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鲁作三军(下)
那鲁襄公还剩下什么?只剩下鲁国公室直辖的一点点土地。这就相当于大周王朝,本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随着不断分封,最后周天子只剩下京畿一丢丢地盘,其余的都是各诸侯国了。
以前,大周王朝天子手头还有什么天子八师、成周六师、虎贲军等等,现在天子手头还有几个兵?天下军队,哪里是属于天子的,都属于各诸侯国的。甚至在天子王城,这些兵也都归属于各大家族。
讲穿了,季孙宿提出的这次建三军并三分军的军制改革,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对鲁国公室的掠夺。从此,整个鲁国就剩下公室、季氏、叔氏、孟氏这四股势力。其中鲁国公室因为还有一点土地,故还剩下一点点基于土地的军队,但这个军队数量非常少,最多也只能担负起宫城禁卫的任务。
叔孙豹敢同意吗?当然不敢。毕竟,三大家族趁着国君年少,居然对国君开展扫荡式的抢劫,这让史书怎么记录?
叔孙豹显然坚决贯彻着先执政上卿季孙行父的执政理念,主要是两大理念,一是忠君爱国,二是三桓团结。自己更是以知书达礼著称,被世人誉为贤人,但势力最强大的季氏家族此时公然抛出三分公室的计划,这让叔孙豹左右为难了。
答应季孙宿,则意味着国君被夺走的利益太多太多了,这哪是忠君爱国?
不答应季孙宿,则意味着自己的叔氏家族与季氏家族起了矛盾,还不知道孟氏家族的意思,反正三桓想要团结,那是不可能了。
“这事太重大了,我们还是让孟孙一起商量着办吧。”叔孙豹实在没办法,就提出召开三大家族会议,到时大不了就投票表决,他相信仲孙蔑定然不可能答应。
是的,我们不要以为鲁国三桓一定是害人精,其实鲁国三桓自诞生以来,处处表现着对国家和国君的忠诚,只是随着春秋历史的演进,时代在变化,权力中心在发生变化。大周王朝,权力中心原本是周王室,现在成了诸侯联盟盟主。列国诸侯,原本以公室为权力中心,现在成了各卿大夫家族。
天子也好,列国诸侯也好,所谓的一把手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鲁国势必被卷入这样的历史演进中。
但直到此时,鲁国的三桓势力,除了季氏家族开始对鲁国公室露出了一些狰狞目光外,孟氏家族和叔氏家族仍然在考虑着国君和国家!
而在季孙宿之前,他的父亲季孙行父,更是没有要消弱国君实力的主观意思。只是一些因时局发生变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在客观上起到了消弱公室的作用。如初税亩制度,将公田和私田完全给整合了,实际上就是将原本属于鲁国公室的公田味给冲淡了。
仲孙蔑来了,他了解了情况后当然也大吃一惊,但鲁国的军制改革也确实是势在必行。三大家族经过充分酝酿,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基本同意季孙宿的军制改革计划,但三大家族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实施。
什么是三大家族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实施?三大家族,季氏家族实力非凡,他养得起整整一支军队,所以季氏家族最后是得到一军,并得到基于一军的士大夫和国人,包括他们的土地,即全部成为季氏家族家臣。
叔氏家族得到一军,但实力有限,养不起那么多人,所以只要求基于这一军的年轻人成为叔氏家族的家臣。用当时的话讲,就是军中的士大夫和国人,父亲和哥哥,仍旧从属于国君,但儿子和其他兄弟,从属于叔氏家族,即得到了二分之一家臣。
三大家族中,孟氏家族的实力最次,最后孟氏家族得到一军,但军中士大夫和国人成为孟氏家族家臣的,仅是叔氏家族的一半,即四分之一的家臣。
这里,如果我们将鲁国如今三军的士大夫和国人,分成十二份,那季氏家族得到了四份,叔氏家族得到了两份,孟氏家族得到了一份,加起来是七份。剩下是仍旧属于鲁国公室所有,即鲁襄公所有。
要知道,士大夫和国人从属于谁,他们的土地当然也从属于谁,基于土地的利益,当然是赋税和劳役。
也就是说,此时的三桓的实力,整体加起来,占了整个国家的十二分之七,国君占十二分之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桓的整体实力,超过了国君。
但这是三大家族一厢情愿之事,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改革措施,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如何让士大夫和国人甘愿成为自己的家臣问题。这个季孙宿早有对策,具体方法就是利诱。
如何利诱法?季孙宿对凡是愿意成为季氏家臣的,一律免除赋税以及其他原本要向国君提供的一切义务。对凡是不愿意的,那就收双倍的赋税,同时还要承担原本向国君承担的一切义务。
这样的好政策,谁不投靠季氏谁傻!叔氏和孟氏当然也照搬了季氏的这个政策。
二是叔氏和孟氏如何实现一半或四分之一的士大夫成为自己的家臣问题。这个对季氏家族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季氏的政策让所有人都愿意成为季氏家臣了。但对于叔氏和孟氏,他们必须确定谁成为家臣,对成为家臣的一律免除赋税,对不是家臣的,将赋税和相关义务都上缴给两大家族,然后由两大家族交给国君。
所以,从操作层面上讲,这不难解决。
但这样一来,三大家族虽然得到了人才和土地,但付出那么多,貌似没有任何好处啊?
不,好处在后头!因为只要有足够的权力,就会有足够的利益。
季氏原本就势力庞大,在自己的封邑里照样收着赋税,多承担的那部分,无非是原本属于国君的。但这样一来,国君的势力受到极大限制,只要三家团结,那三家就可以不断得到新的土地。如吞并某个附庸国,灭了某个东夷部落,在参与联军作战中分得某块土地,甚至兼并国内土地等,都可以由三桓说了算!
这便是鲁国历史上的三分公室事件,鲁国的史料记录为鲁作三军。三分公室后,貌似鲁国公室的实力还是强悍的,至少还占了将近一半。但谁都知道,只要你公室还有实力在,那就会不断得到消弱。
这里的关键因素是三桓必须团结!
正因为如此,一向忠君爱国的仲孙蔑和叔孙豹不得已在季孙宿提出这样明显消弱国君权力的军改方案后,采取了妥协。
由于季氏家族大包大揽,承担的义务最重,但得到的利益最大,使原本就最为强大的季氏家族更加强大。为了确保今后不受季氏家族打压,叔孙豹和仲孙蔑与季孙宿搞了一个盟誓,搞一通大家一定要精诚团结,无论如何都不容许互相打压,否则就不得好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