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繁体版

第408章 鲁国殷聘齐国

    陈国被灭,着实刺激了鲁昭公以及鲁国公卿大夫们的神经!

    什么弭兵运动,什么世界和平,只要卧榻之旁有大老虎,那就存在着被一口咬了甚至一口吞了的巨大隐患!

    鲁国身边的大老虎当然是齐国。

    对了,齐国那边得走动走动,千万不要惹这头大老虎!

    公元前533年秋,鲁国决定重修与齐国的关系。

    代表鲁国出使齐国的,是卿大夫仲孙貜。此次聘问齐国的规格,是当时较高级别的聘问规格,殷聘。

    所谓殷聘,指的是带去了特别丰厚的聘礼。

    而提出殷聘意见的,正是仲孙貜!

    仲孙貜对鲁昭公道:“主公,鲁齐两国,已经有整整二十年未互聘了。根据礼制规定,多年未聘,今重修友好,必须殷聘。”

    前面我们讲过,仲孙貜曾经在出使楚国时,作为鲁昭公的随行重臣,居然因为不知礼,在郑国、楚国连应答郊劳的基本礼仪都不懂,犯了非礼之错,丢尽了自己的脸,更让鲁国脸面俱失。

    仲孙貜深以为耻,但他是一位知耻而后勇的人。

    回国后,不但自己强加学习,认真研习礼仪知识,更是专心寻访知礼懂礼的贤士,有意纳为己用。

    据说,但凡是有点名声的人,仲孙貜都会虚心求教,甚至拜为老师,在当时的鲁国,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谦虚有礼的人。

    这一次,仲孙貜不但正确建议鲁昭公对齐国要用殷聘之礼,更是作为鲁国行人出使齐国。

    在齐国期间,无论是应答郊劳,还是朝见会见,参加宴会,欣赏乐舞,接待齐国大夫等,无不严格遵照周礼,给齐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国后,仲孙貜对人感慨对家臣们道:“一个人,只要虚心学习,没有改正不了的缺点,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活到老,学到老。

    一定要向贤人学习礼仪,做到精通礼仪,守好礼用好礼!对了,但凡是有这样的贤士,你们务必要虚心求教,并向貜推荐。”

    要知道,此时的仲孙貜,还是一位年轻人!

    虽然我们不知道仲孙貜到底是何年出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时的仲孙貜,还没有自己的儿子!

    直到两年后,仲孙貜才娶妻,然后才有儿子。

    对于一位堂堂孟氏家族宗主、鲁国上卿大人,鲁国大司空,为何到那个时候才生儿子?

    原因只有一个,仲孙貜很年轻!男子及冠后才可以娶妻生子,这个及冠的年龄,是二十岁!

    难道这样的鲁国大人物,就不能十七八岁寻点欢作点乐,再搞几个私生子出来?

    当然不能,至少对仲孙貜来讲绝对不能!

    因为就在两年前的时候,具体就是公元前535年,作为刚继承家业和父亲仲孙貜上卿爵位不久后的仲孙貜,陪同国君鲁昭公出使楚国,由于不知礼而犯下过大错!

    这都是因为自己不知礼不守礼导致的严重后果,仲孙貜决定痛改前非,所以回国后一头扎入礼仪研究学习中。

    如今两年过去了,他的学业大有长进,已经成了鲁国一位非常懂礼守礼并熟练用礼的卿大夫。

    这样一位把礼放在重要位置的人,怎么会却违反相关礼制规定,在自己及冠前就乱来呢?

    好了,与齐国加强了联系,表达了鲁国对齐国的善意,希望两国能永远友好相处。这是全体鲁国人的想法。

    但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国身上!

    为了自身国土安全,鲁国前番搞了一次大阅兵,震撼了一把周边小国。

    这一次,配套动作又来了,季氏家族决定修筑自己的边境重镇郎邑。

    当然,当时还刚入卿的季氏家族宗主季孙意如是打着修筑郎邑自家的苑囿为名,实质上是修筑城池。

    世界和平的大环境下,你鲁国敢在边境修筑城墙,这是犯大忌的。这摆明了是在搞战备工程。

    但修筑苑囿,就没什么问题了。苑囿修筑完毕后,有些多余的石料用于修补一下城墙。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季孙意如显然很老到,他还特意选择了秋季时分,这说明动用民工是合理且合礼的。

    季孙意如,季氏家族宗主,前执政上卿季孙宿之孙、季孙纥之子,如今的鲁国卿大夫、鲁国大司徒。

    苑囿,相当于猎场,主要用于贵族打猎游乐。郎邑的苑囿,当然属于季氏家族的私产。

    季孙意如亲自赴郎邑督工,催促民工杂役们要加快修筑进度。由于自己经常往郎邑跑,所以有时误了上朝参与卿级班子会议。

    执政上卿叔孙婼摇了摇头,对季孙意如道:“诗经有云:‘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您何必要如此亲力亲为去为一个苑囿修建工程劳心费力呢?

    婼听说,您总在催促要快点完工,难道那里的民工杂役还不够吗?婼以为,苑囿得不到修建其实没有什么,但不能失去民众,请您务必三思啊。”

    叔孙婼确实是好心,因为他对季孙意如的这次劝言,引用了一句出自诗经《大雅·灵台》的“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这一句,直译过来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因为民众会象儿子帮助父亲那样踊跃前来帮忙。

    这是有典故的。

    商纣王时,花了巨资建造了鹿台,结果民众都骂他收刮民脂民膏,滥用民力,奢靡无度。

    后来,周武王灭了商王朝后,修建了一个灵台。结果民众非但没有骂他,反而积极前去帮助修建。

    本来,按周武王的计划,这个灵台要修很长日子,但由于民众齐心协力,很快就完工了。

    所以,叔孙婼对季孙意如讲的意思,就是你别着急。

    你季氏修苑囿,如果得到民众支持,那很快就会完工。如果得不到民众支持,那你这样亲自督工催促,反而会失去民心。

    季孙意如是何等聪明之人,哪有听不懂之意?他谢过叔孙婼,但内心却不以为然。

    要知道,自己修筑苑囿是形式,真正的内容是修筑郎邑城墙!

    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加快苑囿修筑进度,将省下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用于修筑城墙上。

    否则,一旦过了季节,自己还没完成修筑城墙的计划,那才是真正的不合时令,误了农时,导致滥用民力的非议。

    所以,季孙意如一边对叔孙婼表示感谢,一边却道:“感谢夫子教诲,但意如总想着要为主公早点修筑完苑囿,让主公早点赴郎邑游猎,这也是作臣子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