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青天一羽毛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回三国卖后悔药

    时间:公元220年

    地点:三国荆州

    在大街上,人群来往,多数是平头百姓,张罗各种买卖,其中有位道士打扮,别人都是张罗神机妙算,他却大张旗鼓,卖后悔药。

    天下真的有卖后悔药的?也太神奇了吧,引得很多人过来观看。

    此时军师府内,整天忙于准备各种阵法,研发各种武器,分段汇报各种军情…!今天稍有闲暇,军师与护卫伴成平民到街头上走动走动。

    来到街上,不多远,就看到有一江湖卖后悔药的。

    这种骗子不看不来气,大多数是团伙作案,有人装大师,有人做托,哄骗的都是无知之辈。这样的事,怎能逃脱诸葛军师的法眼?不过,看破不说破,正好有意思会一下这位大师,应该不会是曹操或是孙权的奸细。

    军师要接破卖后悔药的,护卫惊醒,马上通知暗哨,做好准备,万一骗子团伙接破脸皮后有所行动,立即拿下,千万不能让军师大人有任何闪失。

    军师捻指一算,小吉,看来对方可能是个高人啊。且定住观察:

    有一女仆,拆开大师给的药丸,里面有一个字条:汝有委屈,准备自杀,不妨当杀鸡吃后上路不迟!女仆半信半疑,但有一根救命稻草,付过银子,就往家回。

    有一造金首饰的伙计,过来求一后悔药,开丸后字条:风箱下面!

    又有一捉奸妻子与大伯,心里不愉快,拆开后悔药:回花园斜上看!

    军师是一个眼神,手下明白,马上派人跟踪到这些人,准备再回来禀报。

    军师打量这位江湖人,让手下付出二两银子,也拿到一丸后悔药,拆开后一字条: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军师心头一惊,这不是普通江湖人士,两人相见,一番客气,邀请到府上。后悔药大师也不谦让,答应罢市后亲自上门拜访,并没有巴结推却之意。

    这位术士,可清楚,对面站的可是历史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是怎么朴素的打扮,也掩饰不住那种羽扇纶巾的气质。这位军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军师。

    回到军师府,诸葛亮打开纸条,仔细琢磨着,后悔药字条的深意。他知道我的志向,也能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天下大势,更觉得我会放弃吞吴的机会。从他面相来看,无论怎么打扮都不过二十来岁的年龄,有此等造化,出自哪位道友高人?

    诸葛亮在寻思之间,有探子回报。

    一个探子回报说,女仆人因为主子凤钗上有一个宝珠丢了,认为是她手脚不干净,她准备寻死,以证清白。不想,她听信了算命的买了后悔药,杀鸡准备吃了再上路,不想宝珠就在公鸡肚子里面。

    第二个探子回报,那打金店的小师傅,有一锭金子,是师傅随手放在风箱上面的一个小抽屉里,还担心人看见,用纸包着,记不得了,然后就埋怨是徒弟贪墨。师傅找到后,觉得徒弟诚实,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徒弟,徒弟也是爱慕已久,准备办喜酒呢。

    第三个探子回报,那小叔心里憋屈,觉得自己兄长与自己的妻子动手脚不干净,被自己亲自给逮着。兄长在朝廷当差,好不容易回来,院子也是兄长给的,媳妇也是兄长给介绍娶回来的,敢怒不敢言,憋屈。按照字条抬头西望,房梁上有个马蜂窝,那日必是在争打蜂子,间接问了一下,果然是,感觉自己心眼太小了。兄长与妻子都是自己家人,更是规矩的人,怎么可能干出啥出格的事呢!

    人生就怕误会,遗恨终生。决策者呢,怕的是失误,也会遗憾终生。

    其他的后悔药救治事件,也都禀报回来,比如丢马的,问前途的,问发财的,也都有一一对应指点。

    诸葛先生,轻轻地点了点头,这样的能人估计只有他岳父当年有这个本事,自己的奇门遁甲只是学得要义,自己要多借助机关才能全部获得信息,有时不免有一二疏漏。自己明白,人不可能穷尽天意,即便算法精准,卦意明晰,只能从大意知晓,否则到末枝细节,有时候花的时间就得不偿失啦。

    正在此时,门卫报告,算命先生带到,主管招呼进来,正堂见。

    诸葛军师对算命先生行大夫正礼,尊上师,算命先生回礼。诸葛军邀请门下文人武将,只说是今天有位故友,酒菜招待之后,众人散去,诸葛军师邀请至书房。

    诸葛亮问,先生师从何们,前来荆州何干?这位年轻的道士,道明他本是宋朝的修者,本要游历天下,不想念动法术就来到了三国时代。

    诸葛亮行礼,原来是同门上仙。

    诸葛亮寻思既然是遇到了神仙,那还不得好好请教。方把话题回到了那首诗上,上仙的意思是,我的三分天下的设想一定会成功是吗?年轻道士不置可否,因为这会泄露天机。但是他可以侧面给予肯定,说了一句:有志者事竟成。

    诸葛亮很高兴,急忙感谢仙师。又对八阵图做了一些问话,仙师难道对岳父大人传的“八阵图”也完全清楚?年轻道士说,先生使用八阵图,借助仙家之阵,在民间建功立业,可以理解。望军师能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关键时刻还要网开一面,苟能治侵略,何在多杀伤!诸葛亮恭敬行礼答道,感谢上仙点拨,弟子必谨记于心。

    诸葛亮对诗中还有一事不明,联吴抗魏,这是弱弱联合,共对强者生存之道啊。难道这将是自己后世遗恨?有何不妥吗?请上仙指点?

    年轻道士说,天下大势,唯有才有德者居之,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玄德公得地利。此三人是本是天上三兄弟,人间在世必是三分。两弱联合,共同对抗强者,是生存之道,而非最终胜出之道。胜出之道……!这时候又年轻道士又想起仙家训导,不能泄露天机。

    这位年轻道士就是羽毛仙君在人间的化身,对于诸葛亮三分天下,接下来半句联吴抗魏的疑问,不敢深点。因为,这已经是天命所归,点到这个地方了,如果诸葛亮有经天纬地的大智慧,一点就明!要不要留遗憾,他必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句话,羽毛仙君来到三国,就是不想诸葛亮这位同门历史大智慧的人别有大遗憾!

    这几天,诸葛军师放掉了很多事情,专门伺候羽毛仙君,也就是那位年轻道士。每到关键地方,羽毛仙君要么赋诗一首,藏有深意,要么在古情上弹出弦外之音。

    诸葛亮认真地思考与心记着,例如,诸葛亮明白未来之时,自己必将拦刘备不住,量成兵败大祸;例如,他将误用一人,挥泪斩将;例如,他将选错大路出兵,而不是出奇兵延误战机,而多年后敌国以奇兵赢阵!

    诸葛亮听着听着,细思极恐,世间竟然能有高出自己百倍之人。如果这样的人,能留下来为自己帐前所用,天下一统的大愿望,将会缩短数年啊。

    羽毛仙君感叹道,凡人就是凡人啊,像诸葛军师这样世间大才,也不得不被功名所累啊。每个生命都会受制于自己的所见所思,受周边环境影响。羽毛仙君说,军师身边不缺贤能智慧之人,本道就一闲云野鹤之人,能有缘相见,已足矣。不过,自己本还要在荆州呆上一阵子,待想走的时候,自是要走的。

    诸葛亮非常高兴能给羽毛先君留上一阵子,在他身边学习一些仙法修炼。在这段时间,诸葛亮对寿仙宫的仙法略有新的认知,对生命存续时间,也就是寿命有了新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寿元将尽,而他又为这个世界做了大功德,那么他是可以向天借命的。

    借的是谁的命?自己的命,自己前世今生的命。诸葛亮是大军师,三天要召开一次军师大会,例如要与关羽等大将商议防备大事。此事刘备已经率军进入西川,荆州倒很安等。但有小段时间,诸葛军师专门派人通知关羽,暂停军事例行会议,一切安定。

    关羽也就放下心来,时而出去看看城防,时而出去打猎,时而在军中找些忠勇之士,一切到校场比武论。

    有一天,关羽见到诸葛亮,见到诸葛亮身边有这么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道士,想必是军师的朋友。忙去拱手打了个招呼,年轻道士自称洪天宝,向关将军致敬。

    要知,洪天宝见到关羽会发生什么事情,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