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没想当皇帝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杀人偿命

    长安城,某个高大宅邸中。

    “老爷,赵六他们回来的”,一个身穿管家服饰的中年男子,轻步进入书房,对这座宅邸的男主人低头汇报。

    (唐朝没有老爷这个称呼,但是为了各位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就擅自加上了)

    借助油灯的光芒,男主人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观看,听到管家的汇报,他头也未抬。

    “嗯”,男主人淡漠的应了一声,随后问道:

    “东西拿回来了吗?”

    “拿回来了。”管家面带笑意的说道,似乎是想向男主人邀功,他继续说道:“赵六他们顺带着一把火,将那个狗屁印书局都烧了”。

    “混账”,谁料男主人突然怒骂。

    扑通一声,管家直接吓得跪倒在地上,哆哆嗦嗦。虽然不知道为何,但心中明白,这次是拍到马腿上了。

    “老、老爷,奴仆”,管家脸色惨白,他可太明白自家老爷的心狠手辣了,他想解释,却不知道哪里犯错了。

    男主人放下书,瞄了管家一眼,冷冷的说道:

    “那是‘大唐皇家印书局’,不是什么狗屁印书局。你算什么东西,怎么能轻辱‘皇家’这两个字。”

    管家恍然大悟,急忙点头叩地,“诺,诺”。

    男主人站起来,绕过书桌,走到管家身前,让管家将头抬起。

    他直视管家的眼睛,认真询问:

    “赵六他们今夜行动,没有出差错吧?”

    “遇上了十几个守夜的。”管家小心说道。

    “然后呢?”

    “全部灭口了,一个都没留”,管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狠辣。

    男主人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又坐回了椅子上。

    “将那些东西,放进东屋的地下密室”。

    “诺”,管家点头,接着脸上露出迟疑神色。

    “怎么了?”

    “老爷,那个王三郎怎么办?”

    “哪个王三郎?”

    “就是暗中给咱们提供消息的王三郎,那个内细。”

    男主人突然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觉得呢?”

    “杀掉”,管家右手做刀状,在自己脖间一划,“只有死人才能保密。”

    “唉,蠢货”,男主人叹了一口气,“你父亲之前也是我的管家。可你,比你父亲就差远了”。

    管家赶紧将头低下,不敢说话。

    “那个叫什么王三的,知道我们是谁吗?”男主人问。

    “不知道。”

    “那就放了,但又不能轻易放掉”。

    啊?放掉,又不能轻易放掉?

    管家迷惑不解。

    男主人却没有过多解释,他脸上却露出神秘莫测的微笑,悠悠说道:

    “那位小皇孙,现在该哭鼻子了吧,呵呵。”

    …………

    今天的长安城,分外热闹,各处的居民,都在讨论一大一小两件事。

    第一件大事,朝廷突然下达诏令:大唐境内,无论百姓或是勋贵世家,凡血缘关系在三代以内的男女,皆不能互婚。

    各州县官员严密监管,敢有违令者,重罚。

    第二件小事,大唐新建的印书局,昨夜失火,烧为一片废墟,更死了十几个守夜人。

    某处民巷,几个邻居正在闲聊。

    “圣人这是怎么了?”一个男子抱怨道:“怎么连婚嫁的事情也管?”

    另一个男子也随声附和:“就是啊,我那邻居家的大郎,前几日刚和他姨丈家的闺女订婚。本想着亲上加亲。现在好了,指定黄了。”

    “那肯定得黄,难不成你敢违抗圣人的旨意?

    现在就连媒人上门,都得先查亲戚关系。生怕说个媒,把自己给搭进去。”

    “啥?说媒还把自己搭进去?”

    “对,搭进大狱里呗,哈哈。”

    在大唐,表哥娶表妹,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叫亲上加亲。尤其是那些顶级的世家大族,更是注重互相联姻。

    用李愔的话来说:就如欧巴罗的皇室,仔细一数祖先,全特么是亲戚。你说这脑子和智商,能不坏掉吗?

    众人一片欢快的笑声,可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又纷纷叹气。

    “唉,以后亲上加亲都不行,老祖宗的规矩都坏了。”

    这时有人突然提到: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城东延兴门青龙寺附近的大宅子失火了。死了几十个人。”

    “屁,明明是一百多个,我二舅家的三小子在金吾卫当差,半夜里还是他亲自去灭的火,都烤熟了,还有一股肉香”

    啪,一只鞋扔到说话人的头上。

    “正吃饭呢,你恶不恶心。”

    “哈哈哈哈”,现场又是一片欢乐的气氛。

    一个身穿粗布长袍的男子突然神秘兮兮的说道:“你们都不懂。我告诉你们啊,那个宅子啊,是太子下旨,新建的什么皇家书局。你们猜,是朝中哪位大人物负责的?”

    “谁?”、“别卖关子,赶紧说”……其他几人一阵声讨。

    看到想要的氛围到了,那个男子也不再卖关子,他得意洋洋的说道:“我告诉你们,那是太子的儿子,咱大唐的皇孙,一个六岁娃娃。”

    啥?几个人不敢置信,真的假的?

    随后在那男子肯定的点头后,又亲口发毒誓不骗人,几个人才像炸开了锅一样惊呼。

    “一个六岁的娃娃,难怪会失火呢?”

    “原来如如此啊,一个六岁的小孩,能办什么正经事?这不是胡闹吗?”

    “就是,正经人能把这事交给一个小娃娃啊?你能吗?”

    “我不能,能办出这种事的,是正经人吗?”

    “肯定不是啊,你能吗?”

    “我也不能。”

    “下贱~,哈哈”,几人互视一眼,异口同声,接着是哈哈大笑。

    啪,又一只鞋扔了过来,打断了几人的得意,还伴随着一句悠悠的话:

    “这是太子的旨意。你们觉得,谁不是正经人?”

    空气立刻陷入沉默,然后

    “那个,我家还有事,先走了”

    “我媳妇喊我回家吃饭,先走一步”

    “同去同去,我也饿了”

    “滚,那是我媳妇”。

    ——————————

    昨夜起火,虽然巡夜的金吾卫赶来灭火,但为时已晚,刚挂上‘大唐皇家印书局’的宅子,最后还是化为一片废墟。

    唯一幸运的是,火势没有蔓延到周围的民居。一队队金吾卫在远处维持秩序,防止百姓靠近。

    李愔的护卫统领曹绍,正带着八十名护卫,在废墟里翻找。

    废墟前,静静的站着李愔,杨榆和王文虎三人。

    李愔很平静,却也很愤怒。

    与一般人不同,别人生气愤怒,可能会暴跳如雷。

    可李愔真生气愤怒的时候,却会越发的平静,就如同水下汹涌的暗流,在不断的积蓄着将一切撕碎的力量。

    “殿下,”曹绍小心翼翼的走过了行礼,

    “一共十三具尸体,都已经抬出来了。弟兄们检查后发现,凶手的武器只有两种,一是匕首,二是弩箭。下手狠辣果决,都是集中在要害部位。”

    李愔点点头,一声不吭,走到一排整齐的尸体前,尸体上都蒙了一层白布。

    “殿下”,杨榆上前一步,关切道:“尸体都有些烧焦了,您就别看了。”

    “掀开”,李愔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杨榆张张嘴,想劝却不敢劝,最后低头,替李愔掀开一片片白布。

    尸体的模样很狰狞也很血腥,可李愔却恍若未觉,只是双手死死攥紧,眼睛有些湿润。

    “他叫王丰,今年二十岁,有个已经怀孕的媳妇,正等着他赚钱回家”,李愔一指眼前的尸体,轻声说道。

    “本殿下昨天还许诺,给他发三倍的工钱。”

    杨榆、王文虎、曹绍等人,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听着。

    李愔继续自言自语的说道:“王丰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最大的才十四岁,最小的才九岁。他昨天还跟本殿下说,赚了钱就要买一只烧鸡,给弟弟妹妹解馋。

    本殿下还介绍说,让王丰去西市丙字街老胡烧鸡摊去买,那家的烧鸡炖的很香。”

    李愔缓缓走到下一具尸体前,身形是一个老者,背部微驼,却已经被烧的看不清相貌。

    但李愔却准确的认了出来。

    “他是王丰的父亲,今年五十一岁,昨天他夸本殿下大富大贵,鸿运齐天。本殿下高兴,赏了他一颗金豆子。他还拍胸保证,要把自己闺女送来给我当侍女。

    本殿下知道那只是玩笑话,但是本殿下听得很开心。现在,他也死了”

    李愔的声音很平缓,很平静,似乎在说与自己不相干的一件事。

    可杨榆、王文虎却知道,李愔现在很愤怒,也悲伤。

    “这是周家二郎,他有一对年迈的父母,刚娶了媳妇不过十来天,欠了十几贯钱。家里的粮食不够,为了省一些粮食,他就经常不吃饭。

    昨天他夸本殿下很有英雄气概,还说过几天带本殿下去钓鱼的。如今,他也死了。”

    “这是……”

    “这是……”

    …………

    李愔一口气念出七八个尸体的名字和家庭状况,都是昨天和他闲聊的那几个人,昨天,他聊得很开心。

    “他们呀,虽然有点小聪明,可说到底,也只是希望多争几文钱,养家糊口罢了。”

    “为了赡养父母,为了照顾妻儿,他们,有什么错?可那些凶手,为什么一定要杀他们呢?”

    李愔的问题在废墟上回响,

    可现场一片寂静,没人能回答李愔这个问题。

    “老榆”,李愔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尸体,问道:

    “我的印书局被烧了,人也死了十几个。我阿耶怎么说?”

    杨榆犹豫了一下,说道:“太子传话过来,这件事,让您自己看着处理,左右金吾卫,任您调动。”

    李愔笑了,“好,很好,非常好”。

    “老曹”,李愔喊道。

    “在”,曹绍抱拳应命。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拿出你的本事,给本殿下找出凶手来。”

    “本殿下,要向他们讨债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