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造了历史
繁体版

第八章 渡劫

    “抱朴子有云:“符出於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於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於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又信心不笃,施用之亦不行。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修行之理异同于此。

    在做各位都是有大机缘的,自然不能理解,满头苦修的艰难,如果不是有先例在前,很难有人会坚持到最后。

    再加上修行因人而异,相同的功法被不同体质的人修行,进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碌碌无为。

    自从修行被证实,超凡之路显现,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研究,接住大量高科技仪器,对于修行的本身算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再结合遗迹中的遗留和民间的流传。把修行从方法上分成三类,一曰:锻体,一曰:养气,一曰:御神。三者交织结合形成无数的流派来……”

    了尘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具体的修炼内容没有讲的太多,都是点到为止,但是系统的把修行分门别类说的一清二楚。

    总的来说,修行其实就是修三个地方,肉体,精神和气。表现形式上依据夏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派别,又分为道门,佛门和旁门,三门三个流派,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目前归纳总结的修行阶段有,入门;通常来说产生气感或者易筋洗髓,一旦入门,身体就会发生蜕变,开始超凡。养气或者称之为练体;在入门之后,通过不断的锻炼把肉体和内气功行圆满,而神自生。神生之后,通过协调,让肉体,内气和精神三者统一,称之为筑基。

    在之上的境界,了尘就没有细表。

    “或许不是不说,而是还没有划分吧。”

    对于了尘和尚的修为,王禹一眼就看的透彻,以此标准划分,了尘也就是处于筑基的阶段。

    王禹不禁有些失望,老和尚看似说了很多,但是对于超自然之力没有一丝触及。

    应该还是有所保留了,对于如何运用超自然之力,超自然之力又是什么?仍然没有一个系统概念,而这些,正是王禹迫切想要了解的。

    不过王禹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倒不至于失落,这次醒来之后,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王禹发现身体虽然还是自己的身体,但是又重回巅峰时刻,甚至比巅峰时刻还要好,这一次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充足。

    “那么大师,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超自然之力呢?”王禹仍然不死心的追问道,问的同时,用手指着仍然在树梢之上燃烧的明火。

    “施主的手段甚是高明,我不如也。”

    了尘自进场以来虽然没有停过,但仍然分了很大一部分精神与这些火焰之上。见王禹有不满的之色,开口解释道。

    “关于超自然之力,并非老衲不想多讲,而是对于这一部分的认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如果施主想听此部分,那么老衲就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吧。

    人生天地之间,本属自然万物,强化己身,自可感染他物,正所谓,风吹而树动,水落而石出,此自然之理也。”

    了尘话中的意思就是,人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自身强大了,自然可以影响到其他自然之物。

    王禹仔细品鉴这了尘的话语,暗中思索着其中的道理,猛然间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王禹之所以可以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并不是说其天资多高,主要靠的还是其穿越千年,可以用超越世界层次的目光去看待世界,有结合上古之时流传下来的一些传承,让其勘破部分世界的密匙,是走了捷径的,并非正常的修行之路。

    千年之后再次醒来,身体莫名其妙的强大,让其仍然有千年前那般敏锐的意识,但是却仍在世界层次之内,与千年之前孑然不同,没有了尘的这几句话,不知王禹需要花费多久才能悟到。

    了尘和尚一个普通的修行者,一步一步走来,虽然对修行的本质了解不全面,但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是的感悟,正是王禹所缺的。

    “哈,哈,哈,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原来如此,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前的我,太好高骛远了。”

    心神激荡之间,王禹不再遮掩自己的气势,毫无保留的铺展开来,一时间方圆百米之内,狂风大作,尘土飞扬。

    众人直觉,骇人的压迫感潮水般涌过来,众人纷纷各使神通,退出百米看完,才好受一点。

    王禹点燃的明火依然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了尘身上一轮佛光,此时众人都聚集在了尘四周,经过此事双方见的隔阂明显减少了不少,都惊骇的看着场中的王禹。

    王禹气势全开之后,周围的环境被其渲染,王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飞沙走石,一会烈焰滔天,一个个极端的自然景象被王禹造就出来,从场外看,宛若人间炼狱。

    过了有盏茶功夫,突然间,场中一切归于平静,待的尘埃落定,再看王禹正自盘腿入定。

    众人中不解其意,突然了尘若有所感,疑惑的看着四周,仿佛空荡荡的空气之中有什么东西在流动一般。

    如此过了一会,众人突然有一种被抽空感袭来,了尘和尚的佛光也开始飘忽不定起来,骇的众人,连忙退后,只到千米开外,好受一点。

    再回头看时,之见原先所在山谷之中,电闪雷鸣,道道闪电凭空生成,向着一处劈去,“轰隆隆”雷霆之音不绝于耳,如同大道之音,震的遍体酥麻。

    “这位该不是渡劫了吧!”胖子郑化战战兢兢的说道。

    “有很大可能,小说上都是这样描述的。”

    “好羡慕呀!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如此地步。”

    一边的四个大学生模样的比较活跃,看着眼前的盛景,羡慕之情流之于表。

    王建国,神秘女子,小美,厉明黄山的那对父子虽然没有言语,均一脸向往之情。

    杜超四人更是激动万分,不过一想到刚才老和尚讲的,没有机缘,连入门都难,又同时卸了气,互相看着彼此,唉声叹气。

    唯有跟在了尘身后的八人,神情较为复杂,交换了一下眼神,齐齐看向了尘和尚,了尘有感,看向众人回以无声的苦笑。

    几人心中更是惆怅,了尘依然是夏国最高的个人武力了,一身本领神鬼莫测,宛若神圣,如今连他都自认不是对手,如果其为祸四方,又该如之奈何?

    不管众人的心思如何,王禹这边已然来到了尾声,之所以后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确实在王禹适应的过程中,心神激荡之下,自然而然的找到了千年前的感觉。

    顺着这一感觉,搅动风云,与自然之中萃取精华,完成了一次个体的升华,让生命的层次再次超越世界。

    熟悉的感觉再次回来,王禹满意的感知着身体的变化,回味这刚才脱变的过程。

    “世界的本质,果然跟自己之前的猜想一样,当肉体,内气,精神三者合一完成筑基,功行圆满之后,一个契机之下身体就会升华,正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

    之前的王禹,境界到了,而没有对应的修为,此时,境界和修为都达到了,此种妙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此时的王禹才算是走出了一条修行路,对于之后修行的方向有了清晰的认知。

    修行并没有什么复杂分层,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脱,非要分级的话,超脱的各个阶段套用了尘和尚的话语,可以分为,入门,练气(锻体),养神,筑基,在之后根据侧重不同,肉身铸就金身,内气结成内丹,藏神修成元婴,三者合一,脱胎换骨,渡劫而成仙,不再困顿与此方世界。这一次渡劫让王禹收益量多。

    “看来此间之事应该了了。”

    王禹感应到了尘一行正自赶来,一轮佛光慢慢的靠近。

    王禹大手一挥,山间的各系元素与自然之力在王禹周围汇聚,心念流传,二十五颗自然之力缠绕,微微散着微光,黄豆大小的丹药凭空生成。

    如今的王禹成就仙人道果,这种不入流的丹药自然是随手炼制而成。

    了尘等人再次来到近前,还来不及惊讶地上的一片狼藉,纷纷被悬浮的丹药所吸引。此时的王禹,以撤去障眼法,仙风道骨,现于人前。

    “去”

    未等众人开口,王禹大手一挥,悬浮的药丸破空而去,没人跟前飘着一颗,哪怕厉军厉明,杜超,韩大为等六人也有。

    “我等相见即是有缘,现有丹药一枚,或可对你们有些用处,算是我给你们的见面礼。希望以后你们可以勤勉修行,早得解脱。”

    交代完此番话语,王禹脚下凭空升起浮云,径直驾云而去。

    夏国新历有载:“西元二千零二十年,有修士与昆仑,渡劫而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