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命格修改器
繁体版

第17章 万小川

    但见光阴流似箭,转眼已是六年。

    岁月会磨平少年的棱角,更会治好少年的嘴硬。

    万小川再一次站在留仙街街头,看着往来不绝的人群,回忆起六年前在酒宴上对曹铮说过的蠢话,不禁摇了摇头,苦涩地笑。

    六年来,他确实一次没来过留仙街,但却不是因为他不想来,而是因为没钱!

    万小川,土水木三灵根,资质中庸,生于越国青元山黄金原。

    黄金原有万亩灵田,其间无数散修居于其间以种植灵稻为生。

    万小川的父母说好听点叫灵植夫,实际上就是修仙界的农民。

    散修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大多资质低下,既无天赋,又无背景,可偏偏生着一颗修仙问道的心。

    明明前景一片黑暗,可依然不愿在世俗享乐、混吃等死,而是混迹于修仙界最底层,为一些家族势力做着最苦最累的活计,拿着一点点微末的报酬,修为常常几十年不得突破。

    面对各大家族势力的盘剥和压榨,这些散修却又无可奈何。

    想要修炼就必须吸收灵气,世俗界的灵气几乎稀薄到近乎于无的程度,根本无法用于修炼。

    而那些灵气浓郁的宝地,又都是有名有主被各大家族占据。

    家族势力正是凭借着对灵地的绝对把控,才有机会让这些散修心甘情愿地为其出力。

    青元山张家将万亩灵田租赁给散修,要求他们照看灵田、种植灵稻并按时上交成熟灵米,而自己什么都不干就可以坐享其成。

    偏偏这些散修对此毫无办法,张家规定,只有在他们那租用了灵田才有资格在黄金原边上居住。

    因此散修想要在青元山借地修炼就不得不租借灵田帮张家种植灵稻,甚至有不少修士为了能够长久居住在黄金原,与张家签订了长达几十年的合约,几乎是将自己卖给了张家。

    万山本是越国世俗江湖一武者,意外得到一本无名功法,他按照功法上记载的修炼,还真修出点名堂,在江湖上闯出赫赫威名,人称“霹雳手”万山。

    直至有一天万山看见飞天遁地的仙人,得知自己修炼的原来是仙家功法。

    他本就是江湖中人,有闯荡天下的豪心,当即遁出世俗江湖,浪迹修仙界。

    直至过了知命之年,离练气九层仍然遥遥无期,已然是筑基无望,这才认清现实,恰逢遇黄金原一女修曲茹,二人同病相怜,遂结为道侣,搭伙度日,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后来曲茹先后诞下两子,长子万小峰,次子万小川。

    二子皆身负灵根,让道途无望的万山又有了一丝期待,或许自己的子嗣能走的更远,帮助他完成未了的心愿,替他去看看这修仙界更多的风景。

    于是万山和曲茹这对夫妻自此不再在自己身上花费过一块灵石。

    他们整日在灵稻田埋头苦干,想尽办法钻研培育灵稻的方法,又学习了各种法术,什么施雨的小云雨诀、除虫的金锐术。

    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攒些灵石使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少走些弯路,不要重蹈覆辙。

    同时,多年散修经历告诉他们,生活在黄金原是没有出路的,想要翻身就必须搏一搏参加灵玄宗的仙苗试炼。

    因此,当灵玄宗十年一次的收徒大典又一次开启,年幼的万小川跟着张家的队伍来到了灵玄宗,而他手里的那封推荐信,正是父母花费大笔灵石从张家那里买来的保举名额。

    好在万小川十分争气,以三灵根的资质顺利成为灵玄宗水灵院的一名弟子。

    消息传回黄金原,万小川成了黄金原上第一个进入灵玄宗的少年,万父曲母留下欣慰的泪水,住在万家周围的佃户也纷纷上门祝贺。

    三灵根,在天骄云集的灵玄宗算不得什么,可放眼黄金原上的那些散修,几乎全是四灵根、五灵根,如此对比一下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天才了。

    在黄金原的农户们眼中,万小川是修炼奇才,入了宝光境第一宗门灵玄宗后,从此道途坦荡,自然是风光无限。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这里面的苦楚也只有万小川自己清楚了。

    父母都是黄金原上的佃户,为了攒够获得保举名额,同时为他日后修炼铺路,整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几乎很少花时间照顾万小川。

    反倒是大他五岁的哥哥万小峰,给他做饭,陪他玩耍,一直照顾着他。

    但万小川心里清楚,父母都是为他好,可父母越是这样辛苦付出,他越是心中常觉亏欠,或许自己没有灵根父母就不会这样累了,或许自己没有灵根,父母就能多抽出时间陪伴自己。

    可惜事实如此,他只能背负起父母殷切的期望,努力加入灵玄宗为父母争口气。

    参加仙苗试炼的时候他心情忐忑不安,他害怕失败,更不能失败,他不想让父母花灵石买来的保举名额浪费,更不想看到父母失落的眼神。

    对!不能失败,唯有成功!

    怀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开始闯关幻景测试。

    万小川并没有学过修真知识,便是他的父母也只会自己的修炼功法和拥有着一点种植灵稻的经验,所以如何辨别幻景他毫无头绪,只能采用最笨的方法——硬闯。

    管他什么刀山火海是真是假,反正要不了他的性命。

    万小川几乎是无视了幻景一路前行,有的是真实的陷阱让他负伤,有的是虚假的幻景却拥有着真实的体验,但无论有多疼,他终究是忍过去,赶在时间结束前爬到了朝阳山顶。

    那一刻,他的心情是激动的,尤其是在顺利渡过心魔测试后,内心的兴奋更是达到了顶峰——

    他就要做到了,他就要成为灵玄宗修士了!

    可是随后的灵根测试无疑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测试结果让他认清现实。

    在黄金原,他是天才,可这里是汇集着宝光境所有天才的灵玄宗,他万小川什么也不是!

    三灵根,资质中庸,他几乎是卡着线进入的传道院。

    尤其是后来在水灵院习道的日子,更是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上午识字、下午诵经,别人轻轻松松、毫不费力,甚至享受其中,乐此不疲,可他学的却十分费力。

    在黄金原,他也只是学过世俗界的一些文字,可在传道院却要学习各种上古文字,念各种晦涩道经。

    论天赋、身份、能力他样样垫底,巨大的落差让他感到沮丧的同时,更让他生出一种自卑,这种自卑会一点点封闭他的心灵,令他失去自信。

    好在六年前的那场晚宴,万小川遇到了曹铮。

    经过一番交谈后万小川惊讶的发现,曹铮与他颇为相似:

    一样都是三灵根,一样既不是出身世家,也不是宗门本土修士的后裔,换句话说两人都没有靠山,甚至曹铮比他还惨,他自己好歹还有两个做佃农的父母,据说曹铮父母都是凡人,而且双双故去。

    此外,曹铮住在癸二十四号,自己住在癸二十三号,平日互相走动也极为方便。

    于是,一来二去,万小川与曹铮混成了至交好友。

    原本昏暗的生活中多出好友的陪伴后倒也过的有趣起来,万小川就这样安稳的过了六年。

    六年来,他按部就班的修炼、学习,已经接连破开百会、公孙、内关、临泣四个窍穴,凝聚出三个气轮,修为来到练气四层。

    若是能继续这样平静的修炼下去,赶到从传道院卒业前突破至练气六层也不是没有希望。

    只是这种想法终究是奢望,眼下正值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

    循传道院惯例,前三年打磨根基,中三年学习修真百艺,后三年则需专精一艺并动手实践。

    各弟子从四大艺中择一而精,炼器去金锋殿,炼丹去赤融殿,布阵去黄尘殿,绘符去蓝蔚殿。

    至于剩下的那些弟子,对四大艺一窍不通,可选择一小艺习之或是修习一些其他技能,这些人通通去翠屏殿。

    问题是每殿名额有限,尤其是因为灵玄宗青竹峰、火云峰以丹器闻名,使得无数传道院弟子将金锋、赤融两殿作为首选,每届弟子为了进这两殿争得头破血流。

    于是灵玄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颁布了相关规定。

    在正式分配之前,将会对传道院全体弟子进行一次考核,弟子排好心仪目标,五大殿根据考核成绩以及弟子志愿进行录取。

    考核内容有三样:

    首先是测天赋,根据灵根属性和神识强度、肉体强度等等,评定该弟子对丹器阵符四大艺每一项的天赋分别为何等;

    其次是测知识储备,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该弟子对四大艺每一项的了解程度如何;

    最后这一项则是比战斗经验,这一项规定颁布出来时有颇多异议。

    有人说这一项是世家和宗门两派修士为了给自己的晚辈争取一定优势。

    在灵玄宗内,有两大派系:

    以青竹峰、火云峰为代表的家族派,这两峰居住的多少家族弟子,尤其李家、姜家两家老祖甚至成为了一峰掌座,别看青竹峰和火云峰素来不对付,但面对派系利益问题时又能一致抗击宗门派;

    以黄泥峰、灵阳峰为代表的的宗门派,这两峰弟子大多是生于宗门、长于宗门的本土修士,虽然黄家因为老祖为灵玄宗太上长老的缘故破格升为世家,但并不像李姜两家那样对青竹峰、火云峰渗透的那般严重。

    其实除了这两大派应该还有第三派,那就是在外既无家族撑腰、在内有无师承为靠山,可以说是灵玄宗内的另类散修。

    这种“散修”在斗法上如何能比得过家族、宗门两派的晚辈?

    许是两大派达成某种一致,同时为了给这种“散修”一个合理的解释,最终颁布的规定虽没有废除斗法这项考核,但加重了其他两项结果在考核成绩评定中的权重:

    天赋占五成、知识储备占三成、斗法经验占两成。

    眼下万小川刚刚结束笔试,就天赋测验看来,他的成绩并不理想,而笔试他也没有超常发挥,若是十日后的武试依旧不能取得一个好成绩,那毫无疑问只能去翠屏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