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生活从美食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外出取材对上外出取材

    今天的寻味美食店看着和平时有些不同。

    首先是进来点餐的客人,都看到了易辰顶着两个浓浓的黑眼圈,活脱就是个熊猫眼。

    还有就是大门口放着张小圆桌,上面摆满了一碗碗的桂花藕粉圆子,写着免费品尝,欢迎自取。

    进店的客人也不多吃多拿,每人都拿上一碗,尝起了味道。

    唐老爷子对易辰做的小吃一向是推崇有加,今天看到他又做了新的藕粉圆子,自然是要好好捧场一下。

    “呜…嗯?”

    老爷子不禁愣了一下,一定是自己的味觉打开的方式不对,再尝一个。

    第二只藕粉圆子他细嚼慢咽地用心品味着味道,还用汤勺舀起碗里剩余的圆子端详了起来。

    这煮好的藕粉圆子,色泽还是非常好看的,半透明的水晶皮子,呈现着淡淡的茶褐色,漂浮在糖水里晶莹剔透,小巧可爱。

    咬在嘴里,也是爽滑弹口……

    研究了半天,唐老爷子发现原来是馅的问题,普通的芝麻馅、花生馅、豆沙馅,没有一点让人惊艳的地方,这就是一碗自己在家也能随便做做的藕粉圆子。

    他看了一眼坐在收银台后的易辰,这小子今天整个人都是无精打采蔫蔫的,看来是为这碗藕粉圆子费了不少神思。

    低下头问问坐在一桌的老熟人:“你们看这藕粉圆子做的怎么样?还好吃吧?”

    徐师傅怕易辰听到了不开心,押着声音:“尝着一般,没店里的其他东西好吃。”

    同桌的其他人听到了纷纷点头,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碗藕粉圆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店里其他的东西好吃。

    老刘头不动声色的看着易辰,心里直摇头。

    年轻人就是经不起打磨,老马都有失蹄的时候,就为了一碗藕粉圆子愁成这样。

    不过看着这小子一副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的样子,还是决定帮他一把,毕竟自己古道热肠,该出手时就出手。

    吃完了点的焖肉面和五香茶叶蛋,旁边的藕粉圆子还剩不少,尝过一个就够了,不好吃的东西他才不勉强吃。

    易辰看到老刘头朝收银台走来,立刻强打起精神,刘老大爷可别是来奚落自己的吧。

    从收银台看过去,老刘头吃了一口藕粉圆子,就没再动过了。

    “呦,没睡好啊,是忙着打游戏还是看电视了?”

    易辰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没有,在想事情没睡好。”

    “想什么?女朋友吗?”

    “不是,不是。”

    易辰心里开始呐喊起来,我的天,快点结束这尴尬的对话吧。

    似乎自己心底的呼喊起到了作用,老刘头一下转了话锋。

    “留个手机号给我,有事的话找你。”

    拿上易辰留的手机号码,老刘头整了整身上穿的风衣,悠悠哉哉、步履轻松的走到巷口,拦了一辆电动三轮,让师傅往小镇外的农家方向开去。

    古镇郊外还保留着一大片本地居民的自有田,这几年居民陆续搬到古镇街上或者是城西新城居住,现在那儿已经是人烟稀少。

    前几天老刘头让易辰,在百花演艺园带的奶油五香豆,他一尝就知道这是出自吴阿婆之手。

    说起这个吴阿婆也是个怪人,老一辈里谈起她还是会啧啧称奇。

    论年纪,吴阿婆比茶室的老大爷们还要再年长上几岁。

    吴阿婆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在古镇老街上,总会推着一把老旧的儿童小推车,上面放着个小铁锅,叫卖各种甜羹小吃。

    甜酒酿、梅花糕、豆腐花、黑洋沙汤团……

    能不能遇上就得看运气,遇上了,阿婆卖得是哪种小吃,就像开盲盒一样,揭开锅盖才能知晓。

    开春起,她吴阿婆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三天两头的住院,老刘头有事相求,结果吃了好几次闭门羹。

    不为其他,就为了吃上一口久违的梅花糕。

    电动三轮在乡间小道上一路颠簸,一直开到不太容易掉头的地方,老刘头下了车。

    小道两边的农田看来是很久没人打理了,到处杂草丛生,水塘里飘着浮萍。

    老刘头仔细看着路,自己岁数也不小了,要是摔一下也够呛的。

    走到底就是吴阿婆家的房子,泥砖小平房,门口的院子里种着不少的太阳花、牵牛花。

    从拐进路口,他就听到小平房方向传来嚷嚷的说话声,还有哐啷哐啷的撞击声。

    “呦,有人在。”老刘头立刻加快了步伐。

    青年摄影师莫斯多,此刻在吴阿婆的小院里,忙的是不可开交。

    这两天他以古镇秋季的乡间风貌为题材,一直在郊外农田一带到处转悠。

    乡间秋色,惬意悠然,尤其是当他走到这间小平房前,满院的牵牛花全都盛放着,像一朵朵喇叭似的,绿叶间还点缀着不少五颜六色的小花。

    一时兴起,他拿起照相机,调整角度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也怪他粗心,没有留意脚下,等到吴阿婆踱着小碎步过来提醒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踩烂了一丛花苗。

    莫斯多连声道歉,还提出要赔偿,都被阿婆给拒绝了。

    “我真不是故意的,阿婆您别生气,你看我帮你把院子打扫一下,给您赔不是行吗?”

    看到吴阿婆望着花苗满脸心疼,莫斯多也是吓坏了,万一回头阿婆投诉到办公室领导那里,自己肯定要挨顿骂。

    最终吴阿婆让莫斯多帮忙把小仓库里堆着的铁锅,模具都拿到院子里好好冲洗一遍,才算原谅了他。

    卷起袖口,莫斯多就在小院里忙活开来,仓库里堆着的铁锅,炉子,还有像蜂窝一样的模具积了厚厚的一层灰,连锅盖都是锈迹斑斑。

    平时自诩文艺青年的莫斯多,这会一手拿着橡皮水管,一手拿着个长柄刷,蹲在院子里汗流浃背的清洗着炊具。

    看来今天不宜出门,怎么就摊上这档子事了。

    老刘头走进小院,看到吴阿婆坐在平房房檐下晒着太阳,一脸轻松。

    院子里一个穿着时髦的小伙子,不顾脏累,冲刷着一地的锅碗瓢盆。

    “吴阿婆,好久没见,什么时候多了个大孙子给您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