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当年独醒客
繁体版

第二章:走过古典派青春(11)

    我们的学校是县里面最好的中学,管理严格,追求升学率。这从作息时间可窥一斑,早晨6点到校晨读一小时,8点上课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晚上7:30还有2小时的晚自习时间。漫长的学习生涯中,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几乎是唯一的支撑。每个班级都有因为太苦而坚持不下去的人,也都有认为这是唯一的路径而多次复读,苦熬几年才能考上一个大学的人。在这么一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是老师们带着一帮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子,用三年时间去搏杀高考,只求一胜。

    我们的班主任赵刚峰比我大不了几岁,就是属于从县城穷苦地方考上了师范,之后又回到县城教书的人。我们这一届,是他正式从高一当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他平时不苟言笑,年轻老师缺乏年长带来的威信,他就只有靠严厉来管理班级。

    他非常感情用事,有一种旧文人的清高。这也是他后来多年都在学校没有混个一官半职的原因。虽然我们那届学生之后,他一直是主力班级的班主任,连续20年都是,但是比他资历差一些的老师都能当个主任、组长之类的职位,他最多也就负责一些教学质量的纯技术工作。清水衙门的事情他也一样干的一丝不苟,当然了,一丝不苟这个词包含了得罪同仁的意思。

    他的头发也和他的脾气一样的硬,我们经常能在早自习看到某处支棱起来的一撮头发的他来巡视学习情况。常见的场景是这样的,在嘈杂的早读过程中,教室后门的玻璃窗上,一个眼神冰冷的面孔突然出现,但凡在捣乱或者不专心的人瞬间就被发现。如果谁影响到他人学习了,三两分钟后,就会被出他拎出教室。他在走廊训斥一番后,学生本人再进教室取出他专用的竹制教鞭,之后走廊上就会有啪啪啪打手心的清脆声音传回到教室。体罚,在那个年代,根本不是事。

    早恋,在他那里就是天条,谁敢犯,杀无赦。班级会上,他在讲台上宣布不许早恋,他发现一起扼杀一起,用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棒打鸳鸯”。

    他喜欢王颖、段思平、王安忆、覃爱梅、唐兰芝、张长青这样学习好又听话的学生,讨厌张刚这样成绩差又经常捣乱的学生。像我这样的,应该属于和古向天一个类别的,成绩不错,但不好管理,让他头疼。对于好的学生,学校老师们总是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其学习成长。同时,还要防范所谓的害群之马影响好学生的学习。所以,尚山石就经常被赵老师敲打。

    赵老师为了分隔开王颖和尚山石,费尽心机。哪怕像之前调整座位,虽然说是公开宣布大家自由选择,但是在选座位之前,就已经私下里把尚山石叫到办公室,单独警告了别乱坐位置。尚山石当然是明白老师的用意,所以我们最开始不理解为啥他们两个没有挨着座,后来才从尚山石同宿舍同学那里知道了原因。而谢庆生和王安忆就属于漏网之鱼,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他都不知道。

    在我等待唐兰芝回信期间,他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是不是最近有些不安分的想法。我当然是要坚决否认。他用那标志性的冷冷的眼神足足的盯着我几分钟,说:“你这个人,性格优柔寡断,很容易被别人控制。你外表挺讨女孩子喜欢,但是不管你自己是不是喜欢对方,你不能自己没点正谱,自己要想清楚现阶段自己最终的事情是学习。”我当时就急了,提高声音反驳:“老师,你不能这么捕风捉影,我什么事情都没有。”“真的没有吗?没有当然好了。”赵老师面无表情的说,也没有因为我的反驳而有气愤的表情,“我可是听到有传言,我就是提醒你一下。只要你自己确信没有走岔道,没有做错事,问心无愧就好!”

    我当时就懵了,还以为自己和唐兰芝的事情被老师知道了。转念一想,不对啊,这绝对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我心一横,咬牙硬挺:“绝对没有事情,我怎么可能有呢!”“你是转班过来的,对以前的事情该了就了。”他继续说,“你只要记住,现阶段你就是一个念头,好好学习。”

    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我非常纳闷,猜不透老师到底在说什么。但是我确信不是因为唐兰芝的事情“败露”,到底什么事情呢?直到高三的上学期快结束我才搞清楚,这是后话以后再讲。

    这是一个在课堂上面讲课能把自己讲的眼角泛泪花的老师,也是一个和学生喝酒能喝酩酊大醉的老师。他的角色更像一个大哥,天天督促弟弟妹妹们好好学习。他讲《与妻书》,朗读的时候能把自己感动到哽咽。他背诵《沁园春·雪》,慷慨激昂时突然停住,会让我们集体闭目想象那壮阔的风景。他感情粗放,讲《背影》、《荷塘月色》总有一种不合拍的别扭。

    他的现实生活过的糟糕。除了没有仕途,家庭婚姻也长年处于崩溃边缘。他的家里只有极其简单的家具,经年累月下来多处破损的墙壁也不去修葺。高一那年暑假,五个班主任一起商量做补习班,向学生收取补习费。后来被学生举报到教育局,教育局派人来检查,最终在钱财上干净的只有他一个人,其他老师还要退钱。所以,他教出来的学生在未来不少都有他的影子:性格刚烈耿直,对于社会灰色面不愿同流合污,宁愿得罪人也要坚守内心底线。

    我现在知道,人生而不平等。这是不是指家庭条件的不平等,出身是贫苦孩子还是官商之家,这都是看得见和很容易比较的。人和人之家还有看不到的不平等,智商就是其中之一,确实有那种天资聪颖的人。如果你去清华北大看看,那帮孩子的综合能力,绝非常人所及。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一个学校总会有那么几个明星学生,但是更多的人都是依靠苦读才能最终走出小地方。学生时代,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遇到一个好老师将会受益一生。我觉得自己很庆幸就遇到这么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