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娴
繁体版

京城高府

    京城高府这样的高门大户,如同应了他的姓氏一般,二十几年间高孝天高大人从一个从八品行军参事到从三品将军到郡马爷,这泼天的富贵哗啦啦啦一下子成就了别人几代人也做不到的基业。高大人十五岁参军,一表人才一手好字,有谋有略还刺得一套好枪法,在西北从军,深得骠骑大将军,也是皇帝的亲弟弟,陇南王李文煜赏识,没几年便军功显赫。班师回朝的庆功宴上,皇帝的叔叔,同喜军功出身的淮南王见了他甚是喜爱,问起来他父亲还是个正四品翰林,也算是个贵门。于是先将其父升了两级变正三品翰林学士,又请了旨将自己的长女兰心郡主赐婚于高孝天。高大人娶了兰心郡主之后并未添房,育有两女一子,真正做到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此段佳话无论是京城的豪门贵府还是坊间市井商贾都为之津津乐道。是啊,这样的爱情,谁人不慕呢?连喜爱兰心郡主的太后娘娘都不住的说,这老东西可算是眼光不差,选对了人。兰心郡主在太后心里可比亲女儿还亲,郡主下嫁的时候,老太太将自己的私产拿出来,除了绫罗绸缎金银首饰,还赐高府一座,庄子五个。高府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十二进十二出,仅次于王府十三进十三出的院子。一个庄子十几户人家佃户两百余人,五个在一起有一千多口人,跟个小镇差不多,这么大手笔,除了皇帝嫁女儿,在京城可是独一份的。

    高家三个孩子,大小姐高慧,二公子高添,三小姐高娴。都和她们的父母一般生的好模样,两个女儿更是如兰心郡主一般,聪慧善良,为人处世落落大方,颇有皇室风范。

    姐妹俩跟随她们的母亲,经常去皇宫里请安,那些个王府侯府的郡主们,公主郡主的小姐们常常聚在一起,唧唧喳喳,赏花浓墨,吟诗喝茶。虽说内室不议朝政,但是总免不了枕边的大人透露一些情绪出来,谁谁谁深得皇帝喜爱,谁谁谁怕是被厌恶了,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高大人越来越得皇帝器重,都带有点羡慕的语气。本来兰心郡主人缘就好,又有太后和亲爹撑腰,自是炙热的一塌糊涂,连几个公主的风头都盖了过去,兰心郡主心想要遭,以后尽量避免与这些个大家碰面,给太后请了安就速速出宫去吧。这一年,高慧十三岁,高娴只有六岁。

    过了年高慧便要议亲,这兰心郡主想着在宫里少见面,却免不了各大户来上门提亲的,自是忧心忡忡。高大人下了朝见妻子秀眉微颦,轻拍着妻子的后背,宽慰道:“莫急莫急,你心中可有中意的小子?”

    郡主拿着一摞子拜帖,叹了口气:“自然都是要见的,有几家大人的夫人在闺中便与我是好友,只是这儿女的事情,关乎我慧儿,不可轻易以交情论短长。”

    又从袖中拿出一张深紫虎纹金字金边的拜帖递给高大人:“你看看,这倒是个稀罕人。”

    高大人接过帖子,坐在首座的太师椅上,中间案几早就放好了两杯茶,他并不翻开帖子只是把它放在腿上,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皱着眉道:“平阳王?那个刚刚世袭其父爵位的小王爷?”

    “正是那个小王爷,说是守孝已满三年。”兰心郡主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喝了口茶继续说:“别人家送来的都是拜帖,他倒好,送来的直接是求娶的帖子,还真是武将的性格,不晓得遮掩。”

    “你将这帖子单独拎出来与我看,怕是有什么想法?”高大人放下茶杯,拿起帖子,抖了抖下襟,站起身来,笑道:“莫不是郡主偏爱武将。”

    兰心郡主啐了一口,站起身轻移两步帮高大人平展官服:“老不羞,你敢轻贱我。”

    高大人抬手抓住郡主手腕,轻轻拿下来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呵呵笑道:“郡主莫怪,拜帖之事,孝天自当效力。”

    兰心郡主轻笑着低下了头,脸上泛起了红晕。高大人拉着她,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说:“郡主,请先用晚膳吧。”一边吩咐旁边小厮:“将这些拜帖送去我的书房,晚膳过后,我陪郡主筛一筛。”

    “是,大人。”小厮郭海飞快的答应,将一摞拜帖码好,抱起来送去书房。身后传来婢女的轻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