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繁体版

第十七章 歃血为盟 启程回京

    丞相府

    刘进拿着刘策送来的那封信,不断地徘徊在府邸上

    只见信上整整齐齐地写着几行字

    “十月一十二日,愚弟谨启兄长足下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愚弟顿首”

    刘屈氂听说这是刘策寄来的书信,不用猜就知道里面的内容

    他静静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等待着刘进的抉择

    刘进瞄了一眼刘屈氂,又看了看李广利和钩弋夫人

    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走到火盆面前,犹豫了一下,便将竹简丢了下去

    露出犹豫和失望的眼神

    不一会儿,竹简便被烧成灰烬

    刘屈氂见此拍了拍手:

    “殿下大义,在下佩服”

    刘进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地坐在一边

    李广利首先打破僵局:

    “既然,我等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敌人,公子策

    我等不妨暂且联盟,除掉眼前的敌人,再行其他”

    钩弋夫人也站起来:

    “甚是,本宫提议,我三人就此歃血为盟,直到铲除公子策为止”

    随后,李广利,取出一壶酒,拿出一把匕首,割破了自己的手心,让血滴入酒杯

    随后刘屈氂也握住匕首

    李广利迅速一抽,鲜血直流

    幼小的刘弗陵也在钩弋夫人的帮助下完成仪式

    刘进见已经上了贼船,只好就范

    刘屈氂心里很清楚,这样的联盟根本不长久,就算不能雪中送炭,只要保证不落井下石就好

    随风瓦解,稍微一点波浪就会让这个联盟分崩离析

    但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这些,他只想把太子和刘弗陵一切拉下水罢了

    一个愚昧无知的女人,两个懵懵懂懂的小孩,还有一个只知弯弓射大雕的粗男人

    怎么可能斗得过他这个年过半百,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官场老狐狸

    这一刻,他笑了

    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汉中

    两个月稍纵即逝

    刘策披着裘衣,站在风雪下观赏雪景

    他离开长安已经有三个月了

    按照和刘策的约定,他要在年前赶回去

    这几天就要开始出发

    一想到马上就要启程回长安,见到他那个兄长刘进

    刘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他并不想和刘进作对,背上那千古罪名

    如果可以选择,下辈子,他宁可不要生在帝王家

    他也希望能和兄长和睦相处

    当然,那是在人不犯我的前提下

    刘进错就错在,生在帝王家,这是需要他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去弥补的错误

    汉中边境

    刘策听到了马车外的喧哗声,

    掀开帘子

    只见无数百姓站在驰道的两边为他送行,试图透过护卫的将士看到刘策的真容

    百姓就是这样纯朴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尊敬他,爱戴他

    其实百姓又有什么私心呢?

    他们不过是想活下去罢了

    仅此而已

    刘策看着一旁送行的百姓,一个个衣衫单薄,瘦骨嶙峋,感慨道:

    “汉中百姓待我如此,也算是不枉此行啊”

    随即下令道:

    “让他们都回去吧,天寒地冻,莫要在此受寒了”

    “诺”

    未央宫

    刘彻收到了刘策准备回京的消息后,立刻召见了一些重要大臣前来议事

    大臣们自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明白这次议会的目的

    曾经表明反对刘策的刘屈氂对此更是心知肚明

    因此,他打算先发制人,转攻为守

    在众臣到齐后,刘彻还没来得及说话,刘屈氂抢先说道:

    “启禀陛下,公子策此次治理汉中蝗灾,功劳赫赫,不可不赏”

    群臣皆是一惊,纷纷猜测为何旗帜鲜明的刘屈氂要为刘策邀功

    刘彻见刘屈氂今天如此反常,倒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作为刘策的祖父,他也怕被史书扣上任人唯亲的帽子

    不得不说,刘屈氂这只老狐狸确实有点本事

    这样由刘屈氂主动提出,刘彻刚好顺势而下:

    “丞相所言甚是,那丞相以为该如何赏赐较妥?”

    群臣看着两人一唱一和,怎么都像提前商议好的,根本插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