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繁体版

第398章 阳虎拒绝孔丘赴季氏之宴

    就这样,孔丘一家的生活有了改善,幸福的日子看来是要到来了。但令人嗟叹的是,母亲颜徵在去世了。

    公元前537年,圣人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去世,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最大的历史功绩当然是生育了圣人孔子。

    令人嗟叹的是,颜徵在享年不足40岁,时年孔丘仅17岁。

    对母亲颜徵在的去世,孔丘悲伤万分。

    这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孔丘决心将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但由于不知道父亲是谁,葬在何处,所以就将母亲的灵柩停到了五父之衡。

    五父之衡的概念我们前面讲过,鲁国三桓增设中军三分公室时,当时三桓就在五父之衡作了盟誓。

    五父,是当时曲阜的一个地点。衡,相当于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人来人往,最适宜宣传。

    孔丘就在五父之衡停灵,目的就是打听父亲的墓地在何处。

    见孔丘如此有孝心,曼父的母亲张氏无奈违背了颜徵在生前对她讲过关于孔丘身世务必保密的承诺,将孔丘的身世以及叔梁纥墓地告诉了孔丘。

    孔丘终于完成了将父母合葬一处的心愿。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孔丘也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身份: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正宗的宋国贵族之后,一个鲁国士人!

    聪慧过人的孔丘只要稍作思考,就完全明白母亲颜徵在一直不肯透露自己身世的原因。

    母亲是为了保护自己,母亲不希望自己去争孔家的家产!不希望自己在这种家族纷争中惹上杀身之祸!

    她宁可自己困苦一生,也要让自己体会生活的艰辛,让自己从事最艰苦的劳作。

    在母亲看来,家贫不但出孝子,更出有胸有大志、心胸宽阔、具有铁一般意志的有用之材!

    母亲,儿子一定不会辜负您的!

    但不管如何,孔丘的身份已经确定了。一个士人,那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参加许多士人可以参加的社交活动。

    现在,这样的社交活动就来了。孔丘将母亲安葬后不久,其孝行也被曲阜的人们广泛宣传,他的知名度更高了。

    此时的孔丘还戴着孝,十七岁,被后人称为雨季的年龄。

    十七岁的士人孔丘得到了一个消息:季孙宿诚恳邀请曲阜的士人赴季氏家族参加宴会。

    季孙宿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宗主,他听说前鲁国勇将、陬邑大夫叔梁纥尚有儿子,且是一名在当地晓有名气的儒士,当然有意要将这样的人招揽至自己门下。

    是的,这是季孙宿的一个招揽人才的计划。当然,这是为季氏家族招揽人才的计划。

    定期组织宴会,邀请曲阜士人参加,并宣传季氏家族在招募、培养、使用人才方面的政策,这是家大业大权大势大的季孙宿为进一步壮大家族势力的新型手段。

    这样的手段,完全走在了鲁国其他两大家族即叔氏和孟氏家族的前面。

    正是季氏家族不断推出吸引人才的政策,使当时一些原本应是包括叔氏和孟氏家族在内的其他家族的旧家臣,不是自己直接投奔季氏家族,就是其后人和族人选择为季氏家族效力。

    失去了母亲的孔丘,如今可谓是一人得撑起孔家,除了要养活自己外,他还要养活自己那个残废的兄长孟皮。

    孔丘接到邀请函,内心非常激动,立即出门赴宴。

    但令他羞愧的是,他的第一次赴宴,就遭到了羞辱。

    羞辱他的,正是季氏家族家宰阳虎。

    家宰,即家族的总管家,这个总管家几乎管理了这个家族的一切。而且,往往不是由家族中人来担任。

    在春秋列国史上,如果说一开始主要是由列国诸侯在春秋舞台上叱咤风云,到后来就成了诸侯国内的各大家族宗主在演绎精彩。

    再到后来,就是诸侯国内各大家族的家臣兴风作浪!

    阳虎,显然就是鲁国能够兴起大风掀起巨浪的那种家臣,季氏家族的家臣。

    当然,此时的阳虎,还是一位忠心于家主的称职、能干的家宰。

    根据家主季孙宿的要求,他负责操办了这一次季氏家族的大型宴会。

    孔丘兴冲冲赶到季府,向门卫递上自己的名帖。

    门卫正欲放行,但一旁的阳虎突然走了过来,冷冷对孔丘道:“季孙宴请士人,但你并不在内,请回吧。”

    这几个意思?

    孔丘顿时傻眼了。

    这么好的一个能够进入全鲁国最有权势的大家族季氏家族圈子的机会,难道就被眼前这个与自己长得差不多高、甚至连脸眼都有几分相似的家宰给剥夺了?

    不管如何,自己是堂堂前鲁国勇士、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完全符合士的身份,而且都有了季府发来的邀请函,岂能随便就放弃这次赴宴的机会?

    这可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借机结交名士的机会!也是目前急需要一份工作的孔丘,有可能得到为季氏家族打工的机会!

    孔丘喃了喃嘴,正想分辨两句,却听阳虎喝道:“没听清楚吗?你这样的人,季府不敢邀请!”

    孔丘走了,无限失望。

    门卫看着孔丘的背影,小心问阳虎道:

    “家宰大人,孔仲尼持有邀请函,也是小有名气的儒士,前番刚刚因为五父之衡探寻亡父葬地而受到家主的夸赞,这才邀请他前来赴宴。但小人不解,您为何不让他赴宴?”

    阳虎叹了口气,指着离去的孔丘道:

    “难道你还不知吾之用意么?这种人,徒有虚名,明明戴着孝,却还敢去参加宴席,这难道是符合周公制订的周礼吗?连这一点都没有自知之明,这种人能用吗?”

    门卫这才恍然大悟,叹息道:“家宰大人明鉴呐,这种人看来是不值得邀请的。”

    已经离去的孔丘呢?

    孔丘正在为此而羞惭?

    是的,他从那位与自己长相酷似的季府家宰口气中已经知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自己一个披麻戴孝正在服丧的士人,怎么可以违犯丧礼规定前去赴宴呢?

    三年守丧,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得欣赏歌舞,不得娱乐,不得喝酒,那还能参加这种既安排了舞乐又有老酒的宴会?

    曾经自己都认为是鲁国最讲礼仪的,但现在却一头撞到了违礼的墙上!

    年仅十七岁的孔丘内心羞愧不已,他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进一步学习礼仪知识,并务必要躬身实践,此生,绝对不让自己犯违反礼仪的任何言行举止!

    【注:关于阳虎,但凡史料,基本都在批判这个人,甚至骂他是国贼。但事实究竟如何,笔者只能表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笔者在将鲁国的这段历史连贯起来的努力中,通过对阳虎一些史料蛛丝蚂迹的分析研判中,笔者不认为阳虎是一个纯粹的反面人物。相反,阳虎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当然,关于阳虎的故事,我们在接下来会详细讲到。欢迎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并与笔者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