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男人和猫
繁体版

046

    酆晟瑶接到老妈电话的时候也有些懵。老妈让她代替自己去见见身体不太好的外婆。

    她有好几年没见过外婆了——北方人叫姥姥,南方人多叫外婆,这个称呼她随南方。她又看了眼地址,挺好,不是有些难找的老家,而是市区,周围有得是酒店可以住。

    将工作收拢收拢,飞去最近的机场,打车去酒店,扔下行李箱,按照地址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

    这是个老城区的老房子,起码六十年历史的滨河二层小楼带小院,属于无价无市的房卡房。

    按下门铃,等了会儿,来开门的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今天是周末,显然学生在家。

    “你好?你找谁?”

    “……我找潘黎晨外婆。”

    “阿婆!有客人找!”小姑娘显然没听明白最后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呃,看来外婆身体还行?

    酆晟瑶提着水果篮和带瓶的鲜花进门。房子结构采光通风其实还行,但因为气候和位置的关系,又没有开空调或除湿,始终有种湿冷的感觉,让她不怎么适应。

    “瑶瑶?”潘老太太一身国风夹棉衣服从狭长楼梯间下来。

    “外婆。”酆晟瑶站起来。“晟平和晟安下礼拜要期中考试,就我来看看您。”

    小姑娘送来两杯茶,酆晟瑶笑眯眯感谢,还跟她聊了两句。这位也算是外婆的“外孙女”,就是没有血缘关系。总体上,她保持着“做客”的界限,缺乏近亲往来的亲昵自在。

    事实上,她只知道小姑娘的姓氏和小名,她的弟弟们压根搞不清自己亲外婆到底有多少个继孙子女和外孙子女,连外婆另外的两个女婿分别姓什么都不记得。

    坐了两个小时,云淡风轻地介绍父母、姐弟三人的概况,以及任鑫睿的五百字简介。酆晟瑶及时告辞、留下做晚饭的时间,潘老太太也没有说太多。

    期间不见这家的其他人。

    酆晟瑶对老太太说过的什么家乡老宅一点兴趣也没有。想必那种房子比现在的这类差一大截,也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买卖还可能受限制,那么对她而言纯粹是负担而非好处。只要想到还必须跟一堆所谓的“亲友”打交道,真的只有远远避开的份。

    出门后,她直奔看中的商业街区,狠吃了一大堆特色饮食,撑得不得不晚些睡。

    【严重推荐这条街,从头吃到尾需要足足三天!我决定后天再走,还有好几家店没肚子进去。】

    【眼泪从嘴角流出.jpg】

    【要来度个假吗?】

    【最近赶工,下月跑得出来。对了,我看见有新的春季自驾路线出来,转发你。】

    【好啊,我要看看南方的。】

    【梅雨季节?】

    【还没到时间呢!应该是最好的烟花三月。】

    【那太棒了。或者我们高铁过来,租车跑一圈?】

    【这个主意不错!尤其适合岭南和西北。】

    【扶额苦笑.jpg】

    【总比一路国道开到阿拉山口好吧?】

    【那是神人,我不行,真不行。】

    【行啦,我更不行。】

    酆晟瑶在临水茶馆里边听完全不知道在唱什么的古典戏曲,边手机聊天。

    比在外婆家不知所云舒服多了。

    ***

    牟一菲每次去新房那都发现有东西没买。但她真心没时间。

    工作,念书,论文。兴奋劲头过去,回归需要打起十分精神的生活状态。不过等她的冰箱送到时,着实让人楞了好半天:比她高一个头是啥个意思?!

    算了,那就努力填满吧。她一边绞尽脑汁做导图,一边下单了一千块的食品:冷冻冷藏速冻脱水和罐头挂面。

    傍晚到货,除了常温食品,其他的东西差点没有都装进去。

    晚上时,她还特意发了张照片到工作组小群【这些可以吃好久了】

    【……一菲,你看最新发布了吗?你那小区是不是只进不出?!】

    【是啊是啊,刚出来的,你看了吗?】

    牟一菲目瞪口呆,立刻打开人数不算多的社区群。然后看到高高挂起的公告,请业主住户们谅解,有问题联系电话列了两个固定电话和两个手机号码,外加街道、区和市的公共热线。

    见鬼了!真的!

    【天啊,真的!我这里要停摆七天!组长,这个,叫不可抗力!苦笑.jpg】

    【知道知道,你需要差的资料发给我,我来帮你查,导图做完发给我,大纲照你之前写的先给个初稿。谢谢!】

    【没问题,明早就能收到!】

    靠!幸好她买的东西足够多。不然——她赶紧又跟导师和同学请假,有趣的是导师也在居家,还跟她通了个电话。

    今晚她第一次住新房,然后她就发现了问题:有其他所有床品包括被子垫褥和四件套,但,没!有!枕!头!

    好吧,拿件毛衣当枕头吧,问题不是很大。

    不曾想,社区群里居然有人联系她,准确地说,是她认识的人在同一个社区群。

    【请问是牟一菲吗?我是钱澹鸿】

    【啊,钱总,您也是业主?!】

    【非常不幸,我也在装修现场……对了,看您的昵称,是楼号+单元吗?】

    【对对,我在八楼!】

    【我在九楼,不过不是正好你楼上。白天能听到冲击钻的声音吧?估计就是我家的。】

    【天哪,工地?您那有家具吗?】

    【有,暖气也开了,冻不死。就是没有锅,矿泉水只有三瓶了,没有烧水壶和杯子。能借下不?】

    【没问题没问题,您下楼,我开门!】

    【谢谢!】

    牟一菲先开门,然后找东西。

    她有两个热水瓶和一个烧开水壶,微波炉和一箱矿泉水,还有过滤壶。最关键的是还能用不锈钢汤锅在电烧的铁炉上烧开水——这是她头一回看见这种非明火炉。

    “我能进来吗?”

    两分钟后,有人敲了敲打开的门。

    “直接进来,不用换鞋。”牟一菲见对方只有一件单薄外套,将纤细型的柜式空调温度调高五度。

    “打扰了。”钱澹鸿非常礼貌谨慎。没法子,他其实是被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的新房子里。

    “没事没事,我没有多余的玻璃杯,一次性纸杯可以吗?”茶杯茶壶还是原来的住处带来的。

    “没问题。”

    “啊,对了,吃过晚饭了吗?”

    “……吃过了。”其实他只和客户吃了下午茶。

    “生活物资包要明天才有。我这里有冰冻水饺,要不要一起吃个宵夜?”牟一菲看着对方的样子就是没有吃饱,又冷又饿的模样。

    “好啊,谢谢了!”不然恐怕没法熬到明天中午。而且,物资包也是生的啊,他怎么吃,直接啃菜叶子?

    牟一菲一边烧水灌热水瓶,一边在炉子上烧水准备下水饺。同时,拿来个中等大小的空收纳箱,将一包一次性纸杯,一盒茶包,半打速食面条,还有一条凉被、一块刚到货的地毯放进去。然后去拆水饺,倒进锅里。

    “你那里有炉子吗?”

    “有,跟你的一样。”就是没有锅。这是什么人间惨剧啊!

    “好。”有炉子却没水喝,明显连锅都没有。牟一菲又找出一个小锅子,这个是特意新买的不粘煎锅。

    水饺很快就好。

    幸好大部分的碗都带来了!

    两个人吃完,牟一菲拿了小锅和热水壶,让钱澹鸿双手捧了收纳箱,一起送去他家。

    “听说好像就是这几天停止供暖,你家有厚衣服吗?”

    “……没有。”

    “行,我这里有取暖器,还有多的厚被子。等会再下去拿。”

    “……真是太感谢了!”这个时候讲骨气是要死人的。

    “没事,谁让我们是邻居。”

    谁让他是甲方,虽然项目已经结束,但说不定以后有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