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外觅封侯
繁体版

第20章 祸起萧墙(五)

    李章北带着钱粮回到家里,套好两辆车正准备出发的时候,猛听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

    “不能让他跑了!”

    “后门,后门,你去后门,我们去前门。”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想跑没那么容易。”

    李章北竖起耳朵一听,原来是那二百银元的债主打上门来了。

    “快闩上门!”李章北跳下车大喊。

    可就在这时,已经有个人闯进门来,手里还提着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

    陆小川见状抄起铁叉刺中那人腰部,那人惨叫一声便趴倒在地上。

    李章北抄起墙边的扁担,猛地打在那人头上,两扁担下去便打得他脑浆迸裂。

    正想再打一扁担,另一个人也冲进来,一刀砍在陆小川脖颈。

    与此同时,李章北的扁担也落在对方的后脑,那人闷哼一声倒下去了。

    “孩子他娘,你醒醒啊……”李章北坐在地上抱着陆小川哭喊。

    刘三姐一手抱着李以武,一手牵着李以文,慌慌张张向后门跑去。

    “当家的,我去把后门打开,你赶紧把两个死人藏起来,咱们赶紧上车跑吧!”

    谁知一开后门,一个十六七的少年,一头栽倒进院子里来。

    看着满身是血的几个人,少年有些不知所措。正在他发愣的时候,杀红眼的李章北已经端着叉子赶过来,一叉子就捅进了少年的胸口。

    三条人命!三条人命!

    李章北朝地上狠狠啐了一口:“呸!肯定是李殿华那老不死的去报的信儿!不然他们咋知道我们要跑!”

    抬头望了望见附近没人,李章北赶紧把少年的尸体从后门拖进院子里,然后把三具尸体拖进锅屋里,再用柴草盖起来。

    李章北一家人闭门不出,一直等到天黑。李章北用马车把三具尸体和作案工具拉到店埠河边,然后把它们一一抛入湍急的河水中。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店埠河流入长江,可以看成是长江的支流。

    抛了尸体,李章北回到家中,立即带上全家人离开他的第二个伤心之地。

    那个无缘无故被李章北捅死的少年,是李文安的侄子。他为什么在那个时刻送上门来成了刀下冤魂?

    事情是这样的:李殿华知道了李章北最近运气不好,手头缺钱,也可能是觉得自己冤枉了他,心中过意不去。更何况,自家一直种着李文闯留下的田地呢。

    李殿华想送点钱给李章北解燃眉之急,但他知道李文安还在记恨着李章北,便在那天早上让自己的杖头孙子——即大儿子的大儿子送钱过来。

    李殿华的这个大孙子并不知道李章北的确切住址,经过一番打听才搞清楚具体位置,只可惜,摸到后门去了,而且白白地搭上了性命。

    等到天晚了,李殿华才想起来自己派去送钱的大孙子还没回来呢。他满以为大孙子被好喝酒的李章北留下喝醉了。

    醉了就留在那住一晚上吧!也许,这样一来两家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李殿华这样想着。

    直到第二天上午,李殿华想到李章北家去把大孙子带回家,却发现整个家院空空如也,当然也没有发现一点血迹什么的。

    李殿华确定,大孙子的失踪与李章北一家人的突然出走有关,不然的话,事情不可能这么巧。

    由于没有见到尸体和作案工具,人究竟是被拐走还是被杀害无法确定,因此李殿华一家人没有去报官。

    我觉得也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一家人对李文安的冤案还心有余悸,同时觉得自家人有愧对李章北的地方。

    至于有没有第三个原因就不好说了——李殿华的杖头孙子其实是抱养的,而且后来成了押子。

    所谓押子,就是某人自己原来没有孩子,抱养了男孩,后来自己又生了儿子,那么这个养子就叫押子了。

    但不管怎样,两个李姓人家的梁子算是结铁了。

    李章北这一次出逃用的是自己做生意的两辆马车,这种马车是客货两用的,拉人的时候就围上车厢和车顶。

    李章北知道,夜里在城外赶车遇到土匪抢劫的风险很高,因此没有立即登上南逃的征程,而是进了庐州城,等天亮后买进不少特产预备一路上买进卖出,就像以前跟着李文闯那样一路南下。

    虽说有两匹马拉车,但因为两辆车身连着,马车是无论如何也跑不快的。

    陆小川多次建议把两辆车分开,她和李章北各赶一辆,但都被李章北婉转地拒绝了。李章北之所以没有跟陆小川道明原委,主要是怕她精神受到刺激。

    李章北边做生意边赶路,一路走走停停,同时,从安全考虑,尽可能避免走晚路。

    但是,夜长梦多,路长坎多。一次经过山区弯道时,他们遇到了光天化日之下的拦路山匪。

    李章北立马就想到上一次李以文化险为夷的经过,希望儿子能够故伎重演,可转念一想也不行,陆小川和刘三姐怎么可能配合李以文?是破财保命还是拼命冲过去?

    如果自己单枪匹马硬拼,那无疑凶多吉少;更要命的是,留下两对孤儿寡母,那结果可想而知,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