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繁体版

第433章 鲁军袭击邾军

    属于鲁国的利益就摆在眼前,那就是邾国的问题。

    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江湖都乱成了一锅粥。

    周王室两派斗得你死我活,大周王朝又出现两王并立。对了,原本的太子猛已经即了位,这便是周悼王。

    但周悼王貌似是整个大周王朝自建国以来最可怜的天子,即位仅仅几个月,到了公元前520年冬,居然在担惊害怕中死了。

    如今继位的是周敬王,与另一个自立为王的王子朝对峙着。

    晋国忙着抢夺北狄部落地盘,对王室的事干脆暂时搁在一边。

    楚国内部一场大乱后,又被吴国死死咬住,两国时不时爆发战争。

    齐国处心积虑想着在山东称霸,并暗中与晋国较劲。

    陈、蔡两国内乱不已,国家还被楚国给灭了一把,好不容易复了国,此时正在疗伤。其他中原诸侯列国也时时传来内乱的声音。

    倒是鲁国,貌似在三桓的实际控制下,此时显得强而有力。

    尤其是鲁弃中军,只剩下左右两军后,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至少在传统劲敌莒国、邾国等山东诸侯面前,也算是强大的存在。

    鲁国一直以来对邾国、莒国的策略就是但凡有机会,就扑上去咬一口,一点点削弱这两国的实力。

    现在,机会又来了。

    公元前519年春,邾国看着这乱成一团的春秋江湖,认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于是派大夫公孙锄、徐锄、丘弱、茅地四人率军赴翼邑筑城。

    翼邑在哪里?

    鲁国重镇费邑西南方。也就是说,翼邑是邾国与鲁国两国交界处,离季氏家族封邑费邑很近。

    你邾国佬到翼邑筑城,摆明了是要对付咱鲁国。既然如此,那能让你邾国佬好过吗?

    邾国人在翼邑筑城非常顺利,邾国大夫公孙锄等人辛苦了月余,终于完成了筑城工作。

    看着修缮一新的翼邑城墙,大家很满意。那就快点回国吧,别摊上什么烦恼事。

    但烦恼还是来了。春天的天,就如三岁孩童的脸,说变就变。就在邾军准备回邾国时,据随军的卜官提醒,接下来可能要下大雨。

    下大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邾军原来是经过山区小道前来翼邑的。如果不下雨,那条路是一条捷径。

    但如果下雨,那条路将危险重重,山洪随时爆发,根本无法穿过山区回到邾国。

    山路不能走了,那得别寻他路。

    当然,条条大道通邾国,路还是有的。

    自翼邑至邾国还有一条宽阔大道,那就是一条安全的路。

    但有一个问题,这条路必须经过武城。而武城,正是鲁国城邑。

    邾军要经过武城,必须办一个借道手续。

    当时,邾军徐锄、丘弱、茅地三位大夫认为先向鲁国借道,如果鲁国同意,那按鲁国这种整天将礼仪挂在嘴边的国家,绝对不会耍阴谋。

    但邾国大夫公孙锄认为,邾鲁两国矛盾很深,实属世仇,鲁国肯定不会借道。与其受辱,不如另辟道路。

    哪怕鲁国同意借道,也有可能是阴谋。

    公孙锄还真找到了路,当然,也是一条险路。

    具体就是不经过武城,但走武城边界靠近山区地段。过了武城后再折返,沿着山路向南走。

    虽然有点危险,但至少可以保证不被鲁军袭击。

    但徐锄、丘弱、茅地却认为你公孙锄是脱裤子放屁,既然还是要走山路,那还不如直接走来时的路。

    最终,公孙锄带着自己的部队沿武城边界而走,徐锄、丘弱、茅地则率领大部队借道武城而走。

    令徐锄、丘弱、茅地等人惊喜的是,鲁国居然很爽快地同意邾军借道。

    但是,令邾国人根本没想到的,是鲁国居然在武城挖了一个巨坑,就等着邾国人往坑里跳。

    这个坑是这样挖的:鲁国执政上卿叔孙婼命令武城加强戒备。

    于是,武城人的强化戒备措施来了,先是将进入武城后的路口两旁树木给砍了,但仅仅是砍了一大半,并不将树放倒。

    然后,武城的鲁军悉数出动,全部埋伏在武城另一头路口。

    邾军来了。他们很紧张,但貌似一切都很太平,很安全。

    终于,邾军全部进入了武城外的大路,邾国大夫公孙锄命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意欲尽快离开武城辖区。

    只要离开武城辖区,邾军很快就进入邾国地盘,那才是真正安全回到了邾国。

    突然,邾后军听得身后有异响。转身一看,我勒个去,只见路旁大树轰然倒地,很快将后路路口给堵死了。

    邾军大恐,但恐惧没什么用,因为邾前军绝望地发现,前文一彪人马正呐喊着当道杀来!

    是鲁军!

    该死的鲁国佬,不讲信义,明明答应借道,怎么却在路口埋伏重兵,又将后路堵死了!

    邾军本就急急赶路疲惫不堪,此时陷入绝地,军心顿散,乱作一团。

    结果还用说么?

    在这样的口袋阵下,以逸待劳的鲁军大获全胜,邾军全军覆没,徐锄、丘弱、茅地等三位邾国大夫被俘虏。

    这个春秋江湖,连鲁国人都不讲信义了。而且,一向标榜最讲信义的鲁国这一次表现出的是彻头彻尾的无耻卑鄙下流!

    要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借道是常事,哪怕是敌对的国家之间,只要不是军队能行,也应该给予借道。

    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方面同意借道,另一方面却将人家消灭在自己借的道上!

    邾国大夫公孙锄凭着自己对时代形势变化而带来的人性和国性变化判断,精准预估出鲁国有可能采取下三滥手段对付邾军,故宁可多走弯路、险路,终于将他的部队带回了邾国。

    听说邾军被悉数消灭于武城,邾国举国上下都震怒了。

    但震怒有个毛线用?实力摆在那里,此时的邾国根本不是鲁国的对手。加上这一次又损失了一批邾军精锐,邾国根本不可能对鲁国采取直接报复行动。

    那就告状去!

    邾国立即派人赴晋国,向晋国老大控诉了鲁国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