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男人和猫
繁体版

025

    酆晟瑶最终还是打了电话给老妈蔡芩,听听意见是其次,主要还是打听下这位张文辉更详细的情况。

    蔡芩听丈夫说过这个人的家庭,父母都是他的老同事,书香门第,除了家乡的三层楼,县城里还有两套颇大的房子,总体家境不错的;这位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自己并不怎么受宠,但读书和工作都不错。但是老爸并不知道那位相亲对象长什么样子,看到抓拍照片后和妻子同样吓了一跳,以为是老同事谎报儿子的年龄,还被妻子抽了几下。

    【太丑了!带回来丢人现眼】

    【嗯,我也不想带出去让人笑话我倒贴个大叔】

    【倒贴?白领这么多年,没买房?】

    【没有,四五城和老家都没房,住处是租的,那地段租金得一万多,加上应酬之类】

    【不用再见面了!你爸也没话说】

    【有话说我也不听哈。哭笑.jpg】

    【知道了,没事!】

    发完消息,酆晟瑶回办公室继续工作,半途去柜员机转账到还贷账户上:她是拿到项目款后就提前将几个月的本息转过去。哦,两家房客的租金也先后到账,转账转账!再查下余额,能还九个月。这还有十四年的债呢!虽然她选的是递减,越到后来金额越小,可毕竟得还十几年,中途不能出差错。

    到办公室先换鞋。中午抓住浪了一天跑回来的橘子洗澡驱虫,水溅到鞋面上,结果现在发现居然漏水,得买新的了——这还是实体店里花好几百买的品牌鞋,结果就这质量,皮一蹭就掉、接缝间漏水、日晒还褪色!

    这次买双结实便宜的。

    不过还没等她继续搜索,新活到了。这工作节奏一点不像是合伙人,而像是……算了,赚钱最重要,以后除了房贷还要养家糊口呢,搞不好公婆的花费都要她挣。闭着眼生了会儿气,酆晟瑶直接激情下单,买了一双休闲鞋、一双单鞋和一双加绒短靴,加起来也就是比扔掉的那双多花几十。难怪实体店日子不好过。

    她一边回复其他合伙人,同意增加居家办公而不是换个大办公室的建议,一边做自己的事情,然后盘算着如果把这台电脑搬回家的话是不是要买套电脑桌椅装备放客厅。

    一名合伙人提出将自己不常待的办公室让出来改为会议接待室,与另一位合并到一间。

    酆晟瑶的办公桌就在外面大办公室,视野角度都不错,最多有个属于自己个人的小衣柜和折腾沙发床。从面积而言并不比一间小办公室小多少。她考虑了下,打字:我可以在家办公,只要搬走电脑。再加一台电脑就是另一个付费用户了,一年得不少钱。

    于是其他人一致说:晟瑶的不用动!

    但她自己考虑过后,打算砸“重金”买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并且自费买两个最重要的软件许可,加上桌椅和固态移动硬盘之类的配件,价值一个平米的房子、还是三环内的。

    【晟瑶,你的户口还没有落到四五城的房子是吧?】头号大股东兼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学姐的丈夫私信问她。

    【对。】

    【我们公司税收达标,其他也可以,要不要落个户口?】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最好!可爱.jpg】

    【好,我让他们去办】

    酆晟瑶缓了一口气,打字【谢谢!办下来请你俩吃大餐!】

    【日料自助餐,清酒随便喝的那种可以不?】

    【没问题!吃完不够再去顶楼酒吧喝几杯鸡尾酒】

    【说定了哈!】

    【当然!】

    嘿,如果有了四五城户口,那她的婚姻自主权就更大了。

    如果有的话。

    ***

    牟一菲请了三天家,连同周末一起,终于把初试给考掉了。

    笔试成绩应该可以达标,现在就看有多少人过分数线了。话说,在填了申请表之后,她就没有主动和骆教授联系过,会不会反而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

    正在电脑前纠结宠粮里的化学成分时,牟一菲看到手机里骆教授给她发的信息。

    【小牟,你报了我们院的博士生啊?】

    【是的,骆教授。我想趁年轻试一试。可爱.jpg】

    【好事情。那你是全职还是继续上班?】

    【继续上班挣生活费和房贷。】

    【呵呵呵,好。你的成绩大概不需要学费,但是可能有些课题要做。虽然有补助,但不会多,你能接受吗?】

    【没问题啊,这些课题都是很好的锻炼,必须做好!】公司也会很高兴能增加人脉和项目经验,只要她不离职。

    【行,我知道了。】

    两人都没提成绩、消息、面试之类不合宜的话题。

    公司里的人也没有问她的成绩。考博的成绩和高考的分数完全是两回事,甚至前者并没那么重要。

    牟一菲复试之前,正巧年度报告交出去,这真是让人松一口气,不然她请假是颇为艰难的,更会引起不必要的负面议论——不论考不考得上。

    等复试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预估没错,招三人,复试七人,其中至少有两位说不好是否已经确定。

    这个认知让人心里发凉,但无论如何她必须认真去应对。

    主面试官之一是骆教授,而且提的问题很不好应付,但又恰恰是正对她的路子:问的是理论实践。

    出来后,牟一菲觉得自己有七成的把握,另三成是因为还有一位给她的感觉也是事先就定下的那种。如果三个名额都已经敲定,那她的作用就是陪跑罢了,是个彻头彻尾的装饰品。

    可即使是装饰品,也比被自己母校的某些人气死要好不少。

    不断说服自己的同时,她一头扎进分给她的文案攥写里,熬了四天两夜终于交上初稿。就在请假睡觉大半天后,她居然接到电话,去第三次面试。

    这次只有三名,候选人。主要是决定研究方向问题。

    一周后,牟一菲在研究院网站上看见公示:如果不出意外,她将师从骆教授,成为博士候选人。

    嗯,排在她前面的一位被派出去驻外了,所以她是走了狗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