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活着
繁体版

愚人的国度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

    好巧,今天刚好是愚人节,那么我在这里给大家说一声:愚人节快乐!

    我们中国也吸收了西方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都喜欢过愚人节。

    为什么我要写一篇关于“愚人节”的小文章呢?大家请耐心往下看看我的愚见。

    在我认知里,我所理解的“愚人节”非彼愚人节。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含义深刻,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汉字,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留存方式外,还蕴含了我们老祖宗的无穷哲学智慧。

    “愚”解释是:一、愚笨;傻。愚人。愚不可及。大智若愚。二、愚弄。为人所愚。三、用于自称的谦词。愚兄。愚见。愚以为不可。四、姓名。近义词:傻、笨、蠢。反义词:智。

    “愚人”的基本释义:1、愚昧的人;浅陋的人。2、以他人为愚昧。3、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的人。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节期为公历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

    那么在中国相信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愚公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形容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愚笨。

    那么我们现在直接来总结有关愚人的成语: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愚弄人民、不识贤愚、矜愚饰智、市井庸愚、下愚不移、非愚则诬、硁硁之愚、上智下愚、使贪使愚、一得之愚、愚夫愚妇、愚者千虑、愚不可及、愚昧无知、惊愚骇俗、进贤退愚、进用贤能、黜退愚懦、肉眼愚眉、使愚使过、草木愚夫等。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愚非愚,愚皆愚;智非智,智皆智。”

    那么中西结合我们就可以得出有关愚人节的结论:一、愚人节:我们只是单纯过一个节日,幽默风趣的节日,单纯的为了快乐。二、愚人节:我希望我们过的是节日,学的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三、每个年代的4.1号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而不是傻乎乎的娱乐别人或被人娱乐。

    西方的“愚人节”与我们的“开玩笑”大概是一个意思。

    不管我们关系多熟悉,开玩笑要有一个度,单纯地获得快乐,而不能借开玩笑来伤害别人,也不能做损坏别人利益的事。开玩笑是要有的度的。

    我们引进了西方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要知道,西方愚人的时间段: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希望我们作为中国人,不要崇洋媚外,认清自己,强大自己。我们可以吸收别人好的方面以此来学习,别人不好的一面引以为戒,开玩笑开大了就不仅仅是玩笑而已这么简单,也许会变成悲剧的开始。那以后的愚人节就是你的节日了。

    不做给别人造成伤害悲剧的“愚人”,要做就做给别人带来快乐喜剧的“愚人”。

    我们在学习困难时,要向“愚公移山”一样,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在节日上,自娱自乐一下就行了,不要没事给别人添堵。

    在愚人的世界里学习和成长,自强不息而不自欺欺人。

    最后,给我们每个愚人,说一声愚人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