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人生
繁体版

第二章 大学生活 第八节

    大学生活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休闲的,快乐的,自由的。但对有些人来说是繁忙的,痛苦并快乐的,我应该属于后者,大学的生活是繁忙的我总是在教学楼和家属楼之间奔波,大学的生活也考验自己学习能力的终极考场,她时绝大部分人步入社会最后的学习时光,也是最后的休闲是时光,可这时的我就像一个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知水分,这水分就是知识,经过人类几千年进化得来的经验。初步掌握度厄经凡人境的我虽然只修到了慧眼境界,可我的学习理解能力已经比一般的大学生强了很多,不单单简单的智商上的升级,我觉得我的脑部开发使用率已经达到25%左右,比普通人大了15%左右,这就导致我学习能力特别快,举个例子:一般500页左右的书我一般用半小时左右就看完了,还能掌握这本书的要点和全部内容,所以我看书就像翻页一片片的,弄得自己很尴尬,旁边的看书的惊讶的看着我,弄得我很无奈,太聪明也没有办法不是??咳咳!

    刚开始的学习修仙是枯燥乏味而痛苦的,就像我当初学习知识一样的感觉,可是乏味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什么是乏味?不耐烦,没兴趣?做这件事情感觉很煎熬?我们修仙者要从煎熬之中找到快乐的因素。这可能就是痛苦并快乐的由来。引用某大明星的台词: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看别看不穿....。自己做事情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想法?我又不是在为别人做事有没有损坏到别人的利益。

    我用大约3个月的时间把大学要学习的知识浏览了一遍,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只是我这个专业的本身还是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经验相结合才行。需要时间慢慢积累,说到动手实践主要就是人体解刨学,同学们从刚开始的呕吐到恶心到最后的淡定。我们从刚开始的菜鸟到后来的老手慢慢的脱变着。我从我们老师杨杰的眼中看到了欣慰。就像连续剧一样我们的老师队伍中也有几个不像老师的存在,一个教法学理论的老师,董老师-他是一个肚皮永远走到前面的家伙,肥腻的脸上总是带着感觉快把眼镜腿撑得变形的雷朋眼镜,还有上次操场开会那诡异的风刮起来他那飘逸的快乐地中海假发。而教我们法医临床学的是一个大约20左右多岁天才美貌的美女老师,她是一个根据国外来说智商高达169的天才!她有一个听着就听美丽的名字:赵雅欣。据说是我们的学姐因为学习优秀后来破格提拔的老师,还有自己的独特实验室,她教的课程很多包括物证,人类学,精神病学等一些理论教学,她的课总是爆满,不管是不是法医专业的都去上,为啥不是本专业的去上?可以说是荷尔蒙的力量吧,年龄相仿,同频,美丽漂亮的大学老师,联想有点多。让我想起来印度电影说的一句话:想听那节课就去上就好了,只要校服一样就行了,这主要还是我们川大比较包容缘故,你只要把自己所学专业学分修完就可,其余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只要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钱钱就可以听,个人感觉只要不是太天才的人,能学好自己的专业就已经很难了,还去学别的专业?这样根本时间不够!在这里老师们的工资主要是根据底薪和提成来决定的,底薪就是老师教的每个专业的学生的课时,而提成主要是本专业的学生其外人员的数量来决定的,学生越多老师的提成就越多,挣的钱越多。这样老师们就会把晦涩课程讲的生动易懂。更加考察老师们对课程所投入的精力。老师教的好了,学校还会把老师教的课程传到网络上,变成一个个小视频,增加网络的流量从而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并而老师们的工资待遇就高了并吸收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来到川大,形成教育资源的良性循环。老师有钱学校有知名度双赢!

    说道双赢!我看了看我的钱包---空了。由于最近蹭课,我发现家里给的钱见底了。我感觉太天才也不太好,资源(资源是什么?钱)消费的太快了。我看了看今生几百元的钱包,我觉得该想想怎么赚钱了,我觉定去考古系碰碰运气,我主修是法医和考古,考古系还是有些人脉的,主要是听新闻说我们蜀川这又发现几个大墓,不知道去考古系能不能去参加这个项目,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吗,我们这还有一定的仪器什么的,本来考古系是一个冷门的专业当然学生也就少的可怜,我去弄点钱感觉还是不难,还能支援支援我这快要见底的钱包。考古系的教学楼别具一格,好像一本巨大的书翻开的样子,占地大约有4个足球场大小,别看考古系地方很大可人却很少,只有区区的42人还得算上我。女同学偏多,男同学才6名,可是在女多男少的考古系里校花级别前十的排名,考古系就有3个之多,剩下7名校花级别美女分别在大学不同专业。所以每当下课和放学的时候总是看到有一些人在考古系旁边徘徊,希望能和美女们来一些刻意的尴尬的缘分碰面,而我看着那些徘徊在考古系门前徘徊俊男们我在他们诧异和羡慕的目光中踏着稳健的脚步直接走入考古系的门内,哪位同学说了:那些看美女一卿芳泽的男男们怎么不直接进去?想进考古系??考古所谓考古就是我们的研究和学习对象都是一些古代和远古的文物,而这些文物都非常值钱,阿猫阿狗进去在弄点东西出去,我们考古系还研究啥?研究空气吗?而我胸前这挂着考古系学生的IC卡,里面带芯片的高科技的东西,大门旁边都是有校领导在退役军人招的精英人物,门口还有电脑但凡经过的同学都要经过身份的认证,出门还有S光机怕你夹带什么私货,我通过安检,换上我们考古系专业专门的防静电鞋走入那略显狭窄和冷清的走廊,这时候有些人就会问为什么弄得这么紧张?还门禁卡,门卫什么的?那是因为这里面保存的都是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其中二级文物占比30%,一级文物占比10%,特级文物占比3%,不要看我们这特级文物的占比仅为3%,那也得看看我们这的文物数量上千件的藏品,如果达到3%那也得30-40件藏品了,而且那些文物都是不可修复的,不可复制的珍品,真正的价值连城。我们这考古系是底下5层的结构,听学长们说这考古系的教学楼当初光建造就花了5年时间,鬼才知道地下的防盗有么的高端,我走过一间间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大门看着那一个个的电子门锁,我们的每个科室都用不同的IC卡,我的IC卡估计是最低端的学习卡,主要就是实习用的,这是我们川大的特色,我们川大是整个华国南方文物的储存地点,她们可都是真的真正的价值连城古代文物。我刷卡走入实习的大门这里已经来了很多人了,都准备着今天的学习任务,我们的实习大厅很大中间是一个椭圆环形桌子,上面放在我们要学习的古时代三级文物(存世较多年代在1000年以内的),有鼎,钱币,武器,生活用品等文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鉴别文物的历史,通过他们的花纹,雕刻,和文物的作用。我们的考古系老师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60多岁老教授,据传这个老教授很了不起,本身家里条件就很好还精通古代文物文字历史和渊源。在华国文物鉴赏方面很有经验,特别是古代青铜器和字画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使我们川大特约请来的院士。每个月就讲这么2两节课,虽然是每个月就两节课但是知识量很大。我特别喜欢听他的课,他老人家讲课一般都是喜欢从一些典故说起并引入某件文物的历史价值和作用。他就像一个行走的文物宝典开启我们学习考古的兴趣。考古系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研究和清理整理起来很费时费力,就像刚刚要出土的文物不能用铁具挖掘,常年埋在地下的文物有的都已经碳化了很脆,一碰有可能就变成渣了,所以我们考古系的学生都是非常有耐心的,一步步慢慢的挖掘,一步步慢慢的清理,老教授花了3小时讲了我们面前文物的一些历史典故的花纹文字的意思,还夹杂着一些古物鉴定一些小窍门,大大的勾起了我们学习考古学的兴趣,特别是这位教授的循循善诱教学方式来教导我们学习这个枯燥的考古专业。课后老教授又和我们说最近咱们蜀川地区发现了几个古代墓穴,还没有发现是哪个年代的,希望我们去帮忙,最主要的是每天还给我们一些补助,要是发现一级文物(有历史研究价值存量很少,一般都是孤品)还给我们奖励。毕竟我们考古系专业的学生比一般人专业很多,不仅能快速的发现文物,还能用一些专业方式方法保护文物。因为常年埋在土里或水里的文物突然裸露在包含氧气的空气中会快速的氧化变质并损坏珍贵的文物。那还用想吗我就是冲这个消息来的我当然要报名了。我的资源来了,我的钱包看来短时间是不能空了。都说生活不易我觉得生活不易对于我来说过于简单了,对于修行来说生活不易只是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