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杨玉环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兴庆殿

    “你……你疯了?”

    裴衡快步朝着牢房走去,内心的震撼已经通过脸上的表情一览无余,但望着杨铦的眼神,却又飞快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咬牙切齿:

    “你以为这样我就能如你所愿吗?你人在大牢又不在大理寺,死了又怎样?”

    “我是被你带过来的!”

    鲜血依然流个不停,杨铦却没有伸手去捂着脑袋,更没有止血的想法:

    “陛下把我交给你了,我要是死了,他能放过你?”

    裴衡眼角微抖,他也算看出来了。

    “怪不得你要叫我过来,合着在这等我呢!”

    杨铦大嘴一咧,笑容在鲜血的衬托下,有点瘆人:

    “不错,你这边来了大牢,我那边就出了事,想不沾锅,那你一开始就别去杨家!”

    裴衡心说这特么是我想去的吗?早知如此,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要抗旨一争。大理寺卿,居然也有被人威胁的一天呢!

    “好大的胆子,王潜真的不是你打伤的?在我看来,这天底下的事已经没有你杨铦不敢干的了!”

    “多谢夸奖。”

    杨铦欣然接受,然后对准眼前的铁杆,脑袋往后一甩,紧接便听到裴衡的声音:

    “哎哎哎!”

    “哎什么?”

    杨铦收回脑袋,转头看着裴衡。

    “你让我想想。”

    裴衡语气无奈,其实放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他也知道,只不过郁闷的心情无法释然,连带着对张九龄都苦笑起来。

    “先生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啊?您对杨家明明一直颇有微词的。”

    张九龄坐在牢房的一角,头也不抬道:

    “吃人嘴短啊!”

    裴衡面色一怔,看了一眼矮桌上的胡饼荔枝和蜜饯,这就被收买了?

    “先生呐,您要是想吃,可以跟我说一声嘛!”

    裴衡这会儿死的心都有,敢情自己的价值还比不上这些玩意。

    “哎哎哎,你别拖延时间好吗?”

    杨铦双手抓着铁杆,脑袋已经开始发晕,只是努力撑着。

    “合则两利,分则两失,你要真是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就别耽误我投胎!”

    裴衡抬手扶额,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好好好,算我怕了你,不过杨铦,就算我去见陛下,这件事也不一定能成,反正……你别那么激动,万一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也算努过了力,不至于临死前还拉一个当垫背吧?”

    杨铦这才松开手,缓缓坐在地上,靠着墙壁道:

    “一言为定,不过我还要再见八姐一面,总不能顶着这一脑袋血去见陛下。”

    裴衡眉头一皱:

    “你八姐还懂医?”

    “不懂,但其他人我信不过。”

    杨铦开口道。

    裴衡嘴角一撇,既如此你倒是别相信我呀!可惜已经上了贼船,裴衡也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转身离去,连给张九龄行礼都忘了。

    “对自己够狠啊!”

    张九龄站起身子,伸出手道:

    “来,我瞧瞧。”

    杨铦勉强一笑:

    “死不了的。”

    张九龄撩开杨铦的头发,眉头微微皱起,然后转身拿起自己的一套衣服,替杨铦捂着脑袋,明明才认识一天啊!

    …………

    兴庆宫,兴庆殿。

    唐玄宗披着道袍,弯着腰坐在软塌上,单手托着下巴,手指不断敲击软塌前的矮桌,发出“嗒嗒嗒”的响声,看那样子,似乎颇为踌躇。

    一旁的高力士穿着简服,手执拂尘,身子微躬,大唐最有权力的两个人就这样安静的待着,直到一方打破平静。

    “怎么样才能让她开心呢?”

    高力士自然知道这个“她”指的是谁,但还是要问一句:

    “陛下说的是娘子?”

    《旧唐书》有记: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

    “嗯。”

    唐玄宗微微颔首,头也不转道:

    “她不开心,朕也不开心啊!”

    高力士马上摆出一副可以理解并且为之感动的模样,外加幽幽一叹:

    “唉,陛下对娘子的深情,真是感天动地!”

    “对吧?”

    唐玄宗显然对这句话很是受用,要么说是高力士,但旋即眉头又是一皱:

    “可既如此,她为什么就是不能理解朕呢?难道是朕想抓她阿弟的吗?王潜,可是朕的外孙呐!永穆和驸马就他那么一个儿子,那个杨铦,还真是会给朕出难题。”

    高力士眸光一闪,他不能顺着唐玄宗的话去说了,俯首低头道:

    “陛下明鉴,奴婢听说裴衡缉拿杨铦之后,将他关在了张九龄所在的牢房中。”

    “哦?”

    唐玄宗抬起头来,五十五岁的皇帝陡然间思绪良多。

    “九龄吗?呵,这算什么?不是冤家不聚头?裴衡的胆子很大嘛。”

    高力士微微一笑:

    “要说胆子,张子寿才是第一人,当然,杨娘子的阿弟也算是。陛下需要奴婢去一趟大牢吗?”

    唐玄宗眼角微抖,肩膀甩开身上的道袍道:

    “去一趟大理寺才是真,以九龄的风度,他不会对杨铦怎么样的,毕竟还是个孩子。”

    “关键是裴衡,朕的爱卿和她的阿弟怎么可以受委屈?大唐,是被朕治理的太好了吗?连大理寺都开始变得愚蠢!”

    高力士拱手称是,陛下最近太过憋屈,的确需要一个人撒撒气,裴衡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又要看一出好戏了呢。

    但就在这时,兴庆殿外却传来了响声:

    “臣,大理寺卿裴衡,有要事请见陛下!”

    唐玄宗和高力士相视一望,有点意外,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他该不会是来禀告他把杨铦关在九龄那个牢房里的事吧?明明已经隔了一天。”

    “若是如此,奴婢该当如何呢?”

    “自是想一下新的大理寺卿该由谁来担任。”

    “牛仙客怎么样?”

    “先问问林甫吧。”

    一君一宦,三言两语便决定了很多事情,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裴衡站在兴庆殿外,浑然不知头顶上已经悬着利剑,还在想着杨铦那鲜血直流的脑袋,不是都说女人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吗?

    但既然已经来了,裴衡也只能摇着脑袋,不去想自己为什么来的原因,也就在这一刻,兴庆殿里传来了高力士的声音:

    “裴衡,奉旨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