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干情缘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到了晚上,二秃子、陈耗子他们找到龙火家。他们一见龙火就急忙的说好话,并且要请龙火到饭店喝酒,龙火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得点头哈腰的不住的说好话。只见那二秃子晃悠着秃脑门子说道:“兄弟这次是我们的不对,以后我们绝对不这样做了,以后我们绝对按你的要求卖糕干。”陈耗子眯着两只小眼睛也说道:“对,以后就看我们的了,我们保证按你的要求去做,请龙火兄弟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龙火见这两个人是真心实意的,也就答应了他们,明天可以继续卖糕干……。

    自从龙火把郑哑巴水淹之后,那二秃子他们就老实多了,他们也是和其他的人一样,走街串巷的规规矩矩的卖糕干了。那郑哑巴成了边缘的人,又成了无业的游民。他在人们的面前始终抬不起头来,再也不敢到渡口上去了。而且他还落了一个毛病,只要是一见到河水就心里发怵,到了河边就两腿发软,这时他就会浑身上下的打哆嗦,腿脚就再也迈不开步,再也不听使唤了。而且只要是一见到龙火,不管在哪里撒丫子就跑,生怕龙火再把他扔到河里。

    杨家的买卖很是顺利,那闪闪发光的银子,就像是长了翅膀和眼睛一样源源不断的飞到了杨家。杨得贵、王金花两口子做梦也没想到龙火会把这生意做得这样的红红火火。他们每天都是乐得合不上嘴,大把大把的数着钱。不到两年时间,杨家已有了万贯家财,并且还置办了五十亩良田。

    再说王亮、赵六子、大牛、二蛋子这小哥几个,他们摽在一起每天都是尽心尽力的做糕干。龙火每个月都会给他们按时的开支,而且佣金丰厚,到了年节又是白米、白面、猪肉、粮油的发着。这让他们很是感激知足,旁人见后也很是眼红。

    龙火有了大把的银两,做了很多公益。他出钱给村里盖了新的学堂,又修整了街道,他将整个街道都铺上了青砖,那街道修整得又平整又宽敞,显得特别的干净整洁。当人们走在这宽敞平整的街道上,感到特别的舒坦,人们不由得发自内心的赞叹:“没想到这孩子小时候那么样的皮,如今却是这么有出息,而且还这么的心眼好。”

    龙火还出资将集市上的摊位修整了一番。那摊位上都装修了木头亭子,因此赶上刮风下雨时,那些做买卖的人们也就不怕了,这让他们很是感激。

    龙火还给自己家翻盖了新房,重新装修了店铺,而且还出钱给二叔家翻盖了新房。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还出钱为二叔娶了媳妇,从此龙火有了二婶儿。

    光阴似箭,龙火已长成了英俊威武的小伙子。他身体健壮,中等的身材,洁白的脸、眉清目秀,身后留着一条粗壮油黑的大辫子,可算得出类拔萃。那十里八乡的提亲的人们真是踢破了杨家的门坎儿,杨得贵、王金花两口子整天的为这事应接不暇,他们为选择儿媳而发愁。他们看看这个,瞧瞧哪个,总是觉得哪个都配不上儿子。

    这一天李二婶来提亲了,说的是河西有名的财主家的陈小姐。这可把杨得贵两口子乐坏了,因为这陈家的家业很大,不但有上百亩的良田,而且还在天津卫有很多的买卖和工厂。那陈家小姐今年十八岁比龙火小两岁,长得端庄秀丽,美若天仙一般。那杨得贵、王金花听后真是满心欢喜,一百个乐意,因此也就满口的答应了……。

    到了晚上母亲王金花跟龙火一说,龙火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妈,我的事早跟您说了,不让你们管了。”王金花很是耐心的说:“儿子,这陈家小姐可是可遇不可求的,这门亲事足对得起咱家呀。”杨得贵在一旁也说道:“什么不用我们管了,这样的好事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人家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家里还有钱。”

    “爸,你儿子缺钱吗?再有钱我也不稀罕。”

    杨得贵听后有些着急起来:“我告诉你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你可别后悔!”

    “爸,您儿子不会后悔的,儿子自有主张。”

    杨得贵气得青筋直蹦,不由得愤怒的大声喊了起来:“嘿!你小兔崽子,翅膀硬了不听我的话了?我告诉你说,这事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就这么定了这事我做主了!”

    “爸,这事您做不了主!儿子已经大了您再骂我小兔崽子,我就更不听您的了。再说了儿子做的事哪一次选择不是正确的?哪件事要是依了您肯定办不成。”

    杨得贵被龙火问得哑口无言,只见他张了张嘴:“我——。”接着就不出声了,他只得暗暗的憋气。

    那王金花此时心里也是万分的着急,急得她一个劲儿的直搓手,不知说什么好,她只得唉声叹气:“唉,多好的事呀?可惜了!”……。

    一天中午李刚悠闲的坐在渡口的集市上的摊位上,打理着生意。这个摊位原先是杨得贵经营的,龙火接管了生意以后,就把这个摊位,交给了李刚全权负责。因此李刚的收入要比一般人的收入高上很多,渐渐的李刚的生活,也富有起来了。因此李刚很是知足,他从心里很是感激这位儿时的伙伴儿。他与龙火的年龄相仿,龙火比他大了十天。哥两个从小在一起长大,他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块滚打,而且还是同门师兄弟。他们平时经长的在一起切磋武艺,因此这哥两个感情很深。

    今天李刚的心情特别的好,他不由自主的坐在摊位上唱了起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正当他唱得起劲儿的时候,忽然间从大河的北边开来了一艘快船。只见这艘船飞快的的向渡口驶来。很快的这船就靠了岸,紧接着那船上下来了五六个当兵模样的人。但见这几个当兵的人,在一个细高个子人的带领下,急急火火的来到了李刚的摊位上。只见这细高个的人走到了李刚面前,瞪着一双小眼睛上下打量了李刚一翻,便坚定的大声的说道:“就是他—!”那几个当兵的人,呼啦的一下子围了上来,他们不由分说就把李刚押了起来。接着很快的他们又把李刚带到了船上,那船又很快的原路返回了。

    有人很快的把这事告诉了龙火,龙火听后心里一惊:“坏了!这事明显的是冲我来的,事情肯定小不了。”

    过了一会,李刚的母亲哭着找到了龙火家。龙火见状忙说道:“婶子您放心吧,李刚不会有事的,用不了几天他就会回来的,您尽管放心在家等几天吧。”……。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年龙火打了军差,把那个名叫曹大川的人称曹大个的人淹了个半死。那些被打的军差和曹大川他们回到了军中丰台大营以后,觉得很是没面子,但是又毫无办法。他们自知理亏,而且又不光彩,因此他们就订立了攻守同盟:“以后任何人不得往外说出这件事情。”因此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尤其是那曹大川更是没脸说出这种事情来,回到了军营他始终是闷闷不乐,觉得这事太丟人了。因此他总是觉得在人们都面前抬不起头来,很长时间他抑郁寡欢。渐渐的这事风平浪静了,曹大川也慢慢的忘却了此事,心情也有了好转。这事近两年的时间都没有人提起过,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军中有个叫王士仁的的士兵,就是那个被龙火一脚踹爬在地上的细高挑的士兵。他在一次和几个士兵喝酒时,一高兴就把这事说了出来。那王士仁也是喝酒喝得太兴奋了,因此他的嘴上也就没有把门儿的了。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了他们在杨村渡口上,被一个卖糕干的半大孩子,打得他们好几个人趴在了地上,而且曹大川还被他按在水里差点淹死。

    这事很快的就传遍了军营中,那曹大川刚从抑郁寡欢的阴影中走出,没想到这伤疤又被人揭开了。这些天忽然有很多士兵向他寻问,他在杨村渡口被淹的事情。问他这事是不是真的,这让他既无法回答又无法解释,使得他更加的烦恼忧愁。

    丰台大营肩负着守卫北京城的门户,平时负责平叛内乱,维护社会治安的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军营中元帅由皇帝亲自统领,可算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上人。

    这一天早晨十点多钟时,曹大帅来到了军营大帐中,正见两个副元帅,和一个书记官他们说笑着。他们一见到曹大帅到来,马上就停止了说笑。曹大帅见后不由得有些气愤起来,只见他把脸一沉说道:“怎么,刚才你们还是有说有笑的,我这一来你们就不言声了?你们有什么事背着我呀?”

    宋书记官见曹大帅问,也就不得不实话实说了:“报,曹大帅我们正在谈论着曹大川的事情呢。您来了我们怕您生气,所以就没敢说。”

    “什么事,你说说看。”

    宋书记官继续说道;“我们听说曹大川他们,前两年在一个叫杨村的地方,被一个半大孩子给打了,而且还差点把曹大川淹死。这事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曹大帅听后勃然大怒,只见他横眉立起瞪起了双眼,“啪”的一拍桌子:“谁这么大胆!敢打军差,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你去把大川给我叫来。”

    宋书记官急忙的到了营中,把曹大川叫到了军营帅帐中,那曹大川一见到自己的叔叔,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起来。

    曹大帅问:“大川,听说你们在一个叫杨村的地方被人打了,那个人还差点把你给淹死是真的吗?”

    此时曹大川再想瞒也瞒不住了,只得说道:“本来我是怕给您找麻烦的,就没敢跟您说,是有这么回事。”

    曹大帅听后猛然的一拍书案:“好啊!有人敢打军差,这还了得!宋书记官明天你带几个人,把那小子给我抓来,我倒要看看那小子有什么三头六臂!我说的呢?前些日子,你小子竟打蔫了。”……。

    宋书记官跟随曹大帅多年,在曹大帅帐下办事非常认真负责。当天晚上他就挑选了几名军营的高手,带上了那个细高挑王士仁,连夜赶往了杨村。这队人马先坐着马车到了通州军用码头,又坐上了一艘快船,沿着大运河急速的赶往了杨村渡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