顺顺干活。他跟莉莉说::

    “顺顺还小,你怎么让她干活了?”

    “顺顺喜欢干。”莉莉说:

    “周大哥,我能扫地。”顺顺说:

    “顺顺,大哥来扫。你玩去吧,不用干这。”周明说:

    “莉莉,你给顺顺拿一个本,教她写字吧:”周明跟莉莉说:

    “你到抽屉里拿吧!”莉莉正喂孩子奶说:

    周明到写字桌抽屉里拿了一个蓝色笔记本,从笔筒里拿了一根铅笔,给了顺顺说:

    “坐在这里练习写字。”周明说:

    顺顺看到周明给她的笔记本高兴极了,她翻开本,开始写她会的字。

    莉莉给她写了一首诗,让她抄写,开始她写的歪歪扭扭,龙飞凤舞,一页纸,上面不够写一首诗,莉莉给她在本子上打了方格。

    “顺顺,把这首诗都写进格子里”这个方法对顺顺写字,有了很大的启发,刚才还一页纸写不下一首诗,现在顺顺把一首诗都写进格子里去了。

    抄写完一首诗,莉莉就教顺顺读这首诗,直到她背会。莉莉一天只让顺顺抄写一首诗,其余时间,她让顺顺可以玩别的游戏去了。

    顺顺离开周明家,她去找兰兰的妹妹二毛,二毛跟她同岁她们两人商量后,一起去找小凤,见到小凤,到了小凤家,二毛说:

    “小凤,咱们去杜梅家吧,杜梅有皮筋,咱们四个人分两家可以跳皮筋。”二毛用商量的口气跟小凤说:二毛皮肤白皙,鹅蛋脸,双眼皮随着她的思维咋着,从她的思维的神情中,透出她的思维敏捷智慧,二毛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是工厂的技术员,二毛有一个哥哥毛毛,跟明明是同学,姐姐兰兰年龄最长,是家里父母的好帮手,二毛从小就是姐姐照顾她,父母工作忙,姐姐代替父母,给弟弟妹妹做饭洗衣,兰兰已经初中毕业了,没有考上高中,她说:

    “我不喜欢上学,我想早点工作,挣钱”。

    兰兰的父母不答应她的做法,母亲雨晴说:

    “上学才有出路,上学的年龄不上学,错过了一辈子后悔。”

    但是兰兰是打心眼想上班。从小兰兰就长的秀气,个子不高,她的一双小手能蒸一锅漂亮的花馍,她小时候跟着姥姥,姥姥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她跟姥姥学做饭,学做衣服,织毛衣,她把姥姥的本领几乎都学到了手。

    有一天,正赶上居委会有个刺绣班招生,兰兰喜欢刺绣,她偷偷的报名了,很快通知她可以去学习刺绣,学成后,就可以到刺绣厂去做工,可以刺绣作品了。

    当雨晴发现女儿已经到了刺绣厂里工作,她看女儿对刺绣的学习非常投入,她决定不去阻拦她了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做的最好,兰兰喜欢刺绣,她就会不怕辛苦的去做。

    兰兰如愿以偿的开始了她的刺绣工作。

    她每天按时上班学习,前三个月是学习阶段,学成后,进入实习阶段,半年后就可以正式上岗。半年后,兰兰正式上班了,她不仅可以不用再去学校,还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她每天把自己穿的整整齐齐,利利索索,就去刺绣厂了。刺绣厂只做半天工,下午她就可以在家做家务,她的这份工作既不耽误工作,也不耽误家务,还可以继续照顾弟弟妹妹。上午上班走了,她就让文淑去家里看看弟弟妹妹需不需要喝水。看看他们有没有危险,安排好家里,这样她就放心的去上班了,二毛再过一年就要上学了,上了学,她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今天早上兰兰刚上班走,顺顺来找二毛了,两人每天在一起玩,玩的很开心。玩的很投入。当他们两人来到小凤家,说了他们两人的想法,小凤早已迫不及待了。

    “好啊,咱们去杜梅家找她,跟她说,咱们一起跟她玩皮筋。”小凤那双黑又亮的大眼睛,透着一股精灵,她爽快的答应了。

    他们仨人来到杜梅家,杜梅正在帮她妈妈架线,她妈妈在缠毛线团。

    “杜梅,咱们去玩跳皮筋去。”小凤跟杜梅说:

    “等我给我妈把这个线弄完了。”杜梅说:

    不一会儿,杜梅驾完了线,同意跟他们仨出去,她拿了皮筋说:

    “走,咱们去玩。”

    他们四个来到院子里,开始准备分家,顺顺说:“我和二毛个子差不多,你们两个杜梅比我俩高,小凤比我俩低,你们一家比较平衡,可以这样分家吗?”

    杜梅思考了一下,同意了,他们定的规则是,一家输了,就换另一家开始,输了的驾皮筋。第一次玩,一家出一个代表,是靠出剪子布来胜出。

    几轮下来,二毛和顺顺总是配合的非常默契,很少有失误,小凤和杜梅玩的机会很少。

    “顺顺,回家。妈妈有事。”文淑喊着:

    他们四人不能再继续玩了,都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