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天上的争战

    这场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它共持续了三年半。地上众人,闪的后代有三分之一之多。因欣分给而有权柄的所有祭司之中,阿撒赛勒和莫斯提马麾下的兵使也有三分之一之多。当乌鲁卡基那逃到他的家乡埃勃拉的乌加里特,发现同族人遭到屠杀的时候,他便正式向乌鲁克的国王欣宣战;欣发现了自己最信任的护卫使阿撒赛勒和莫斯提马叛变并和乌鲁卡基那一同走了,十分心寒,但他暂时没有任何办法去取二人的兵权,因为他们两位时刻与乌鲁卡基那形影不离,保护着他们的新主子。所以无论欣借用谁的眼睛,无论是空气精灵还是乌鸦,只要看到与他们同行的乌鲁卡基那,那必然就变成一片模糊;想要剥夺二人的兵权,唯独只能欣亲自前往叛军的军营,亲自注视着这两个人的眼睛才能成功,但这很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乌鲁卡基那的存在,欣的能力会被限制。亲自去到敌营的难度和直接打赢这场战争的难度几乎相当,所以欣就在首都乌鲁克的安努神殿坐镇,由杜姆齐德代任唯一的撒拉弗,指挥着这场战争。

    在乌鲁克的祭司职位有所调整,看管园子的园林使加俾额尔任唯一的基路伯。杜姆齐德推荐医使拉法伊尔和苏美尔北方的大统领司,同样是他亲信的邬里伊尔[1]任国王的上座护卫。而杜姆齐德亲自将萨利尔调任到了中央区任首席大统领司,而他的军师拉古姆和信使杰拉米尔担任他的副手,他让他们三人凌驾于剩下的其他所有祭司之上。加俾额尔作为基路伯与两位新的上座护卫的能力也直接来自国王。

    在叛乱之地,乌鲁卡基那借着阿撒赛勒和莫斯提马的力量而得胜的领地由七十一位族长领导,他们共尊乌鲁卡基那为他们的王——巴力;在迦南南部,由那些后来被含族的腓力斯丁人[2]所崇敬的兵使别西卜[3]带领众族人并肩作战,攻下了大片领土;在海湾与乌鲁克城邦直接对抗的是亚法撒人的舰队由族长利维坦[4]指挥,他们直接攻击苏美尔的本土;在欣嫩子谷[5]与乌鲁克军队作战的是闪族兵使亚巴顿[6];这时,另一位园子的看护使,也就是加俾额尔本来的上司萨麦尔[7]因为欣提升了他的下属而不满,宣布背叛乌鲁克,投靠乌鲁卡基那的阵营;与此同时兵使彼列[8]在腓尼基[9]作战;族长阿斯摩太[10]则在东方作战;另外一位族长杜玛[11]在内盖夫[12]沙漠作战;在黑门山,守望使萨米亚扎[13]因不满欣的统治也带兵加入反叛的阵营。

    就这样在战争的前两年半,乌鲁卡基那的反叛者们夺下了帝国三分之一的领土。因为他们得了人心所以他们势如破竹拿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杜姆齐德见欣的军队就要抵挡不住了,便找来拉法伊尔说:『用明的方法我们已无法战胜,你去做你的老本行吧!』

    于是,拉法伊尔便去做药了,做好药便托人混到乌鲁卡基那的军队里去下药,间谍的身上带着装有乌鲁卡基那毛发的小瓶子,这样就不会被欣发现了。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们下药的对象还是闪族的首领们而不是士兵们,另外由于无法探知乌鲁卡基那的位置,所以他们先对那些次要人物下手:利维坦在喝下掺了药的酒后被箭射中左肩后,变成了一头曲形的巨蛇,有着鳄鱼般的巨嘴,它畅泳于大海,让波涛亦为之逆流。它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他在变身的时候,甚至将己方的几艘船压断了,他在海中盘旋出一个巨大的漩涡,把乌鲁克的军队都拽到了海底;他的大副,也是他的妻子贝赫莫特[14]则变成一头暴戾好杀的巨大水怪龙,她则上岸用那形似河马的大嘴对着敌人的士兵中一顿撕咬,很快地上出现舆死扶伤之势;见她后足着地怒吼嘶鸣,声震寰宇,且正在接近乌尔的城垣,地上的众祭司皆从各地战场赶来,由于前来帮助的人数众多,且他们的目标——这两条巨龙十分显眼;纵使这两个个体有多大的力量,也只能落得一虎难敌众犬的惨败,很快便送了命。

    族长变成巨龙并没有鼓舞亚法撒人舰队的士气,反而有些人吓得直接跳入水中仓皇而逃,有的马上相信了闪族族长为恶魔龙裔的传言便丢盔卸甲地投降于敌军;即使那些被巨龙鼓舞的闪族军人,在看到利维坦和贝赫莫特双双毙命之后也丧失了斗志。南面的海战场就因这样的转变而失败。从那之后,各地的闪族将领都纷纷变为怪物和巨龙,然后被群起而击杀;那地上的士兵因为少了首领而军心涣散,战况就开始恶化,有利地位就转移到了敌人的手里。阿撒赛勒和莫斯提马见情况不妙,并提请乌鲁卡基那,凡有龙诞生的地方,他们必去协助作战;他们通过随时瞬移回乌鲁卡基那的身边来保护自己,以此他们胜了几仗,但他们很快发现那些变成龙的族长无法再恢复原样了,他们会保持自己的意识一段时间,但太过饥饿以后,他们会继续暴走攻击各地的平民、城市,甚至有时还会攻击自己的军队;在这之后他们会在荒野直接啃食各种豺狼虎豹,在平原上大部分时候以人肉和牲畜为食;他们行这样的暴行直到被杀死为止。

    于是人们便知,凡是变了身的就等于死了;军中也开始谣言四起,乌鲁卡基那靠镇压和游走诉说那些龙乃是杜姆齐德巫术所变才压住了一波军中的动摇,但很快各地上的人心不再向着乌鲁卡基那,并都说他们是恶魔之子。

    西面山谷的战场,闪族兵使亚巴顿被投毒后变成好似蝗虫头一样的飞龙,有着狮牙蝎尾,他的胸前长出巨型的鳞甲,头上长出长毛;每次他一呼扇翅膀,就像是千军万马在地上狂奔一样震动巨响。很快阿撒赛勒和莫斯提马前来助阵。借着飞龙的气势,他们处在上风。不久杜姆齐德亲自参战,仍然不敌两位英雄,便要向后撤逃。阿撒赛勒和莫斯提马见机会难得便冲了上去,杜姆齐德躲进附近的林子。两位将军便也飞入林中,不料中了埋伏,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是乌鲁克的国王欣。欣用悲伤的目光注视着二人的眼睛,用手指轻轻点了他们两眉之间的位置。他们便从空中掉了下去,摔在地面上。他们失去了上座者的权柄,变成了普通人,便被杜姆齐德一击杀死。亚巴顿巨龙也在之后因为众寡悬殊而死。

    很快消息传到了乌鲁卡基那的帐中,他顿时痛哭不已;不久后,因为失去了将领,乌鲁卡基那主要的力量溃不成军,进而节节败退,他们被逼到了芭吉露山脚下;这时传来另一个消息,萨麦尔抓到一个在他厨房里投药的人,当萨麦尔告诉他自己不是闪族人的时候,那人被诱供出了一切:从他身上搜出了装有乌鲁卡基那毛发的瓶子、让闪族人变身的药和给了他错误情报,安排他到萨麦尔这里来下药的上级的名字。乌鲁卡基那来到萨麦尔处,看到了两样证物。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两件可以逆转战局的证物,如果能让欣看到也许就能让他相信自己和族人是被陷害的了。但此刻他也知道,自己被逼到这绝境,想要去到乌鲁克有多么困难。眼看着将输掉这场战争,到那时全地上的闪族人将都活不了了。

    乌鲁卡基那走到众人面前,说道:『战士们!我们艰难地坚持到了今天,但敌人用卑劣的手段把我们逼入了这个绝处;但苍天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他拿出两个小瓶子,把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然后接着说:『将这两个证物和那我们抓到的人,一并带到乌鲁克去,让欣看明白这一切,将是我们最后的办法。时间紧张,只有我能破除安努神殿的权限,所以必须我亲自前往;但是,从这里到乌鲁克有着六十六里格[15]的路程,敌人在每里格都安排了层层的重兵和搜查,潜行是不可能的,但倘若战士用这药水变成巨龙,每一条龙都放上我的毛发,每十条巨龙才能应付一里格的路程。等到了苏美尔,还要六之龙才能护送并把我送上神殿与欣谈话。这样,我就需要你们当中出来六百六十六位勇士,每人喝下一滴这里面的毒药,送我到乌鲁克去逆转这一切的战局,拯救这世界上所有闪姆的后代!』

    ——————————————————————————————————

    注解:

    [1]乌列尔或译乌列、乌利尔(英语:Uriel;希伯来语:אוריאל,标准希伯来语:Uriʾel,提比里安发音:ʾÛrîʾēl;希腊语:Ουριήλ;科普特语:ⲟⲩⲣⲓⲏⲗ;东正教译名:总领天使邬里伊尔,天主教译名:总领天使优礼,基督新教译名:天使长乌列尔;其名意为『神之光』),是犹太教及基督教信仰中一位天使长(大天使)的名字,但不包括在正典书籍及不被罗马天主教会官方认可,但在犹太教、基督教神秘文学中祂是一位重要的天使长

    [2]即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来语פלשתים,plishtim),天主教译名为培肋舍特人,又译腓力斯丁人、菲力斯丁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领土位于今日加沙地带及以北一带,并在后来的文献中被称为『非利士地』

    [3]巴力西卜(Beelzebub或Beel-Zebub),又译为别西卜,天主教译为贝耳则步,意思为『苍蝇王』,非利士人的神,新约圣经中称别西卜为『魔王』,圣经中七大罪的暴食

    [4]利维坦(Leviathan),又译巨灵,1874年施约瑟翻译的旧约全书译为利未雅坦,之后的圣经和合本译为鳄鱼,现在的和合本修订版译为力威亚探,圣经思高本译为里外雅堂,圣经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海怪,是《希伯来圣经》的一种怪物,形象原型可能来自鲸及鳄鱼甚至滑齿龙及沧龙或者龙王鲸

    [5]Gehenna,欣嫩子谷又称欣嫩谷(גיאבןהינום古希腊语:γέεννα)),是耶路撒冷的一个谷地。在希伯来圣经中,这里最初是犹大诸王以火牺牲自己孩子的地方,从此以后,这个地方便被认为受到了诅咒,常被作为『炼狱』的代名词

    [6]亚巴顿(希伯来语:אבדון\u200e;'Ǎḇaddōn;古希腊语:Ἀπολλύων,Apollýōn;拉丁语:Exterminans;科普特语:Abbaton,拉丁字母转写:Avadon)在使徒约翰所作《新约圣经·启示录》第9章第11节中出现,是掌管无底坑的使者的名字,『亚巴顿』本身是一个希伯来语的字,意思是指『毁灭之地』,毁灭者或者无底坑。这个字在《约伯记》及《箴言》亦有出现,指『毁灭之地』、『死者的领域』,『不死者的象征』。亚巴顿真实的身份依然富有争议

    [7]萨麦尔(希伯来语:סַמָּאֵל,转写:Samael,不作Samuel、Sammael或者Samil)希伯来文含义为『被神垂听』,而萨麦尔为撒旦原名的理论,以及代表七宗罪中的愤怒,甚至指称其名有『神的恶意』或『神的毒物』之含义

    [8]彼列(英语:Belial),也拼为Beliar、Berial和Blil`,亦称贝利亚尔,是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中排第68位的魔神,位阶为王,统帅50个军团

    [9]腓尼基(Phoenicia)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其范围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

    [10]阿斯摩太(英文:Asmodeus,希伯来文:אשמדאי,Ashmedai),亦译作阿斯莫德,是出现在次经《多俾亚传》及犹太经典《塔木德》中的恶魔

    [11]在亚伯拉罕宗教传统中,Dumah(阿拉伯语:دومة;希伯来语:דּוּמָהDūmāh;亚拉姆语意为『沉默』),是以实玛利的第六个儿子,也是亚伯拉罕和夏甲的孙子

    [12]内盖夫(英语:Negev;希伯来语:נֶגֶב\u200e,Tiberianvocalization:Néḡeḇ;阿拉伯语:النقب\u200e,an-Naqab)是一个位于巴勒斯坦南部的沙漠地区

    [13]Samyaza(希伯来语:שמחזי;亚拉姆语:שמיחזה;希腊语:Σεμιαζά;阿拉伯语:ساميارس,Samiarush),也是Shemhazai,Azza,Uzza或Ouza,是一个虚构的亚伯拉罕教传统和摩尼教的堕落天使,在天上的等级制度中被列为守望者的领袖

    [14]贝赫莫特(Behemoth,也译作比蒙)是圣经记载的神话生物,意为『群兽』,暗指它形体十分庞大,群兽相合才能与其并论

    [15]古近东丈量单位,1里格(league),约为21.6km,与上级单位30个缆绳(约为720m)的长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