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三界之降魔护道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前线御敌小试身手

    (四十四)前线城头试射雕

    王、姬以及土豪大哥看完热闹,回到丐帮分舵,天已大亮。

    王玄微又掏出些银子来,让姬无弃和小乞丐去买回饭菜来,大家议事。

    蒋达说:“守在在面对辽军第一线的,是潺州。守将张圈,很有血性,作战勇敢,又足智多谋,以前打过很多硬仗,也打过很多以少胜多的巧仗。但是,现在,他城中只有300守军,他再硬,再巧,恐怕也不行啊,他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啊?现在,我们组织了3000丐帮兄弟,本想去协助他守城,奈何我们身为乞丐,地位卑微,报国无门呐。”

    王玄微说:“这个好办,我这儿有个‘三弓床弩图’,明天,你和姬无弃拿着这张图,去找张圈,就说献上神器宝图,一定能见到他。”说着,掏出一张图纸交给蒋达。

    蒋达是个急性子,当天下午,他就和姬无弃一起来到了潺州,找了当地的丐帮分舵住下。

    次日一大早,他俩就去求见守将张圈。本来亲兵是不给通报的,姬无弃给了他点银子,亲兵去通报了。

    张圈接见了二人,问清来意,就把图纸要了过去。他看了一会儿,发现这张图有点意思,就叫来了两个工匠。工匠一看,这图纸不错,很奥妙。如果按照这第图纸做出来“三弓床弩”,凭着经验粗略估算一下,射个两三公里没问题。

    那时的弓箭大约射程不到200米,这个床弩能射两三公里,十好几倍的射程。

    张圈就叫工匠们马上立刻按图纸造几个。工匠领命,马上去造三弓床弩去了。

    经过连夜的加班加点,第二天一早,造出来三个,张圈说那就试试吧。

    大家把床弩搬到城墙上,安装完毕,装上箭。它用的箭是个大箭,比普通士兵用的红缨枪还大。可是,弓弦一拉,“啪”,弓断了。

    张圈上前来一看,当时就火了,说:“我操你祖宗,做弓你不用柘木,那你也应该用点竹子吧。你特么用杨木来给我做弓?你们见过谁家用杨木做弓啊?你糊弄鬼呢?”

    工匠说:“咱库里没有那些东西呀。”

    张圈说:“我年初准备的那些呢?”

    工匠说:“都被庞国舅爷他小舅子给拉走了。”

    张圈问:“他给钱了吗?”

    工匠说:“您笨寻思,您用脚指头想一想,他能给钱吗?”

    张圈对蒋达和姬无弃说:“唉,文恬武嬉,当官的只顾着捞钱。明天辽国的几十万大军就到了,我这城里只有300守军,后援部队又没个信,这可咋**整啊?”

    姬无弃说:“这事还不好办?”

    张圈:“咋办?”

    姬无弃:“投降呗。”

    张圈勃然大怒,说:“小道长,怎么说出这种屁话来?千万别再说这种话,不然,军法处置,定斩不饶。”

    蒋达也说:“小姬道长怎能说出这种话来?却不辱没了王真人的名声?”

    姬无弃说:“哈哈哈哈,逗你们玩的,还急眼了。张将军,你有弓箭没?”

    张圈说:“你特么不是多此一问吗?我军营之中,怎么能没有弓箭?”

    姬无弃:“拿弓箭来。你见没见过射雕的呀?”

    张圈说:“我们习武之人,以射雕为傲,我就射过好几个。”

    姬无弃:“你射的,是刚起飞的,还是要降落的?你别跟我说你射过正在天空中飞的。”

    张圈:“已经飞上天的,那谁能射下来呀?我们射的,都是刚要起飞,或者要降落的。”

    姬无弃指着天上,正在云层之上盘旋的4个雕:“正在天上飞的,你见有人射过吗?”

    张圈:“我们的箭,平地最多射200米。这雕飞起来,起码是3000米高,这谁能射下来呀?你这不是扯**蛋吗?你这牛逼可真是吹破天了,我看明白了,这天上飞的不是雕,是你们家的牛。”

    姬无弃说:“先别说话,把你们的弓,拿30把来,一会儿看我射来。”

    姬无弃让工匠们把那张图纸拿来,用他们做好的弓弩床子,稍微改造一下,把30把弓每10张绑成一组,连在一起,用一只枪当箭,是红缨枪,不是现在的火枪。把床弩支起个角度,就把箭搭上了。

    只见姬无弃用这个简易的床弩,张弓搭箭,一下子,就把架子拉塌了。

    姬无弃也有点傻眼,但他也急眼了。他从30张弓里,找了个最粗最大的弓,搭上一支最粗最长的箭,朝着天上的雕就射出去了。

    这支箭,它上面加注了姬无弃的内力,姬无弃把御剑术的手法用在上面了。

    箭是以高超音速飞出去的,跟俄罗斯的“匕首”导弹速度差不多,10倍音速左右。

    所以它刚飞出去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飞出几秒钟以后,才传来了刺耳的呼啸声。同时,它冲破空气阻力、突破音障时,带起了一股强风,把城头上的尘土刮起好几米高,风吹在众人脸上,火剌剌地生疼。

    ……

    话说雕这种鸟,在翱翔时,一般都在离地面三千米左右的空中。在那时,普通的弓箭平地的射程不超过200米,往高处射,那就达不到200米了。

    就算是大力士,膂力是别人的三倍,给他多算些,也就顶多射个七八百米。离着雕飞行的高度,也还差着好几倍呢。

    但是,姬无弃发出的这支箭,“啾啾”响着,当然,声音在后边,超音速飞行嘛,在箭前面的雕是听不到的。带着姬无弃的功力加持,就像火箭一样,直奔3000多米高空的雕而去。

    雕的眼睛最好使的,雕是鹰类的一种,鹰就是雕、隼啊这类猛禽的总称,都是一个大家族。所以说,雕眼就是鹰眼,是最好使的。

    被瞄中的这只雕一看,城墙上这个沙雕,竟然拿箭射我,哟,他的箭射得还挺高!

    这只雕就开始笑了,对自己的三个同伴说:“哈哈哈,你们看下面城上这个沙雕,他居然拿箭射我。哈哈,乐死我了。”

    那几个雕说:“沙雕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而且我看是一年更比一年多。”

    它们说话间,箭已经移动了两千多米。

    这雕一看,呀嗬,这支箭速度还挺快,射得还挺高。看样子也不能大意。它稍微位移了几十米,以为这就躲过去了。

    但这只雕并不知道,姬无弃现在已经学会了御剑之术。会御剑,就会御箭。姬无弃发出内力,加持在这支箭上,箭不仅是动力十足,还像装有导弹一样,有了追踪功能,这支箭会按照姬无弃的指挥拐弯,所以箭在空中拐了个弯,就奔着那只雕去了。

    那只雕一看,卧槽,这是什么操作,怎么这支箭还会拐弯,我明明已经躲过去了,这箭怎么还跟着我。

    于是,它上下翻飞,闪展腾挪,把它全身的本领都使出来了。没想到这支箭紧追不放,后来还是一箭射在它的屁股上。它用鹰语说了声:“好疼。”话还没说全,箭就从它屁股射进去,从嘴里出来了。这只雕心脏就被射穿了,当时就失去了控制,从3000米的高空一头栽了下来。

    旁边那三只雕也看傻了,这支箭飞得高也就算了,怎么还会拐弯,这是什么神操作?

    还没等它们回过味来,这箭力道不减,在空中又拐了几个弯,把另外三个正在瞎琢磨的雕,都射了下来。

    箭都是从屁股进去,嘴里出来,不伤皮毛。

    最后被射的那只雕说了:“卧槽,死就死呗,怎么死前还要吃口屎,还是自己的屎。”

    打猎的高手,都讲究个不伤皮毛。当然,雕的皮毛也没什么用,伤不伤也无所谓。但是,那叫个水平。

    等几只雕从空中掉落到地上,姬无弃走过来捡起雕,说:“怎么样,不是吹牛吧?”

    张圈以及近前的几十个士兵看傻了,他们瞪着眼珠子,半天才回过味来。

    张圈问:“这箭怎么还会拐弯呢?”

    王玄微也教过蒋达御剑术,但蒋达忙于生计,用心不专,再加上资质有限,所以,只能把手里的要饭棍扔出去几十米,击中目标后再飞回来。

    饶是如此,这已经是武林一大绝技了。所以蒋达明白,姬无弃施展的,是比较高的御剑之术。

    蒋达告诉张圈:“这就是御剑之术。”

    张圈说:“原来真有御剑之术啊。哇靠,这也太神了,这要是绑上个大炮仗,那不就是妥妥地一个导弹了吗?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就凭姬兄弟的这手功夫,明天来个斩首行动没问题。”

    可是,张圈又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到底城里军队太少,就算斩首行动成功,城里这点人冲出去也不当事啊。

    蒋达说:“我丐帮弟子三千人,已经汇集到了潺州附近,愿意听从张将军号令,上阵杀敌。”

    张圈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原来这样,我说这几天要打仗了,城里城外反倒来了这么多乞丐。我以为他们过够了乞讨的日子,想前来找死呢,原来是来杀敌报国的。唉,满朝的文臣武将不思抗敌,只想着逃跑;一群吃不饱、穿不暖的叫花乞丐却想着报国。不过辽军前锋部队是骑兵,我军是步兵,就算斩首成功,我们冲出去,也追不上他们。所以,只有设伏,才能大胜敌人。”

    几人一商量,张圈就领着姬无弃和蒋达,到了城外,寻找有利地形,选好设伏的地点。计划好,明天这个小树林里埋伏多少人,这个高粱地里埋伏多少人。

    一切安排妥当,回到城里,张圈吩咐伙头军,今晚做6300人的饭,二更开饭,吃完饭就去设伏。

    不是3000乞丐,300官兵吗,怎么做6300人的饭?这些乞丐常年吃不饱,每人得吃两份饭。张圈是个中下级军官,经常接触下层人,比较接地气,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

    ……

    (四十五)略显神威破敌军

    等到第二天上午,三四万辽军的前锋部队就过来了。

    张圈和蒋达、姬无弃等登上城楼,观望敌情。

    张圈告诉大家,辽军这次是萧太后领着小皇帝御驾亲征,全军总指挥是萧达懒。

    张圈讲,几年前,大殷军队与辽军在银沙滩大战,殷军大将柳承业老令公率所部与辽军大战。本来计划好的,主将潘子植率军迂回包抄,从侧后方打击辽军。可是,潘子植根本没去包抄,他率军直接撤退到了安全地界。

    援军失期未至,柳老令公率领孤军奋战,最后力竭被俘。柳老令公不甘受辱,撞死在李陵碑前。

    还不仅如此,柳老令公的7个儿子,战死了4个,失踪了2个,只有一个活了下来。柳家将真乃是满门忠烈。

    姬无疾说:“我听说过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怎么还有个柳老令公?”

    张圈说:“在军中,向来有西杨东柳之说,杨柳二位是齐名的。可惜世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还有个满门忠烈的柳家将。其实,杨、柳两家,一直受到我们军人的景仰,是我们军人的楷模。”

    姬无弃说:“哦,原来这样。这也不奇怪,就像世人只知道袁隆平老先生,而不知道李振声、李登海老先生是一个道理。”

    张圈问:“袁老先生以及二位李老是哪支部队的?”

    姬无弃:“这几位老先生不是军队的,他们是种粮食的,他们让粮食的产量增长了好几倍。吃大米的人,应该感谢袁隆平老先生;但是,黄河两岸的人是吃小麦的,应该感谢的是李振声老先生;我们吃上了鸡肉、猪肉,是因为人的粮食够吃了,才有多余的粮食喂鸡喂猪。正是李登海老先生,让玉米的产量增加了好几倍,才有了足够的粮食来作饲料,喂鸡喂猪。”

    张圈说:“哦,这么说,他们都是像神农、后稷一样的农业神,都是我们华夏民族伟大的农耕英雄。”

    正说话间,探马来报:“辽军离此只有5里地了。”

    姬无弃说:“已经进入埋伏圈了。将军,敌军逼近,我们赶紧出击吧。”

    张圈说:“操,就说你是个小嫩牛子吧!还没露头呢,你慌个屌?”

    姬无弃说:“我已经看见他们了。”

    姬无弃修炼了这段时日,视力已经堪比鹰眼,而且有了一定的透视功能,耳朵也是比狗耳朵都好使了,所以,他已经看到并听到前方的敌军了。

    张圈说:“你看见了,我还没看见,等我看见了再打也不晚。”

    又等了一会儿,辽军转过了一个小山头,几位将军骑马走在前面,在那里指指点点。

    姬无弃说:“可以了吧?”

    张圈说:“别急,等他们再近点的,全部进入埋伏圈的。”

    ……

    头天夜里,工匠们又用30张弓,做了个简易的三弓床弩,又抓紧时间做了几十支床弩用的箭。这种箭,三米多长,箭头是锋利的斧头,就像鲁智深日月铲的圆头那边一样;也有的箭,安的是矛头。

    看看距离差不多了,张圈说:“瞄准那个带头的,打。”

    姬无弃高叫一声:“为了柳氏家族的满门忠烈、为了大殷的锦绣河山、为了吃不上饭还在操心国事的丐帮兄弟,我们一定要打败侵略者、狗强盗。”

    一边说着,一边就把一支大箭装上了三弓床弩,一拉床弩,散架子了。

    姬无弃一看,修床弩是来不及了,于是,就用手把这些大箭掷向敌军。

    辽军主帅萧达懒正和手下的将军查看地形,计划着从哪里发起进攻,这第一只大箭就飞过来了,一下就打在了萧达懒的额头上,当时脑瓜子就开了瓢了,他一下就从马上掉了下来。

    左右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又有几十支大箭飞了过来,然后,才传来呼啸声,因为它是超音速的嘛。

    这些超级大箭专往人多的地方打,几十支箭,每支箭都能射死十个二十个的,一共就射死了几百个人,辽军一下子就乱成一团。

    片刻,辽军的一些将军回过味来,他们明白,是遭到了殷军超级武器的打击。他们慌里慌张地把萧达懒救起来,抬上马,准备撤退。

    这时,张圈的指挥大旗一挥舞,埋伏好的军队和丐帮弟子如猛虎出笼一样,冲杀了出来。直杀得辽军哭爹喊娘,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啊,这么说不准确,他们是骑兵,应该是,只恨马少生了两条腿。

    张圈和蒋达在城上看到战况,马上从城里冲了出去,加入了战斗。

    姬无弃不想和凡人战斗,但是去看看热闹还是可以的。

    辽军先头部队,看到主帅受了重伤,众多的军官也瞬间嗝屁了,顿时乱成一团。他们再向四周一看,漫山遍野的殷军,以及一些衣不遮体的乞丐,挥舞着昨天晚上才从民间征集来的镰刀、斧头、菜刀、锄头,从山林中、沟壑里、高粱地里杀了出来,辽军慌了神,立马溃不成军。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这几万装备精良的辽军,被300名殷军和3000名拿着斧头、镰刀的乞丐一通砍杀,当时就懵了,他们想逃跑,可是,前有追兵、后有堵截,这三四万辽军的精锐部队,大部被歼。最后,只有几十个最精壮的战士,拼死保护着萧达懒那受伤的身体,突围了出去。

    殷军军心大振,本想乘胜追击,全歼敌军。可是人家是骑兵,你这儿是步兵,追不上啊。

    张圈审时度势,说:“穷寇勿追,我们只需要打扫战场,把他们的衣甲扒下来、把他们的武器运回去,补充我们的武库;再一个,把他们留下的马,没受伤的,牵回去,当我们的战马;受伤严重的,就杀了吃肉吧。”

    张圈只有300军队,敌人在这里可是留下了上万匹马呀。张圈说:“先牵回去再说,不行就卖了换点军备。”

    大殷国这边,得胜回城。

    张圈论功行赏,同时也要向上级报功。他认为,这第一功,肯定是非姬无弃莫属。要不是姬无弃当机立断,一标枪打中了萧达懒,而且他接下来投出去的标枪,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所以说,如果不是姬无弃,就不会有这场胜利。

    可是姬无弃正走在修仙的路上,对这人间的功名富贵,他不稀罕。所以姬无弃认为,这一战是张圈指挥的,张圈是第一功。

    张圈说:“我是主将,哪有主将争头功的?你既然是方外之人,不要人间的富贵,那这样吧,你是蒋舵主领来的,第一功就记在蒋舵主名下吧。”

    姬无弃说:“这也好,丐帮兄弟在没有吃、没有穿的情况下,坚持抗敌,让他们领个第一功,也算是实至名归。”

    蒋达说:“我也没做什么,我怎么能领首功?”他还想推让,张圈急了,说:“你要再推让,就是虚伪了,这位小道长是你领来的,你还献上了神器图,你就是首功。”

    蒋达说:“那好吧,我领首功。”

    于是,张圈写了表文,上报战况,申请给蒋达第一功,将士们和乞丐们,就申请个集体二等功吧。

    写完表文,就派人骑快马去京城报告。

    不到两天,朝廷的回信来了。大意是,张圈不经过层层申请审批,私自出战,还打死了友国的大将,破坏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本当问斩。

    但考虑到毕竟是辽军闯入了我大殷国境,损坏了不少庄稼,杀了不少人。张圈也算守土有功,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另外,申报表中说有三千乞丐协助作战,纯属不实之言。我大殷国富民强,处处歌舞升平,莺歌燕舞,纸醉金迷,正是太平盛世,哪来的乞丐?分明是谎报军功,想多要封赏。

    本来,虚报军功,应该重罚张圈。但念在他为将多年,还算清正,而且也立下过不少战功,这次就不予追究了,但是下不为例。

    不过,朝廷的回文又说了,这次,张圈献上的这张弓弩图,有点意思,就让张圈买点材料造几个吧。也多少给了点军费。

    接下来,工匠们就买来合格的材料,按照图纸,造了几个三弓床弩,虽然不如姬无弃投出的标枪威力大,而且不会拐弯,可是,打个两三公里,那是没有问题的,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大杀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