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户走科举
繁体版

第19章 写字

    柳明珏看了这么久的书,他对古人读书有一套总结,一些有背景的大家族启蒙期认字,五岁背诗,主要学《千家诗》、《声律起蒙》;六岁进学,主要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读完这些书,字也就认得差不多了。

    其中《三字经》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经史子集、百家说、历史地理、圣贤故事以及英雄事迹等很多方面,被称为“蒙学之冠“。《千字文》用千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教育的最高水平。

    七岁正式开始学《弟子规》、《增广贤文》、《童蒙须知》、《幼学琼林》、《孝经》等书,强度加深。

    《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教育子弟远邪小,培养和恪守良好的规范行为,影响仅次于《三字经》。《蒙童须知》是对儿童提出要求,在生活起居、读书学习、洒扫庭除、道德行为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以此作为养成习惯,培养道德,修养身心的入门之界。

    八岁开始学四书,即《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先读中庸和大学,再读论语和孟子,这些学完学生基本已经十二三岁了。

    前世接触过的只是《论语》、《孟子》中较为有名的篇幅,如今要将整本书都背诵下来,并吃透它的意思。

    《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著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因其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点明了读书的目标,作用及其意义——要通过读书修身养性,成为一个至善之人。后人便将其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作为蒙学后的第一本书。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讲解做人之道,这两本书与《论语》、《孟子》加在一起,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柳大伯也说了,无论哪一级的考试,“四书五经”都是最基础的,是要作为引经据典的经典的,所以需要背得滚瓜烂熟,才能有的发矢,随机应变。

    《大学》作为蒙学后第一本书,内中的语句很是精炼,通俗易懂,微言大义。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四书读完开始读五经,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这书就更难了,需要更多的时间读,等学完学生基本以十六七岁,于是夫子就告诉他们可以试试考童生,如果幸运过了,再接再厉一口气考取秀才。

    柳明珏这辈子记忆力本身就好,学习上又从来不偷懒,每次上课都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回去还不忘用上辈子的学习方法一遍又一遍的复习。这才进族学没多久,《千家诗》、《声律起蒙》,都背的滚瓜烂熟了。

    柳大伯决定将柳明珏单独拎了出来,一对一辅导。

    布置了其他孩子继续读书,柳大伯把柳明珏带到另一边间空屋,先递给柳明珏一本书。

    柳明珏定睛一看是《训蒙骈句》,有些不解,不知道这是要学什么,便问道:“大伯,此书是讲什么的呢?”

    柳大伯捋了捋胡子,说:“你现在还小,虽然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到,但学一些也是不错,这本书你要多加吟诵,与你以后作诗大有好处。”

    柳明珏看着自己手中的书,向大伯行了一礼,他竟忘了,在古代,要当读书人,除了文章要写的好,吟诗作对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起以前在学校时背的那些唐诗宋词,柳明珏的身体抖了一下。

    他打算花个几日先将《训蒙骈句》背下来,吟诵几遍,至于其间的意思,就只能以后慢慢的理解了。

    “好了,我们开始学写字了。”柳长盛说道。

    柳大伯先拿了自己的笔墨纸砚,和好不容易得来的馆阁体字帖,手把手教导柳明珏描红。

    这是柳明珏这辈子第一次正儿八经握毛笔,用这么小的手握毛笔,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神奇到,当他的小手还被大伯大手握着的时候,毛笔非常听话,让做什么做什么。

    可大伯一撒手,手里的毛笔立马就有了自己的意志。

    他就想写个一横,毛笔在纸上来回横跳,其结果就是,好好的一横成了曲里拐弯的蚯蚓。

    柳明珏不信邪继续写,这一次倒是没成蚯蚓,却又一会儿凶猛如大河一会儿细弱如小溪,跟发育不良似的。

    一连练了两张纸,柳明珏累得气喘吁吁的,却连稍微拿得出手的一横都没写出来,小脸上、小手上、衣服上,还弄得全是黑色的墨汁。

    柳明珏虽然心里清楚这是正常的,毕竟他还小,又是第一次,以后多练练,自然就好了,却还是被打击的有些怀疑人生,毕竟前世他也有写过毛笔字的。

    毛笔字这么难写吗?他上辈子上书法课开局也是这么困难吗?

    柳明珏眉头微皱。

    “啧啧啧,看看这哪里来的小花猫……”

    柳明珏耷拉着小脑袋,无精打采的走到家,刚进院门,就见三哥双手抱在胸前,没骨头似的斜靠在他房间的墙上。

    “三哥,有什么事?”

    “摸鱼,去吗?”柳明耀指着靠墙边的木桶。

    “去,等下,我去放书箱。”

    柳明耀点点头,“那你负责捡鱼。”

    “好”

    柳明珏屁颠屁颠的跟上,走了没几步,刚刚回院子的柳世浩听到动静,也嗷嗷叫的扑了过来。

    柳明珏他们今天去的地方,是金水河分叉流经雾灵山附近形成的小溪那边。

    小溪不大,只一米来宽,在中间位置,不知道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弄出来的,有一个不多大的小水塘,里面水只有半米来深,县城和附近村落的孩子没事时会去里面捣鼓。运气好的,能抓些巴掌大的小鱼打打牙祭。

    柳明珏叔侄三人到时,那边已经有几个孩子在了。

    “五娃,你带着大头在边上待着,看着桶,别靠近水边。”柳明耀脱了鞋,把裤脚和袖子卷起来,上衣塞好,转头叮嘱。

    柳明珏连连点头。

    柳明耀下水后,他就一手拎着木桶,一手拉着柳世浩跟着柳明耀走。

    柳明耀往东头摸,他就跟着往东头走,柳明耀往西,他也就往西,偶尔柳明耀摸到了鱼扔上岸来,他就捡起来放木桶里。不过这个捡鱼的工作,他一般抢不过柳世浩,每次看到鱼,大头那小短腿倒腾的比他快的多。

    “哥,你赶紧摸啊,你看三娃哥才来,摸的都比你多了。”

    “就是就是……”

    就是个头啊就是,有本事你们怎么不自己下来摸啊。水塘里另外几个孩子心下吐槽,不过,不管是好胜心所致,还是真的不想被弟弟妹妹埋汰自己没用,摸鱼都摸不过三娃,几个孩子还是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你争我抢的,很快刚刚还算清澈的水就彻底浑了。

    俗话说浑水好摸鱼,水浑浊之后,鱼好像确实好抓了些,反应都变慢了,几个孩子也总算是有了些收获,没再被弟妹埋汰。

    眼见日头一点点落下,估摸着差不多了,柳明珏开始喊他哥,“三哥,回去了……”

    柳明耀直起腰看看天色,点了点头,踱到岸边开始洗手脚。

    大头笑呵呵的跑过去帮忙,被柳明珏眼疾手快的一把给拽住了,“不听话,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

    柳世浩这才没凑过去,却又把他那抓过鱼又黏又腥的手,往柳明珏身上抹。

    柳明珏赶紧往后躲,这一躲,大头以为小叔跟他玩,反而闹的越发厉害了。

    “啊啊啊,臭大头,你别追我,啊啊啊,鱼,鱼掉了,鱼掉了……”

    叔侄俩一个跑,一个追,一直跑到家门口,才被正进家门的柳明祖给拦下来。此时装着鱼的木桶,早丢半道上了。

    跟在后面好不容易把手洗干净的柳明耀,无奈的一边往家走,一边捡掉落在地上的鱼跟木桶……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他自己一个人去呢。

    今日夕食,因为有柳明耀摸的鱼,一家人难得喝上新鲜的鱼汤。

    柳明珏因为年纪小,辈分高,还特别分到一条鱼,陶氏怕柳明珏吃鱼卡到,顾不上自己吃饭细心的帮他一点点剃掉鱼刺……

    “娘,你也吃……”柳明珏心下感动他娘对他的细心周到、拳拳呵护,把一大块肉叨到陶氏碗里,然后又回头给他爹,也夹了一大块,瞬间那条原本就不大的小鱼肉就去了大半。

    柳明珏还觉得少,可再要夹,他自己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