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光短篇故事集
繁体版

童年(5)

    这个学校的风气很差,像极了社会上的样子,归结为几种原因,最关键的还是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私立学校不会像公立学校管的那么多,教学设备,师资情况等原因,也是局限着学校发展的因素。

    先说学校门口,跟一般大院的门口的样子相似,如果不是学生们穿着校服进进出出,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所学校,只是顶上刻着新华学校四个大铜字,区别开了与大院的区别。左右两边各一个小门方便走读的同学进出,墙上竖着两个木牌匾,一个是区教育局证明,一个是学校校名的牌匾,远远看去很简陋,只是模样还算可观,新挂上去的,漆还没有发黄变暗淡。进了校门口是一个大平台右面是一排平房,称之为办公区,有校长室、副校长室、主任室等,头头们集中的地方。

    进门口的左面很显目的位置是一个小卖部,也是学校内唯一一个小卖部,下课放学后,学生们簇拥到这里,买东西的盛况堪比过年的年会。然后是教学区,平房错落有致,有学生上课的教室,有任课教师班主任等工作的教室,后排依次是教职工住宿区、学生宿舍和食堂,各平房间用小花坛装饰。最大的花坛在一进校门口正前方,花坛是一个正方形,没有昂贵的喷泉,最中间是一尊雕像,一位女学生右手怀抱着一本书,左右抬起举着一架飞机,象征的青春、学识和前进,旁边一簇簇月季花拥抱着她,一层又一层,然后是几棵槐树、百合数高植被,他们下面是矮一点的灌木丛矮植被,围绕成两个环抱的圆形。

    小花坛还算丰富,是我们上课下课能看到的最大的绿色景象,娱乐设施在花坛后面,一个篮球场,水泥地的铺设,地上坑坑洼洼,玩篮球的学生也不少,全是高年级的学长们在玩,他们在大课间,中午和晚上放学后组队打着篮球。后面是乒乓球区域,一共三个台子,两个铁座的,一个水泥墙砌的,这里也是人山人海,乒乓球坛的规矩就是排队玩,谁输了要到后面排队,然后下一个人接力,一个一个的依次来玩。谁也不能破了规矩,显得很公平。平常下课我就喜欢打乒乓球,像我们3、4、5低年级的同学,打着打着彼此就熟悉了。

    乒乓球坛的旁边是一个大大的会议室,教职工开大会,校领导接见外来嘉宾都是在这里完成,平常的时候会议室的窗户是拉上帘子的,外面看不见,门也是锁上的,只有大师的时候才会拉开打开,那时边上就不让有人,我们偶尔也会被剥夺打乒乓球的乐趣,但还是少数的。会议室的后排是初中部,他们只有一排平房,初一二三各有一个班,上初中的人少,一般到了初中的年龄,像我们这些外地人,父母的观点就是上学没用,跟着父母做些活,赶早的挣钱才是正确的选项,所以,很多同学都是上完小学就辍学了,也有一部分人升上来,那是家庭条件还算可以的,父母观念不算传统的,我哥哥就在初中部。

    初中部后面有一间武功房,这是学校发展特色,建立开设的武术专业的课程,还招了一些对武术感兴趣的学生,在这里放学后学习武术课。当然学这些也是有好处的,学校美而言之,学了武术课程的同学,可以在小学毕业后推荐到华龙国际武术学校继续攻读。许多家长被吸引着让孩子报了武术课,长大了才知道这是两个学校的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