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众生补天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跨海山舟

    与丹宝宗众人分开已是傍晚时分了,陈正告诉白长平,距离御州城最近的一艘跨海山舟会于今夜子时靠岸,到时候他们会在港口为几位弟子送行,他能及时赶到就可。

    白长平也正好有个事情要处理,就暂时告别了众人,在港口附近寻了家偏僻清幽的客栈,稍作休息。

    这客栈着实不错,处在偏僻无人的小巷子里,住店的大多是付不起神仙银子的凡人百姓,所以价格公道,而且胜在清净。

    但说是客栈,却也是不严谨。

    眼前这方客栈年岁悠久,开在一座高塔里,让白长平感觉有些新鲜。踏入这座不知应该称作客栈还是塔楼的上层客房里,还能隐约透过窗户看到远处的玄海。

    一眼望去,海水呈玄色,水稠密而极重,一小桶海水居然重达五六十斤。据传玄海神秘广阔,行出海岸十几里后,海水便不再能浮船,不管大小船只只会尽数沉入海底,被玄海吞噬。

    只有大金王朝耗资无数打造的跨海山舟可以在这玄海上航行,这也使得跨海山舟成为了修士们跨洲旅行的唯一选择。

    趁着离子时尚有段时间,白长平要利用这短暂的空闲,帮助虎子完成炼体淬炼。

    对于虎子功法的学习,白长平是不着急的,虽说每个修士修行的功法可以变换,但换起来总归是麻烦。相信大金书院有自己独门的修行功法教授给学生,自己无需操心。

    但若是想走武夫一脉,淬体要趁早。

    即使说不当武夫,只求锤炼身体,免得日后与人交手吃了体魄软弱的亏,这个炼体入门也是越早越好,尤其是孩童时期,作用最为明显。

    白长平相信,一座弟子众多的书院,是绝不会拿出六品的丹药来给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用作炼体的。

    倒不是什么抠门歧视,而是没有这个义务。毕竟书院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丹药法宝总是优先给那些天赋出众的学生弟子。

    人之常情罢了。

    眼下这枚柳筋丹对散修而言,已经算是上上之选了,虎子能有此福分,说明他仙缘不浅,将来说不定会有大成就。

    想到此处,白长平欣慰的笑了笑,如果王杨成跟赵老能知道这个消息,他们二人一定会很开心吧。

    不知道那个可爱的小妞妞,会不会为自己哥哥感到自豪呢?

    有家人牵挂的感觉真好。

    白长平突然有些许的落寞,仔细想了想,竟是连个牵挂自己的人都没有,诺大的江湖没有一处归宿。

    虎子年纪虽小,人却很机灵,白长平与丹宝宗长老的交谈他都听在耳里,于是隐约猜到这枚珍贵的丹药是神仙叔叔为自己争来的。

    他一张小脸上全是紧张。

    他看着桌子上放着的精美玉盒,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叔,这个药丸……”

    “是给你的,待会我问店家要个木桶,你服下丹药在温水里泡一会,等到子时咱们就出发去港口,叔叔带你坐大船。”

    白长平非常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在虎子家生活的两个多月里,他第一次感受到“家”的含义。

    那是每天小小的幸福在几个血脉相通的人的努力下,汇聚成长久幸福的地方。

    有顶天立地,撑起几间瓦房、耕作几亩薄田的男人;有心存万般琐事,操劳一辈子的女人,还有整个家庭的希望——一双可爱的儿女。

    朝暮相处间,眼前这个孩子仿佛不再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而更像是自己的弟弟。

    虽然白长平不知道有个弟弟是什么感觉。

    但现在,他或多或少体会到一点了。

    鼻子一酸,白长平轻轻的抱过虎子,缓缓地拍打他的后背,叮嘱道。

    “去了大金书院,不要争强好胜,万万不可心存恶念,与人结仇。好好跟着先生修行,不要辜负村长和赵老的希望。”

    “但也不用刻意的去学你王杨成叔叔。”

    白长平双手扶住虎子的肩膀,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道。

    “他选择的路,不敢说前无古人,但也差不些许了。现在和你说太多,只会影响你的道心,总之一句话,每个人的路是自己选的,只能听这里的。”

    他握拳轻轻拍打自己的胸口。

    “遵从自己的内心。等到你长大了,是踏上长生路还是追随王杨成,你自己自然会有答案。”

    虎子看着白长平明亮的眼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能感受到白长平眼中的真挚。

    孩童时期的思想最是敏感,一句无心的话语,也许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在这秋末冬初的傍晚,在中洲大陆东部的御州城里,白长平就说出了这样一番影响了王虎一辈子的话语。

    多年后,等到王虎已经能真正理解这一番话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当时这位神仙叔叔心中,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胸怀了。

    但现在,所有人只是看到了白长平贪财懒散的一面罢了。

    嗯……或许贪财抠门的确实有些过了。

    “吃下去吧。”

    白长平以真气托着这枚六品柳筋丹,小心翼翼地递给虎子。

    这可不敢失手啊,万一一哆嗦摔碎了,找谁哭去?

    他自己都还没吃过六品的丹药呢。

    虎子让白长平紧张的样子传染了,也是颤抖着手接过丹药,双手猛地将这柳筋丹塞进嘴里,一仰头吞了下去。

    “什么味道?”

    白长平一脸期待。

    “好苦,一股草味!”虎子拧巴着脸色,快要哭了。

    “喝口水漱一下,我去给你拿木桶,你脱了衣服在床上坐会,闭上眼睛好好感受经脉骨骼的变化。”

    白长平连忙下了塔楼,去问店家要木桶热水去了。

    而虎子也是麻溜的把自己脱了个精光,盘腿坐在榻上,闭目凝神的架势学的有模有样。

    半炷香后,只见从虎子腹部开始,一团忽隐忽现的亮光出现,从他的内部把整个胃照的金光通透。

    而后亮光逐渐扩散,从腹部到小腹,到胸腔,再到四肢,不一会虎子整个人都开始忽明忽暗的闪着金光。

    他抿着嘴,小脸通红,额头上开始渗出汗滴,身上的毛孔里也开始流出黑色的杂质。

    白长平风风火火地提着盛满温水的木桶奔回来,一见虎子这副样子,惊得合不拢嘴。

    “哟,金身罗汉!”

    他忍不住打趣道,虎子这副样子像极了传闻中和尚庙里的金身罗汉。

    听闻叔叔回来,虎子睁开眼睛,喘着粗气:

    “叔,我好热,身上黏糊糊的。”

    “没事,这是正常的,炼体丹药最先排出的就是内脏里的杂质。”说着白长平将虎子抱起来,放到木桶里泡着,顿时木桶里的水就换了颜色,变得乌黑一片。

    “啧,看来得换不少遍水。”白长平摸了摸虎子的头,“你放松心情,好好感受身体的变化,有叔叔在不会出岔子的。”

    虎子点点头,安下心来去感受筋骨的变化。

    白长平转身又跑去塔楼下,预备给虎子更换的温水去了。

    就这样一整个傍晚,白长平都在楼上楼下的来回奔波中度过了,而虎子也是顺利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

    夜色越来越浓,这座塔楼地处御州城最东边的港口,而这御州城又是建在中洲大陆最东边的海岸上,按理说在这方客栈里注视着一轮金乌从玄海那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跃出,将是一副不错的人间美景。

    但很可惜,这是傍晚。白长平甚至连日落都没有看到,金乌消失在西面的高阁楼宇间,便再也看不分明了。

    好在海边寂静的夜与初冬有些清冷的风给白长平带来了一丝安慰。

    他喜欢这种静谧孤独的感觉,在寂静中回忆往事,一遍又一遍想着那些不想遗忘的人和事。

    虎子完成初步淬体之后就沉沉睡去,白天的擂台之战给他的冲击太大,兴奋过后疲惫便如潮水般淹没了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

    白长平打开窗户,搬了条板凳坐在床边倚着窗口,用手撑着头,望向远处的海面。

    倏忽一下,黑暗的街道群楼间,一盏微弱的灯火点起,然后就像收到了讯号一般,整个东海岸陆陆续续亮起千万家灯火。

    白长平嘴角微笑,右手轻挥,客房内的油灯便被点亮。这小小的调皮让他仿佛也融入了东海岸的万家灯火中。

    “东塞不见白鹭飞呀啊~仙鸟不停玄海上~”

    “桃花流水鳜鱼肥啊啊~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声声仿佛从亘古传来的渔歌声,伴随着海上的渔船归航而响起。

    这些渔民在御州城官府的庇护下,得以在危险的玄海上捕鱼为生,补贴家用。当然也仅限于在十里之内能浮船的海域上罢了。

    坚韧的御州城渔民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狭窄的海域上生存着,这一首首优美婉转的渔歌便是渔民苦中作乐的结晶。

    大金王朝的子孙们最擅长的便是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艰苦的生活,再难再苦的环境也压不垮勤劳的百姓。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当!”

    “天干物燥,小心……”

    打更人的叫喊声高昂尖锐,但不待白长平细听,便远去了。

    和着这如水般的夜色,白长平双手趴在窗边,头枕在手上,缓缓闭上双眼。

    这样的沉寂,不小憩一会多么可惜。

    几息间,白长平飘然进入了梦乡。

    优美的渔歌还在这城市的上空飘荡,但白长平已经听不到了。睡梦中的他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梦到了什么开心的往事。

    但具体是什么事,就不得而知了。

    时间还在流逝,玄海万年不变的海面依旧平静着,冷风吹拂着海面,浪花一波接着一波撞击着岸边的礁石,涛声朗朗。

    但这方天地间的平静却在子时前三刻被打破了。

    一艘巨大无比的楼船从远处的海雾里缓缓驶出,向着码头靠来。

    那楼船之大仿佛远古神兽玄武背负着一座大山在玄海之上游荡。

    “山舟靠岸!定海桩准备!”

    岸上,成百上千的人们齐声呼喊着。

    “山舟靠岸!山舟索就位!”

    这一声,是山舟上传来的回应。

    随着这比御州城恢弘的城门还高出数倍的巨大山舟靠近港口,港口灯火通明,上千名普通的船夫驾着几百艘小船,载着修行者们,驶到了山舟的船下,将山舟围了起来。

    此时在山舟面前,能乘坐十人的木船小的像是蝼蚁一般,如同沧海一粟。

    一艘插着鲜红色锦旗的小船缓缓行驶到山舟面前。

    “定海桩,起!”

    小船上,专门负责跨海山舟交接的官员大声下达着命令,每艘听到命令的小船又将信息隔空喊给邻近的小船,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几百艘船都接到了命令。

    只见这百艘木船上,各有着一位修行者,手持着大金王朝特制的木桩法器——定海桩。

    他们默念着法咒,催动手里的法器。随着法咒的催发,几百根定海桩从各自的主人手中缓缓升入半空,迎风暴涨,变成了巨大的木桩。

    而后在山舟之上,又有着几百名船员抛出一根根绳索,准确的拴住了悬在空中的定海桩。

    “山舟索捆好,定海桩落!”

    随着指挥的官员又一声大喊,几百根定海桩同时落下,插进了玄海,这定海桩进入水中后又是不知伸长了多长,直到底端完全固定在海床之中。

    “迎客!”

    山舟的交接仪式顺利来到了最后一步,完成使命的几百艘小船陆陆续续的返港,而那巨大如同山岳一般的跨海山舟之上,一道由金光组成的宽阔大桥从甲板上缓缓延伸到了岸边。

    山舟上载着的几百几千修士,几千几万凡人们,都纷纷踏着这道金光化成的大桥,从山舟上走下。

    他们终于结束了为期三日的海上旅行。

    “这就是中洲大陆啊!”

    “你看他们的房子,建的这么高多费石料!”

    “这地方太热了!”

    各洲前来的旅人们互相交谈着,给寂静的夜色增添了许多热闹。

    一刻钟后,随着金光大桥上人影渐渐稀少,船上的几百名驾驶山舟的船员也随着人潮的末流返回了陆地。

    迎着他们走来的,是接替他们的换班船员。

    “师父,辛苦你了。”

    准备登上山舟的新船员中,一位身材魁梧,瞎了一只眼睛的大汉快步走上前去,握住了刚刚下来的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是将他领进这一门的师父。

    老人大力的拥抱着汉子,嘱咐道:

    “这上船的本事已经没什么教你的了,这趟回来陪老头子我好好喝几杯!”

    说罢老人拍拍他的肩膀,领着自己的船员走了。

    那汉子一直注视着师父远去,直到那一群人的身影离开港口。

    师父这群人也老了,不知还能再跑几趟?

    想罢,这汉子摇摇头,甩掉无用的情绪。

    “兄弟们,上山舟!”

    然后汉子看着这几百个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大手一挥。

    于是几百人就浩浩荡荡地登上金色大桥,上船接手山舟去了。

    “嗡!”

    突然,一阵无比奇怪地声音从港口传遍了整个御州城。

    “嗡!”

    “嗡!”

    三声过后,把守着港口的官兵陆续撤走,开放了因为交接而暂时封闭海岸线,港口也做好了准备,迎接下一批乘坐山舟的旅人。

    白长平在睡梦中被声音惊醒,他揉着惺忪眼睛抬起头来。

    然后他一歪头,就看到了海岸边那艘大的不像话的跨海山舟。

    然后他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