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光短篇故事集
繁体版

青春(12)

    在BJ上学是需要证明的,所谓的这个证明学校称之为借读证,我是从母亲那里听到的这个东西。后来开学交学费,我更确定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借读证顾名思义就是外地户口借读在这里的证明信,这个证明信是需要有关部门开具、盖章和签字的,每一学期都需要更新新的借读证。开学时,老师除了收取学生们假期作业外,另一项重大工作就是收取学杂费和其他费用,BJ户口的学生只交学杂费600元整,餐食费一个月的;外地户口有借读证的同学交学费600元,餐食一个月。其实和BJ户口学生没有不同,只要办理了借读证在初中阶段是可以享受BJ户口学生相同的待遇。最后就是没有BJ户口的外地学生,而且还没有办理借读证,我记得当时三鑫就是外地户口,没有办证明,所以他的费用更高一些,还要再另外交上3000元的借读费,还好他的家里有钱,交这点钱算不上什么。

    我的借读证是母亲办下来的,他先后询问了在BJ的亲戚朋友,咨询他们家里孩子有没有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恰巧离家不远的远房亲戚家,有个正上初中的孩子,比我大一年,今年初三了,是在南苑中学上学。于是母亲为了省下3000元的高额借读费,询问亲戚是如何办下的证明,还特地请了大伯来家吃饭。出门在外,如果没有亲戚之间的互相帮忙,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真的难以长久地生活下去。大伯人很好,跟我父亲喝着酒,聊着闲话,两杯酒下肚,母亲见时机成熟,提起了我的上学问题,大伯对这件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自家孩子的借读证就是自己办下来的,简直是轻车熟路。大伯把办证明的细节娓娓道来,母亲认认真真地听着,就差拿笔记在本子上了。“石榴庄街道办,找他们开个证明就可以解决了,我和他们熟,这几年孩子的证明都在那里开的,一来二去互相都熟了,到时候我跟他们说一声,就说表弟家孩子也在公立学校上学,让他们给你开个。”大伯越说越来劲,那副嘴脸像是在吹nb,不过恩人面前,我也不敢放不尊重。母亲来你连感谢,父亲举起杯中酒敬完大伯一干而净。就在这酒席之上,我的上学借读问题就解决好了,没想到事情可以这么容易。

    初中两年以来,我靠着大伯关系开来的解读证明在公立学校享受着优异的教学条件,在这里的每个老师都很好很负责任。主课的语数外老师都是高级教师,班主任也在我初二开学的时候评上了高级教师,地理历史老师都是刚刚硕士毕业的研究生,学识渊博,刚刚进校不久,就已经升任至教学处副主任,计算机老师脾气不好,动不动火葬场的威胁我们,上他的课我们谁也不敢造次。音乐老师是个全能,除了音乐课,他还带我们社会劳技课,教我们绣毛线,做手工,是个心灵手巧的好老师。

    为什么我会突然说起这些老师,因为在我初二即将结束的暑假,我将要转学离开,这是因为我的户口原因,毕竟将来还是要回家乡参加高考,河北的课程深度比BJ高,如果我回的晚了,落下的功课更多,差距更大,最后高中也考不上了。所以母亲又为了我的上学操碎了心,终于联系到家里的大姨,准备让我去县二中上学。大姨家的大哥是高中老师,联系到了关系可以直接插班进去,但是得从初二再读一年,就是蹲级,为了我学得更好,母亲同意了,约定在暑假结束后,将我送回老家参加入学考试,不管成绩好与坏都可以凭关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