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三界之降魔护道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杏花村再显神通

    (三十二)超度亡灵母子

    吃过了早饭,时善说:“祖师爷,兄弟,我要去学堂,你们随便在村里逛逛,看看这个村子下一步怎么建设,中午再吃饭喝酒。”

    小虎头说:“爹,我也去学堂。”

    时善说:“好好,去学堂好。去学堂,要有个学名。祖师爷,你给孩子起个学名吧。”

    王玄微说:“好好,你改恶从善,一定要坚持住,不可半途而废,作人,要守信用。我看,小虎头学名就叫‘守信’吧。”

    时善:“时守信、时守信,好,这个名字好。”

    时善父子谢了王玄微赐名,去了学堂。

    王玄微跟姬无弃就在村里村外瞎转悠。

    姬无弃领着王玄微到了他杀牛的地方,看到那里依然是牛羊满山坡,只是,羊倌全由小孩变成了半老头子,小孩子都去上学了。

    转了一会儿,看看将近晌午,二人回到村里吃饭。

    时善仍然是大操大办,请了好多人来陪着。

    此时,村里人也都知道了,时善的傻儿子已经不傻了,不但不傻,还聪慧异常,刚一开口就会写诗。

    但这些人毕竟都是庄户人家,也不知道这诗写得怎么样,不知道是小虎头的诗好,还是那个浅浅的屎尿屁诗好。

    不过,村里人现在都知道了,王玄微真的不是凡人,真的是个神仙。于是,谁家有个病人,都来请王玄微给看看。

    王玄微给这些人一一治好了,又在庄客里找了个粗通医理的,给了他一本书,一些药,又教了他一些小法术、小偏方。就由他来当赤脚医生,这样,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再也不用干挺着了。

    下午,时善委托人做的衣服做好送来了。

    王玄微说,要换新衣裳,得洗个澡,干干净净地穿新衣。

    再一个,今天晚上要作法事,也要斋戒沐浴。

    于是,王玄微和姬无弃到村前小河里洗了个澡,换上了新衣服。

    别说,王玄微洗去一身污垢,穿上新做的紫缎子衣裳,果然焕然一新,飘飘有神仙之风——其实人家本来就是神仙了。

    姬无弃换上了新道袍,又恢复了一个帅气小道士的形像,不再像围着块破布那么滑稽了。

    ……

    下午,王玄微指挥大家,摆下香案,供上水果。晚上,王玄微要作法,超度那对母子。

    到了亥时,王玄微开始作法,他让姬无弃和时善也跟着。

    姬无弃说:“我啥也不会呀。”

    王玄微说不会没关系,你们看我示意让你拜你就拜,就妥了。

    只见他点上三柱香,鞠了三个躬,然后唱道: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长存。常清常静天尊。

    拜了一拜。

    又唱道:宛宛神州地,巍巍通妙道,鹤驾銮舆客,呼吸下仙班。金真演教天尊。

    王玄微又鞠了一个躬。

    他示意姬无弃和时善,要跪拜磕头。

    这些词,就是跟上天有关部门打招呼。

    与上天打过招呼,王玄微念动真言,把在天地之间的荒郊野外游荡的那对母子的魂魄招了过来,站在香案前。

    魂魄,不比人是有形的色身,有血有肉。魂魄是影影绰绰,半隐半现。

    时善和姬无弃,只看到眼前来了两个半隐半现的影子,同时感到阴风阵阵,脊背一阵发凉。

    法事的过程很复杂,就不详细说了。总之,王玄微又把相关部门的神仙请了过来。

    时善和姬无弃只看到本来响晴的夜空,飘来了几朵云彩,上面影影绰绰地站着一些人。

    王玄微一通作法,最后,跟相关部门的神仙商量好了,把那位母亲,称为卢三娘的,超度到了太明玉完天中的一处风景优美、鲜花遍地、美食遍地的居处,享受天福去了。

    太明玉完天,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忉利三十三天。那里人寿命一千岁,而且没病没灾,不用劳动,只管享受。

    ……

    我们中国信奉佛教的人众多,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当年,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下佛陀后七天,在阎浮世界的使命就结束了,就化灭往生了,就是常人说的死了。她的魂魄就上升到了忉利天,去享受天福了。

    卢三娘有这等待遇,她也是高高兴兴,随着来接她的办事人员去了。

    王玄微又手中掐诀,念动咒语:

    启请土地。神之最灵。通天达地。出入幽冥。为吾启请。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把当地的土地请出来,给了土地一个表文,让他拿着,把小婴灵先送到地府有关部门,把手续办妥了,几天之后,到时善家里来投胎。

    安排完毕,又念了个送土地的咒语,土地就领着小婴灵,去地府办手续了。

    ……

    婴灵,是指还没出生就死了的胎儿。这种情况的胎儿,他的魂魄,就成了婴灵,无依无靠,在天地间的荒野上游荡,受冻挨饿,十分可怜。

    胎儿的死,有各种原因。

    当然最多的,还是现代一些年轻女子打胎的。

    如果是病死腹中的,或者是其他外力造成的婴灵,还不会对家人父母产生太多的怨恨。但他成为婴灵后,游荡在荒郊野外,孤苦无依,想再世投胎,却找不到门路,成了孤魂野鬼,十分可怜。

    但如果是打胎造成的婴灵,就对他的母亲、父亲产生怨恨,就会回来缠着他们,要报复、要让他父母倒霉。

    因为婴灵是有超能力的,所以,他的父母可能就会倒霉,做什么事都不顺,或者是屡屡无缘无故受伤。

    所以,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婴灵,父母都应该请有资质的道士作法、超度一下,让他们能够早日投胎,有所依靠。

    东南亚一些国家流行养小鬼,听说就是一些邪法师养的婴灵。他们利用这些小婴灵的超自然能力,去做一些事情,为自己谋利。当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总之,这是一种邪术。据说,这种法师虽然在物质上很富足,但寿命都不会太长。

    ……

    安排完了这对母子,王玄微念道:

    皈依正道,回拜师真,用悉装严,福流醮主,道场事毕,众官圆揖,请退仙班。

    这就是送神的嗑了。俗话说“能请神不能送神”,那就会惹祸上身。能把神仙请来,办完事后,还要顺利地把他们送走才行。

    时善和姬无弃看到,这些云彩及上面的神仙,飘飘忽忽地就渐渐消失了。

    三天后,时善的二老婆生下一个儿子。不用说,就是那个小婴灵转世投胎了。

    时善和他二老婆,当然除了高兴之外没别的。

    时善又请王玄微给起名。王玄微就起了小名虎宝,学名守义。

    小虎头一见到这个小弟弟,感觉特别熟悉、亲切。他说,这几年,一直就是跟这个小弟弟在一起玩耍。

    ……

    (三十三)更名杏花村捉来天鸭开酒店

    时善大儿子的痴呆治好了,现在又有了一个儿子,那个高兴就不用说了。

    新儿生了三天,当然要“三朝洗儿,汤饼之会。”

    “汤饼”,其实就是面条。汤饼之会,就是请大家吃面条。

    那时候,普通老百姓吃上一顿面条,就是过节了。

    时善少不了又大摆筵席,宴请全村人吃面条。

    席上,村委会班子提出一个提议:以后村里谁家添丁,不论男丁女丁,都是生命的延续,全村人都要到场祝贺,吃面条的费用,就由村里出了。

    时善说:“我家这次,费用由我自己出,以后再有谁家生孩子,费用就由村里出。”

    席间,时善向王玄微提出:“祖师爷,这个庄子,是大家的,现在叫‘时家庄’,不太好吧?再说了,河北有个SJZ,多有名啊,SJZ赵子龙,那更有名,三国猛将啊。咱叫‘时家庄’,好像跟人套近乎似的,沾人家光,蹭人家热度似的。祖师爷看看能不能改个名字?”

    王玄微说:“好啊,我看你们村的山坡上有很多杏树,开着杏花,就叫杏花村吧。”

    村里人一听“杏花村”这个名字,纷纷拍手叫好,说这个名字真有诗意。

    王玄微又给时善策划了一个全村发展方案。让时善到镇子边上,去建一个庄园,开一家饭店,取名“醉仙居”。

    时善把厨师长魏宝叫了过来,让魏宝好好听王玄微讲具体的相关事宜。

    这魏宝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在东京、西京、南京、BJ都当过厨师,拜过许多名师,厨艺那是没说的。

    魏宝听说要开饭店,那当然很高兴,只不过,要开饭店,那必须要有拿手菜啊。

    魏宝最拿手的是做鱼。但是杏花村不靠近大江大河,不产什么大鱼,只是村前小河里产点小柳根、小泥鳅,也上不了大席呀。

    王玄微说:“这事好办,我回屋歇一会儿,你们别打扰我,我去给你抓几个天鸭回来。”

    魏宝当厨师多年,鸭子他知道,但还没听过“天鸭”这个名目。但是,没等他多问,王玄微回屋去了。

    王玄微回到屋里,把窗帘全挡上,他自己真身就去了天界。

    这个事,他必须要真身去。如果他元神出窍,去抓回来的也是鸭子的元神,不是鸭子的真身,人只能看,没法吃。

    王玄微去的是化乐天,那里有个天鸭湖,盛产各种鸭子。那里天鹅也不少,但是天鹅个头太大,肉又太硬,发死,不好吃。最关键的问题,天鹅还是保护动物。

    天鸭就不同了,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又不是保护动物。

    王玄微到了天鸭湖,看到那里有成千上万的鸭子,他就抓了几对成年鸭子,抓了些小鸭子,还顺便抓了些天鸭湖里的鱼苗、水草,放在他那个神奇葫芦里,回到了杏花村。

    据很多佛经中说,人的修为到了一定的层次,去宇宙任何地方,需要的时间是:“壮士伸屈臂顷”,零点几秒的时间,是瞬移。王玄微到那地方抓鸭子,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回来又是瞬移。所以,不等时善他们喝完一碗酒的时间,王玄微就回来了。

    他从屋里出来,喊时善他们出来接鸭子,然后从葫芦里倒出了这些天鸭。

    这天鸭是会飞的,它们祖祖辈辈在在天界生活,在天鸭湖自由地游泳、飞翔,那里的空气、环境,岂是人间能比的。这些鸭子一见人间这个破地方——对于它们来说,阎浮世界就是又破又烂,这些鸭子就想飞走,连它们新孵化的小鸭子都不要了。它们想,留得种鸭在,不怕没有小鸭子。

    王玄微怎么能让到手的鸭子、虽然还没煮熟——飞了。他马上把这些鸭子抓回来,铰掉了它们的翎毛,然后给它们脖子上拴上了绳子,让它们飞不走。

    时善把村里的总扁毛倌凌云喊过来,全村的鸡鸭鹅都归他管。让王玄微给他讲了天鸭的饲养要领。

    王玄微告诉总扁毛倌凌云,这些鸭是“天鸭”,要吃天食,王玄微把天食放在村前的池塘里了。

    但是,这些鸭子见人把它们从好好的家园,抓到这里来,它们就绝食,以此抗争。

    凌云想,小样,我还治不了你?于是,他把鸭子关进笼子,给它们填食。

    凌云不认识字,他不知道“天”和“填”有啥区别,所以他以为,这种鸭子是需要填食的,所以叫“填鸭”。

    于是,他天天带人到池塘里捞水草,小鱼小虾,给这些鸭子填食。

    后来,凌云想,能不能给本地鸭子来个品种改良,杂交一下。他这么想了,就这么做了。结果杂交出来的鸭子,虽然不用填食了,但是它会飞,每天飞来飞去,不长肉啊。于是,凌云只好把它们也关起来,给它“填食”。

    这边,王玄微给了魏宝一个果木烤鸭的方子。

    后来,这种饲养方法以及烤制方法,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BJ,就出了闻名的BJ烤鸭。

    不过最近(2022年)听说,BJ烤鸭经营不善,情况不怎么好。不知道是啥原因,可能是他们不与时俱进吧。

    住了几天,杏花村的事也忙得差不多了,王玄微和姬无弃向时善辞行。时善舍不得,想留他们再多住几天。

    王玄微说:“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和这小子还有很多事要做,就告辞了。”

    时善说:“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

    王玄微说:“明年杏花盛开的时候。那时,我给你酒魂和酒精,也酿成绝世佳酿了,我再来品酒。天鸭也养成出栏了,做成烤鸭,那美味极了,到时我来品尝。”

    双方约定,来年,醉仙居也建好了,王玄微和姬无弃再来。时善又送出几里地,才依依惜别。

    王玄微帮小虎头治好了病,看着时善父子享受天伦之乐,触动了姬无弃的神经,他问王玄微:“祖师爷,别的孩子都有父母,可是,我从小就没见过我的父母。你神通这么广大,知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谁、他们在哪里呀?”

    王玄微说:“嗯,这个嘛,过几年你就知道了。”

    姬无弃说:“邱爷爷也是这话,这是为什么呀?”

    王玄微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过几年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过了一段时间,醉仙居建造成了,杏花村的绝世佳酿酿造好了,第一批天鸭也养成出栏了,做成烤鸭,果然不同凡响。很快,醉仙居的大名就传遍了四方,一文人雅士、土豪高官,不远千里前来品尝。

    有一年的清明时节,一代大诗人杜牧,骑着一头驴,游山玩水到了这地方,走累了,想喝酒。他听说这里杏花村的酒、醉仙居的烤鸭是当地二绝,于是想品尝品尝,吃过喝过后,觉得果然名不虚传。

    杜牧就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实当时杜牧打听的不是牧童,而是一个放羊的老头。

    但为了增加诗的韵味,他作了文学上的加工,改成“牧童”了,你总不能写成“牧叟遥指杏花村”吧,那样,诗就没有诗的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