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繁体版

第九百八十六章 桥梁的设计规划

    “参数大概是这个数值,见到后勤部装备处的部门领导,可以稍微透漏一些~!”

    大概回忆了一下,楼上实验记录,李峰在信笺上留下了保守一点的数据,取了一个大概的平均值。

    考虑到锅炉的不稳定性,不可能此次都能达到最佳的实验参数,理想总归是理想,牛皮还是不能吹的太大,他对冉奇林有信心,在为红星轧钢厂赌一个未来。

    “该型特种合金钢,在921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与结合,抗腐蚀强度大大提高,屈服度目前能达到921型合金钢的八到九成,我们正结合实际加工工艺以及焊接工艺,攻克降低规模生产的难度,提高焊缝质量等综合问题~!”

    “该类型特种钢材,暂定命名为921A型合金钢,亟需相关类型的专业人员入厂,进行研究考证,为后续生产,打下基础~!”

    钢笔最后在信笺上留下黑色的墨痕,李峰的大名随之签在了上面。

    看着李峰写完,江德福挠了挠下巴,上面的数值,李峰如果说是二把刀,那他就完全是门外汉,虽然最近在恶补这部分书籍,但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我先跟他们联系一下~!”

    拿到了这张信笺,江德福的手有些微微颤抖,既然他看不懂,但海军装备部门肯定有看得懂的,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机,就给上级领导打去了电话。

    “嗯,有意思~!”

    李峰的目光,在电话上停留了片刻,就看向了书桌旁一本本书籍。

    没想到外表憨厚老实的江德福,竟然已经开始偷偷补课了,都是关于机械加工之类的书籍,打开后,能看到他做的相关的笔记,一看就是认真读了。

    不消一会儿,把这边的情况汇报完毕,江德福挂断电话后,就取下了墙上挂着的军官制服,看样子,想立马换上。

    李峰摆了摆手,敲了敲放在桌上的信笺,提醒了一下,毕竟,这还是在厂里。

    “不急,出去以后再换,厂里人多眼杂,东西保管好,千万别丢了~!”

    江德福点了点头后,把衣服裤子卷了卷,信笺贴身存放好,和李峰一同离开了这所戒备森严的研究室。

    中午,简单的吃过午饭之后,李峰在办公室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醒来后,看了看刚被王秘书送到桌上的文件夹。

    关于安家庄桥梁设计的预算报表,已经被催促着紧赶慢赶做了出来,虽然不是专业桥梁施工单位,但做的也不是跨度数百米的大桥,几十米钢架桥勉强也能凑合着用了。

    技术部门提供了两种方案,一个是选在亮马河最为狭窄的地段,另一个则是安家庄最为接近主路的地方,区别上就是桥梁跨度的不同。

    两个地方都进行过精确的测量,前者的设计跨度在32.8米,后者的设计跨度在47.6米,宽度前者为6米,后者为8米,桥面预计载荷在20吨左右。

    相关设计人员很细心,把正面图,侧面图,俯瞰图,全部做了出来,夹在了文件夹中,能够让李峰这个门外汉也能大体看懂桥梁建设好后的样子。

    两者都采用钢桁架结构,在设计模样以及载重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预计钢材使用量相差了快将近一倍有余。

    前者预计消耗钢材一百四十五吨,后者预计消耗两百八十吨,两者对于轧钢厂来说,成本约等于零,国营企业,用的是自家厂里产的,工人也是自家工人,也就是桩基的混凝土,需要从兄弟单位“协调”。

    轧钢厂别的不多,就是施工材料多,一百四十吨的使用量,轧钢厂可以承受,但跨度上升到了47米后的话,将近三百吨的使用量,就有些超出了计划额度。

    红星轧钢厂年产量大约在十二万吨左右,月产量平均一万吨左右,三百吨别看只占据百分之三,在处处都需要钢铁的这个年代,李峰也不敢大手一挥,把这三百吨用在这里。

    就是挪到这里的一百多吨,李峰都得挤牙膏一般,蚂蚁搬家似的慢慢来,这才能稍微轻松一点,轧钢厂家属区后面还有个大头等着自己呢!

    对于轧钢厂来说,不用掏这笔钱,但对国家来说,相关财政,还是等于用了这笔钱,能省一点是一点,多走两步路,但钢铁省下来了。

    下午。

    李峰抽空到了三车间,也就是焊工车间。

    站在门口,能看到车间内,熊熊的火焰在金属上滑动,空气里,弥漫着金属熔化后产生的气味,夹杂的,还有焊丝的味道。

    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焊枪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熔化的金属滴落在地面发出呲呲的声响,各种各样的成品半成品的金属构件,在置物架上整齐排列。

    轧钢厂,每个车间都很热,要说最热的,还得是这里,特别是到了夏季,车间里面的温度跟外面是完全不同的,走到车间门口,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热浪扑面而来。

    考虑到工作时的劳动保护,工人们还得穿上厚重的防护围裙,以及帆布手套,整个就是一边干活,一边汗如雨下,十分辛苦。

    为了预防中暑,干一会儿,就得歇一会儿,凉白开不间断的供应,食堂冷库里的冰棍,冻的差不多够结实了,就得送过来,完全来者不拒,来多少就能消耗掉多少。

    这就是60年代的轧钢厂,没有空调,缺乏电风扇,一切,就是凭借着人的顽强意志,把定下来的指标任务,给完成。

    这也是他不喜欢太多人坐办公室原因。

    “李副厂长~!”

    “李副厂长~!”

    看到李峰的到来,工人们摘下了头上的黑色面罩,有的则是取下了焊工专用的深色墨镜,热情的和李峰打着招呼。

    “辛苦了~!”

    “大家辛苦了~!”

    每一个来握手的,李峰都来之不拒,哪怕胳膊上都是汗水,焊渣的,也丝毫不嫌弃。

    “郑主任,可以让采购科,多弄一些吊扇在一些工位上安装一下,这钱,该出也得出,改善一下工作环境~!”

    进来没多长时间,李峰的衬衫已经粘到了皮肤上,进来这一会儿就跟蒸桑房蒸桑拿一样。

    本来是要找工人谈论桥梁施工的,李峰先把这个放在了一旁,先把工作环境,尽量帮他们改善一下。

    “去年上报过,但厂里用电量已经超负荷运转,夏季变压器也得考虑!”

    郑主任像是已经习惯了,对着李峰苦笑了一下,夏季高温问题,那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没有解决,而是牵一发动全身,万一停电,则更是影响产量,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负荷不够,那就增加变压器数量,几台电风扇,能费多少电,供电部门,我来想办法沟通~!”

    走进了车间办公室,看到了一台颇有年代感的老式的电风扇,有气无力的转着圈,吹的还是热风,让李峰的心情都有些浮躁。

    “去,把七级以上的焊工同志都给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