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娴
繁体版

大朝会二

    巳时高添到院子里喊高娴,说他定了个好地方,去看外国使节入城。高娴穿好衣服变成了一个秀气的小男孩,两个人相跟着去高慧院子里叫她一起出发。

    高慧已经梳洗打扮好,摇身变成了翩翩佳公子,三个人相互看着,掩不住的笑意。

    高大人派的侍卫已经在门口等待,三个人上了马车,往顺义门去。

    长安城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城,东西和南北两条主干道把城市变成一个田字。顺义门就在东西道的尽头,西面中门。马车行了不久,就在一个叫守月阁的酒楼前停下来,高添带着二人下了马车,直奔酒楼三楼。一楼二楼已经人声鼎沸,三楼都是雅室相对清净。高添找到一间叫天目山的雅室推门而入,里面已经有人坐在窗边,桌子上放了几份小菜。

    高娴一看,高兴的叫:“幼棋哥哥!”

    里面的人,正是李幼棋。高添和他约好了在这里看入长安的使臣队伍,这雅室是位置极好的一间,举目远眺可以看见顺义门的城楼,低头可以看清西大街街面所有的招牌。李幼棋在一个月之前就重金订下了,高家这三个刚好跟着沾光。

    “阿添,高家大姐姐,娴儿你们来啦。”李幼棋打了个招呼,他和高添年纪相仿,在南书房的关系极好,说来高慧已经指婚给他的堂兄,关系又更近了一步。

    “见过十一王爷。”高慧眼看着就要万福蹲下去。

    高添一把把她扶住,“大姐姐,你现在可是男装,男儿不兴这个。”

    高娴高高兴兴的窜到李幼棋对面的位置上,好奇的说:“幼棋哥哥,你是不是和我二哥哥早就说好了,带我们一起来看热闹?”

    李幼棋笑道:“三年前大朝会我们也是在这里看的,我和你二哥哥自然是约好的。大家先用午膳,一会过了未时快到申时就有使臣的队伍进来。”

    高添叫门口守候的小厮安排上菜,过来坐在李幼棋旁边。李幼棋和高娴对坐在窗边的位置。菜很快上来,都是这里的招牌,四个人边吃边聊,时间很快就到了未时。饭吃罢,有人上来收拾好桌子,摆上茶具。

    四人才喝了一泡,就听得楼下开始骚动,李幼棋往窗外看去,有禁军警戒开道,行人熙熙攘攘站在两边让出中间,远处从顺义门开始有整齐的队伍进来。

    “开始了。”李幼棋说。

    高娴站起来小脑袋往窗外探。高添叫了人进来,把桌子往外挪一点,四个人都可以站在窗边看。

    使团的队伍走得近了,前面的几个人眉骨很高,深眼窝,高鼻梁,络腮胡,骑着高头骏马,戴着翻皮帽子,穿窄袖胡服,有一块毛皮从腋下斜着系在胸口。后面跟着步行的人,再往后是杂耍艺人,最后面跟着梳着高高发髻,蒙着薄纱,靓丽的眼神精气逼人,身上披挂着珠宝,准备谨献给皇室的菩萨蛮。

    “是西域三十六国。”李幼棋说

    这一大队人马过去,后面是平檐高帽子,蓝白色系为主,短外套配高腰长裙,交领,右衿,长衣带的男男女女,其中不乏皮肤白皙,珠圆玉润,看起来低眉顺眼的新罗俾。

    “这是高句丽国。”李幼棋介绍。

    “幼棋哥哥,你看那个人。”

    顺着高娴的手指方向看去,人群里有一个昆仑奴,昆仑奴在长安城是少见的,只有几个贵门少爷豢养,高娴深在闺中后院,不曾见过这般肤色黝黑,头发卷短之人,自然觉得很稀奇,一眼就看到了。李幼棋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单独的昆仑奴在人群中走动,就一直看这个人准备干什么。只见这昆仑奴左右张望了一下,闪进了一个门里。李幼棋注意到那个门头,叫做青云布行。

    “青云布行?”他心里默念了一遍,感觉很熟悉,莫不是皇商?回过神,他继续陪小人儿看使团,高娴在旁边兴奋的跟看西洋景一样,一会喊这边,一会指那边,李幼棋不停的给小人儿讲解这是哪里来的,那个是干嘛的,高慧捂着嘴一直笑,看看外面,看看妹妹。

    高添说:“我们晚上去逛夜市啊,那些使团的商贩会支起摊子来,去买些稀罕玩意儿,回去送给父亲和娘亲。”

    小人儿连声说好,高慧也点点头。

    小人儿兴奋了一天,到日落西山还在问东问西,店家把桌椅摆好,上了晚膳,她飞快的吃完,就催促着去夜市玩耍。

    四个人出了酒楼,门口有李幼棋的侍卫在候着,李幼棋跟侍卫低语了几句,侍卫抬头看了看对面的青云布行,点点头,悄然撤去,像个无声的影子。

    李幼棋和高添带着高慧和小人儿顺着路往东头的夜市走去。一路上都是人,热闹非凡,有杂耍,有宵夜,有首饰,有面具,香扇这些小玩意儿。小人儿走走停停,东张西望。高慧跟在她身后,小人儿拿起什么,她跟着看一眼,并不言语。

    “还没到使团的夜市,这里都是寻常可以见到的玩意儿,我们再往前走走。”李幼棋跟姐妹俩说。

    四个人继续走着,已经可以看见高鼻梁深眼窝络腮胡子的番邦人,小人儿兴奋的就往前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