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档后妃
繁体版

第一章 觉醒面板

    沈煦语十三岁这一年,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

    梦里是红砖绿瓦,盛世繁华。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登基为帝,手段狠辣,血洗朝堂,中央集权。

    少年帝王年年祭祀、开科举选人才,换清官知府、调正气总兵。民间生活愈发繁荣,蒸蒸日上。后征召士兵、招募工匠开疆扩土、大兴土木,将国力更上一层楼,打开太平元年的盛世之兆。

    帝王迟暮,独自站在紫禁城城门之上,眺望远方,一时本是因岁月而弯了的背脊又在黄昏下显得坚毅高大起来,那万里山河皆是他打下的江山,他的背影看起来像是和这山河连成一片,无比伟岸。

    当太阳落下,黄昏已过,漫天的霞云渐渐敛去,长安城里的万家灯火亮起时,站在高处的帝王却显得孤高、清寂。

    晚风拂面,这位迟暮的帝王忽然转身一望,这一眼深深地刻进了沈煦语的心里。

    那一眼饱经世事、看透人心,又深藏睿智和民族大义,那是怎样的一位帝王呢?

    沈煦语蓦然惊醒,掀翻了为降温而压在额上的湿帕子。原是她偶得风寒,夜里发热,睡得深沉,做了一梦。

    她捡起掉在床榻上的帕子放在了一旁,摸了摸自己的额间,已经退了热,此时尚未天亮,而她的贴身丫鬟趴在里间的桌子上睡着了,想来是见她已经退热了,累得不行又不放心她守着的吧。

    她轻轻地躺回床上,一手压着额头,一手抚在心口。

    她的父亲原是河东知府,先帝驾崩,新帝登基,将她的父亲调回了京城赋闲,听候差遣。如今他们正在路上,夜宿客栈,而新帝后日便要登基,按照行程,他们一家正是明日黄昏抵达长安。稍作休整,父亲次日便可前往参加新帝的登基大典了。

    父亲说过,若不赶上登基大典在皇上面前露个面,往后怕是不知要在京赋闲多久咯。新帝能力出众,年纪又轻,还未举办登基大典,一上朝堂便踢了好些原本在朝手握重权的官员,连宰相、中央将军这等职位的老臣都是说换就换,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寻来的少年英才,听闻换上的新朝臣皆是二十来岁,其才能却无人能出其左右,当真能担上重臣的名头。当然了,父亲只同他们说过赶路露面的事,后面这新帝的事却是她在找父亲时不小心在书房外听见的。

    “少年帝王啊…”

    沈煦语想着想着,呢喃低语了一句便又渐渐睡去,到底是年纪小又病了一场,还是得睡眠弥补一下。

    ……

    次日,沈家赶在城门关闭前到了长安。沈大人顾着幺女沈煦语的身体,到底是放慢了马儿的步伐,不过好在赶上了,得进城门。

    沈大人自接到圣旨起便联系了在京当官的同年,请了同年帮忙安置了府宅,今日一到长安便可安家落户,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

    沈煦语昨夜退了热了,身子已无大碍,只是有些虚弱,今日在府内住下,倒是早早地歇息了。

    沈大人自是整理了朝服也早早歇下,明日可得一大早进宫去参加那少年新帝的登基大典,顺便露露面,报个到,提醒提醒帝王,臣到了。

    ……

    “高天穹顶之上,三大志向,奋击长空,剑吼西风。“

    “紫气加身,所谓命运,要自己书写。“

    “天运在手,智珠在握,皇位加身。“

    “这崭新的篇章,是属于你的传奇。“

    又是新的一年。

    “……“

    沈煦语刚睡醒,便看见眼前出现的半透明的光板,她的父亲是进士出身,又官至知府,她自然不可能大字不识一个,不说才情多么出众,但至少读书识字还是可以的,先不说这莫名的悬浮光板,便是“皇位加身”这四个字便能将这养在深闺的小姑娘吓个半死。

    这不,“大病”初愈的沈家小姐又昏了过去,除开正在参加新帝登基大典的沈大人还不知道小女又晕了外,沈家又是好一阵兵荒马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