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醉不知
繁体版

Chapter 6 一些成长

    上次夏苒采访的稿子到了最后成稿的阶段,而且责编的要求比较多,所以整个周末夏苒都没有休息好。

    她在周六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篇,然后十分钟后就被打回来了,说是口语和诙谐的用词、用句太多,而且逻辑怪怪的,和她预期的不一样。

    夏苒看到这番话的时候是很不服气的,诙谐与幽默是夏苒的写作风格。她是时常看不起那些故作严肃的文章的,又并非是专业的学术论文,却带着做作的一本正经,实在是让人觉得它带了些令人讨厌的优越感。

    但是夏苒也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新人,不如自己的责编那样有了资历,便也不能多说什么。她把一些口语化的词去掉、或者替换掉了,然而看着那些她实在是喜欢得紧的、带着调侃的句子,实在是摁不下去删除键。

    于是她也没有删,没有改,只是把段落间的顺序大概调整了一下就又把稿子交上去了。

    其实段落本来夏苒也是不想改、不想让步的,因为本来的逻辑并不是说有漏洞或者是不通,只是不是她的责编想要的逻辑罢了。

    然后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版的稿子又被打回来了。夏苒于是和她的责编产生了一些摩擦。

    夏苒认为这只是一篇艺术科普的消遣文章,不应该那样循规蹈矩。但是责编认为这是报社学术部的文章,应该要按照惯例来——正经、严肃。

    虽然夏苒指出这些话语并不会影响到文章内专业方面知识的准确输出,但是她的责编在这件事上显然不肯让步。

    经过周末这样摧残人的折磨,夏苒周一早上去上课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差劲。秦骏白最先看到她,一看到她就吓了一大跳:“我的天哪!小姑娘你前几天都干嘛去了,黑眼圈这么重!”

    他的惊呼使姚羿抬起头,姚羿也夸张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的妈呀!你不会是晒黑了一圈吧!”

    夏苒都和他们混熟了,于是她佯装嫌弃地看了他们一眼:“去你的!”

    她把凳子翻下来坐下,一副灵魂被掏空的样子,她发了会儿呆、缓了缓神后,有气无力地把周末和责编之间的事情说了一遍。

    秦骏白听到一半就开始同情夏苒了。他自己学了理工科,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于是他想象了一下,如果是自己写的脚本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火气一定是要比火山爆发大的。

    等夏苒把整件事情说完,秦骏白就已经很有代入感了:“太过分了!写文章难道不是自己的事情吗?自己习惯什么风格就用什么风格呀!逻辑只要能讲得通不就好了!你责编她怎么不每一期都在报社发表论文啊!”

    “你大早上的激动什么?”于风洋总是几个人中来得最晚的一个。

    “哦,夏苒碰到了一个傻逼!”秦骏白先说了这么一句概括的话,然后巴拉巴拉地又把事情叙述了一遍,绘声绘色。

    于风洋听完,了然地点了点头:“怪不得你看起来脸色发白,眼瞎发青,嘴唇惨淡……就差印堂发黑了。”

    姚羿听得忍不住笑出来:“哈哈哈你描述得比我还惨绝人寰。”

    夏苒则无语地开口:“那,大夫,您看我还有救嘛?”

    插科打诨一番,气氛也就没那么压抑了,几个人也都冷静了下来。姚羿说:

    “要不你把你写的这篇文章发到群里,有空的时候我们三个帮你看看?”

    “好呀!”夏苒立刻答应下来,打开电脑就把文档发在了群里。

    秦骏白实在是缺少一些在文学上的神经,这导致他看到标题就开始惊呼:“好优秀的标题,不像我,标题永远都是论什么什么,或者浅谈什么什么。”

    于风洋见怪不怪地跟夏苒说:“别惊讶,他唯一看过的世界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只看了前三章就没能看下去。”

    秦骏白翻了于风洋一个白眼:“我作为一个连《项脊轩志》里的思念亡妻之情在整个高中时期都没能理解的人,能感受到标题的优秀已经是很厉害了!!!”

    于风洋点点头:“这倒是实话。”

    这下轮到夏苒傻眼了:“您可还真是难得啊……”

    两节课后姚羿仍旧是手忙脚乱地去奔赴他的下一节课,而剩下的三个人早就习惯了在教室里一直呆到午饭的时间然后一起去干饭。

    于风洋和秦骏白非常自然地打开了刚刚课前夏苒发给他们的文件。而夏苒则是一头栽在了课桌上:“两位大神,半个小时后叫我起来改文章。”

    两个人应了一声后就开始看文章了。

    秦骏白看了两行引言,打开了手机,他对于风洋说:

    “我搜一下莫奈是谁,我好像只听说过莫言。”

    “你可真棒。”于风洋毫无诚意地夸奖他。

    整篇文章两三千字,看起来倒还算快,对于秦骏白的水平来说,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而且夏苒写得比较通俗,像他这种不知道莫奈、不懂绘画的人也能看懂,而且毫不费力。

    他看完后就习惯性地瘫在了凳子上:“我看完了,我觉得很好啊,我都看懂了,哪里有问题。”

    于风洋也看完了,顺便看了看这个报社往期推送上的文章,叹了口气:“我也没觉得有问题。硬要说的话,估计就是所谓的不够专业、不够学术吧。”

    “这又不是学术期刊,又不是学术论文,要那么学术干嘛?”秦骏白表示难以置信。

    于风洋没什么笑意地勾了勾嘴角,说:“夏苒在那个报社的什么部门来着?”

    “好像是学术部吧。不过就算是在学术部,也没必要搞成那样,搞成那样谁看啊。”秦骏白直接一脸嫌弃。

    于风洋想了想说:“大概是,夏苒这样子的文章,没带着那些打着学术名号的高贵吧。”

    秦骏白撇撇嘴:“怎么搞得好像高人一等一样,哪来的优越感……”

    于风洋活动了下脖子,说道:“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呀,他们估计不知道,搞学术是只有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搞,其他后来者、初学者,顶多算是在搞学习。”

    “他们也不怕自己出来的文章没人看啊。”

    “这有什么好怕的。他们会说,他们不看,是他们没眼光,没追求不懂学术。不过有一说一,你会在马桶上看八卦、看小说啥的,你会看并不前沿的学术研究吗?”

    “那我一定是有病。”

    于风洋又把双手放回了键盘上:“既然知道了她责编要什么样的文章,我们就把她的文章套进那个模板里就好了。”

    “笑死我了,就算是不同的话题,不同的结构,还是一样的味道,”秦骏白摇了摇头,“跟我有时候写脚本一样。”

    两个人看着旁边睡得踏实得夏苒,眼睛里都带上了点沉重。

    等到他们把夏苒叫醒,他们已经把文章改得差不多了。夏苒一脸震惊:“你们!你们这就给我批注完了?!”

    秦骏白笑得和煦:“对啊对啊!来自两个大三学长的指导哦!”

    于风洋也笑了笑头朝着电脑扬了扬:“来看看我们俩的水平,一个医科生,一个理工科。”

    夏苒一边看文,一边说:“你们俩眼光肯定没问题!”

    然而,等到夏苒真的把文章看完了,她却说:“这样子修改的话,好像就不是我想要写的东西了,要少了我的文章的灵魂了。”

    于风洋点点头:“没错,把你最习惯、最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都改了。所有的玩笑和调侃都换成了学术语句。”

    秦骏白挑挑眉:“这下我跟你说绝对专业。”

    可是夏苒却泄了一口气:“可是这玩意儿一看就不会是我的文章……”

    “夏苒,你的文章,我们俩都看了,其实我们觉得是没问题的。”于风洋表情严肃了起来。

    “对,而且从我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我都会看得懂、也愿意看,应该是篇合格的文章。”秦骏白表情也沉了下来。

    “可是,这不是你们责编需要的文章,不是她眼里的学术部需要的文章。”于风洋想了想,还是把话说出来了。

    秦骏白叹了口气。于风洋接着说道:“你知道吗?在学校的报社里,甚至一部分讨论稿、期末论文、期末试卷的主观题里,没有人想要看你的风格,写得多快乐,换个人看会有多满意。他们只想看,自己想看到的、符合自己想法的东西。”

    秦骏白想了想,又补充道:“在你没有成为作家或者学术大牛的时候,这个大概率会一直存在。”

    夏苒听着,叹了好几口气,她在周末的时候就有点这个感觉,但是就是一直抱有希望,觉得自己能抗争些什么。

    现在听到他们这么说,她倒也不抱有任何希望了。她垂下眼帘,说道:

    “可是这其实对于学术发展也不太好。”

    秦骏白看到夏苒其实没有那么难接受这件事,于是松了口气,语气也松快了些:“是啊。不过你想,本科期间的学术本来就像个闹剧一样。我们学校在全国前五,每年本科生毕业论文都耗掉大家大把精力,导师要求选题不要太大、不要太难、不要太偏,但是能拿得出来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寥寥无几,有时甚至是没有。”

    于风洋语气也没那么沉重了:“对啊,不过我想,到了更高的层面上,或许就能百花齐放些。至少我们医科是这样的。”

    “真希望我有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时候。”夏苒说。

    “你知道的,梦想不是痴心妄想。”秦骏白伸出一根手指摇了一摇表示否认。

    “确实,再怎么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不同高度,也会有不同限制。”于风洋点点头,眼睛看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