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器录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事出反常(二)

    焚阳宗破晓时分下了一场春雨,雨后初晴,山色空濛,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野草的气息。

    项空尘吐纳运气,习练剑招半个时辰后才稍息,深吸一口冬末凉气,迈步沿着盘山石道向山顶去了。

    自上轮比试之后,柳山和严辉虽从中得胜,但也辛苦异常,各自负了轻伤,在房中静养蓄锐。仅是第二轮就显出颓势,御剑堂的几人也不免惴惴,但十虎并不气恼,仍是如往常一般开怀笑谈,听闻项空尘以奇特方式连入两轮,更是欢愉畅饮,只字不提往后比试胜负。

    然而,堂主虽然不提,但项空尘却将随后几轮比试出阵对手铭记在心,他查知下一轮比试对手也是身出阵法堂,而不出意外,更会遇上阵法堂的周文彦,眼下亟需恶补阵法概要详记,到时才能明白对手出招意图。

    阵法堂雄峙焚阳山巅,层层光环阵图在日辉之下熠熠生辉,薄雾迷蒙之中,飞檐覆瓦,雕梁画栋,更显恢宏神圣。

    项空尘临于阵法堂前,不禁肃然起敬,在对比门徒四壁的御剑堂,他也只能摇头苦笑。

    为此次日月大醮,项空尘也来过几次,学习了解阵法的基础概要,可越是深入了解却越是觉得其中奥妙艰深晦涩,深不见底,让人不由得望而生畏。项空尘几次学习也就初识皮毛,但对于阵法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明日即是比试之日,他从红榜得知下一轮对手名叫宇文浩广,听着有几分熟悉,却模模糊糊回忆不起,此刻站在阵法堂前,灵智顿时清醒,这才忆起那人是他初入焚阳宗时在山门结识的师兄,当时自己胡侃一番,他却听得津津有味。

    项空尘记起宇文浩广后惊喜交加,正想去寻他叙叙旧情,但转念一想,明日比试在即,争胜斗武不念情谊,只凭实力,此刻拜访反而唐突不妥,让人直以为他此行别有用心。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此战之后,再来探访宇文师兄。

    穿过前堂,登上楼梯,步入二层楼阁之后,耳畔忽地静了,两层楼板之间恍若隔世,以结界横格,屏蔽了外界声响。对此,项空尘也不见怪,轻声缓步走向了一排排整齐放置的书阁,从中挑选了一本,细细读了起来。

    在翻阅之时,他聚会精神凝于书中字里行间,猛然间感到头晕目眩,在往日来此看书之时,未曾经历这般感觉,虽然盯着密密麻麻的黑墨字体久了,也会头昏脑涨,但绝无今次这难以言说的奇怪感觉。

    当他再次定睛注视泛黄书页时,却见在墨色文字之上浮现出了红色纹理,愈来愈清晰,转眼间形成了一个个苍劲的文字,以楷体书写,方正规整,横平竖直。其中内容多是对于此书中的注解和补充,甚至还有对其错误的纠正。

    究竟是何人在此书中留下了经久不灭的灵气,以灵气化为文字,长留在书中?

    就在项空尘寻思之时,又忽地见书页之上,继红色光文之后,有苍色光文浮现,而后又现出玄青色光文,这两种字体皆以行草书写,苍色字体劲挺奔放,大有一股龙跃天门雄强之感,而玄青色字体却是大气不羁之中藏有一丝深沉隐忍,如虎卧深山,蓄势待发。两种光文字里行间,却也皆是对此书中颇多疑难的探讨。

    三种光亮文字虽以灵气凝聚,但又各不相同,在项空尘看来,旁注引论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寥寥数语却能讲清玄妙道理,惊喜之余,也对其中所书古文之人大为敬佩。然而,饶是收获颇丰,但三种风格各异的灵气灌入他脑海,混乱的灵流激得他脑袋越发昏沉胀痛,额头冷汗直冒。

    没想到翻阅此书竟是如此费劲,痛苦之下,项空尘仍然拼命坚持,一种从心底传出的坚韧与不屈促使着他继续凝神于这些文字。

    “嗡嗡嗡!”只听脑中一片轰鸣,项空尘眼前一黑,终究有些忍受不住,但片刻之后,那阵刺耳鸣响便止住了,而徐徐在他耳边回荡的是几道人声。

    其中一人声音严厉低沉:“阵法之道,小可在盈尺之地催动阴阳五行,大则在乾坤之中,借万物之势,布惊神之阵。其中术法衍化无穷无尽,然也尽皆归于天道之中,可见阵法乃本源之道。”

    此刻却另有一声狂傲声音驳斥而起,项空尘听来隐有几分耳熟:“阵法之道虽源远流长,变幻无穷,但却也需谨慎布阵,依势设法,若是稍有不慎,岂不满盘尽毁,全盘皆输?其中艰深复杂处,却非常人可习得。”

    随后,又是一人温言道:“无论阵法还是符箓,皆是因人而异,谨慎机敏者可布天地大阵,天资平平,性情暴躁者,可习符箓。两位莫要再争辩不休了。”

    脑中忽然响起三人的对话,项空尘也错愕不已,料想便是那三道特殊的灵气一并涌进项空尘身体中,产生了感应,随即各持一点,争辩起来。此刻看来,几人还将项空尘的脑海当做了辩论台,互相抨击辩驳。

    “莫非前面两人生前就是死对头,死了还阴魂不散,争执不休?”项空尘如是想着,但脑中那声音依旧不休不止,嘈杂喧闹,争吵之声不断冲撞着他的心神,使得他禁不住就要大喊一声,以泄心中烦乱。

    “静心宁神,源流止水。”

    突然,一滴冰凉清水触及到项空尘印堂之上,随即透过皮肤,直入血管经络气脉之中,而后环绕他头颅一圈,将先前他心中所生烦躁之感悉数洗涤了干净,那嘈杂之声也渐渐小了,最终消失无声。

    如一滴清泉滴落心间,项空尘只觉得心胸顿时明澈清亮起来,他猛地睁开眼,才见到林川此刻正站在自己身前,而他的手指也正点在自己印堂之上。林川正踏上二楼之时,就听到轻微响动,似呻吟之声,他寻声赶了过来,见项空尘兀自挣扎惑乱,便指点印堂,助他除却烦念。

    “好些了吗?”林川问道。

    项空尘点了点头,忽觉得口干舌燥,又回想起先前那几道各异的声音,心下疑惑:“林川哥,我之前本在仔细看书,可不多时就有光文浮出,随后我耳中嗡嗡作响,只听得几道声音在我脑袋里争吵不止,扰得我心乱如麻。”

    顿了顿,项空尘又道:“该不会书中藏了什么秘密吧?”

    项空尘本是琢磨着其中是否有冤魂作祟,但话到嘴边,还是认为此话不妥,便改口称为“秘密”。他也有一瞬认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但其中那隔空对话却是真真切切,容不得他不信,此时林川将自己解救出来,便想问个清楚。

    林川看向不知何时落在地上的古书,翻开的那一页,仍泛着幽幽光华,他沉默片刻,徐徐道:“那三人对话你也听见了吧。”

    项空尘点点头,林川接着道:“其实在这片书阁之中,仍有不少类似于此书一般的古籍古册,其上不少典籍上有三人辩驳之文,也纳入了他们三人的灵气,所以你翻阅之时,也就会被三人灵气所扰,使得心神久不能平静。在你之前,也有不少弟子曾被这灵气所扰,他们或在一惊之下,旋即将书合上;或头疼难忍,坚持不住便将那书丢向一旁,当书关上和离手之后,这几股灵气便会随之消散,不再侵扰人身了。”

    说到此处,林川看了项空尘一眼,有些无奈又有些赞许,笑道:“你却是咬牙坚持,将书丝丝捏住,不肯松手,这才致使头脑越发昏沉,心绪愈加凌乱烦躁,最后我才点在你印堂之上,稍稍帮你稳住心神。不过这三人灵气并无恶意,他们似乎只是想要试探后辈们的修为和心性。”

    “这三人是人是鬼?为何会在书中出现,还平白无故愤怒争吵起来?”听过林川的话,项空尘心中疑窦丛生,恨不得林川马上将事情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林川叹了口气,继续道:“这三人本俱是焚阳宗的弟子,但如今天涯相隔,其中两人已是不知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