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师
繁体版

第三章:民以食为天

    几天的休养让赵宗楷的身子愈发的利索,除了头上缠了几圈纱布,搞的跟印度阿三似的,其他的基本没什么大碍,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只要伙食跟的上,恢复起来还是蛮快的。

    不过作为现代人,初入大宋还是有些不习惯。首先就是饮食上,北宋在吃饭上也从唐时的一日两餐变为一日三餐。但是三餐中比较注重早餐和晚餐,午餐基本上将就些。早餐主要是以汤面、饼、包子、混沌等面食为主,因为东京属于北方,因地制宜粮食主要是以粟麦为主,而面粉作为主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饼并不像我们现在讲的经过烧烤加工而成的圆形的食物,凡是用面粉做成的都可以称为饼。而烤制而成的叫烧饼,和我们现在的叫法一样,又称胡饼,样式挺多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满麻等品种,还有带些荤肉的白肉胡饼、猪胰胡饼等。

    而汤面种类也很多,有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桐皮熟脍面、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笋泼肉面等。还有一些带馅的包子、混沌之类的,如有梅花包、曹婆婆肉饼、笋蕨混沌、灌浆馒头、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

    好吧,汤面馒包,荤素皆有,种类繁多,吃起来不带重样的。

    时颇负盛名的书法与诗文大家郑文宝,将藕、莲、菱、芋、鸡头、荸荠、慈姑、百合混在一起,再配以瘦肉烂蒸,吹凉后在石臼中捣细,辅以四川的糖和蜜蒸熟,然后取出作一团,冷了变硬后切着吃叫云英面,很受欢迎。由此可见,宋朝人民对于面食的享受是不一般的,不只是限于填饱了不饿肚子,而是在味道和品类中追求更高。

    午餐的糕点就不做赘述,不吃饿得慌。

    而作为宗室,王府的晚餐还是很丰盛的。宋时蔬菜品类已十分丰富,和我们现在所见的差不多,而且在饮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肉主要是以羊肉为主,因为官家的喜恶而重视羊肉,轻贱猪肉。所以上层人士以羊肉为尊,猪肉是平民百姓才食用的贱肉。耕牛作为主要的耕作主力,官府是禁止私自宰杀的,所以平时很少吃到。鸡鸭是常见的家禽,肯定会有,而鱼虾海鲜竟也有一些。

    不过虽然品类繁多,但是做法主要以蒸、煮、炖、烤为主,佐料也是仅有的盐、醋、糖、酱油而已,味道颇为寡淡。如此一来,赵宗楷就颇为怀念热锅滚油的爆炒,以及加入一些花椒辣椒等香料的麻辣鲜香,更别说滚烫火辣口水直流的各式火锅了。

    话说民以食为天,既然来到大宋这个繁华开放创新的年代,炒菜仍在探索之中,干脆就让他们少走些弯路,直接引领他们的吃喝风潮,让百姓们的生活多些不同的滋味。

    不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等适当的时候搞一些铁锅铲子之类的,还有一些炒菜所用的油和花椒、八角之类的香料再说吧。

    如此,吃了几天原生态天然绿色无残留的有机蔬菜、鱼虾、肉类的清淡伙食,赵宗楷也习惯了下来,晚膳过后,王妃将他留下来叙了会话。

    “三哥儿的身子骨恢复好了,也该去宫学上学了,昨儿个宗实来看你,临走的时候说了大宗正这两天来监察宫学,特意嘱咐等你好的差不多了就去学堂,耽误了诸多课业也要在这两天补足。”

    “好,孩儿这就回去温书,孩儿告退”

    道了个万福之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小院。在这里没有手机电脑,也没有电灯电视,晚上的消遣也就只能红袖添香,秉烛夜读了。

    “婵儿,我去宫学所带的书籍课本给我拿过来,今晚我要温习一番”赵宗楷喊道。

    杏儿已经将书桌上的烛灯拨亮,并且罩上了层灯罩防止飞虫扑火。不一会儿功夫,婵儿就把一本薄薄的线状书籍拿了过来,赵宗楷定睛一看竟然是《千字文》。

    好吧,一时之间赵宗楷还有些不适应,反应过来才想到,毕竟现在是虚岁七岁的赵宗楷,不是大学毕业了好多年的赵宗楷,对于认字识字还要他从懵懂儿童开始。

    王妃所说的宫学,是大宋皇族给众位宗室子弟上学所创立的。宫学初创于太宗时期,从中书大臣之请,依唐文宗时置官之例为诸王府置教官,并以“皇侄、皇孙官是环卫”之故,将这种由太子侍读衍伸而来的王府兼职教官降格称为“教授”。

    太平兴国年间先后为皇子、诸王设立侍读、谘议、翊善、侍讲等官,择常参官中年满五十且通经者为教授。

    至咸平初年,真宗“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即由各王府官翊善、记室、侍读兼任宗子之师。真宗要求宗室子弟“十岁已上,必须入学”。

    仁宗景祐三年设大宗正司执“纠合族属而训之以德行、道义”之权,总宗室赏罚之事,自此出现专门的管理机构。

    且教官如教授、侍讲、讲书、伴读等职选拔严格,需朝臣推荐符合条件的德才兼备、品行端正、学识渊博之士,且经过考核方能入职,教官多博识有史才。

    仁宗规定宗子六岁即须入学,蒙童初入学者须学方名数目《千字文》《蒙求》,稍长则逐日点校如《论语》《孟子》,并吟作诗对,更长者若能精明经义则教之以大经,授之以史书如《春秋》《史记》《汉书》等。

    十五以下入小学,入学之后要完成课业任务并接受考核,皇帝也会不时要求教官呈递宗子功课,并对表现突出者厚加赏赐,对表现不佳者予以惩戒。考核合格者可于十五以上入大学,学习修身养性,人际交往等

    而对于骑射武艺等也有校场教官专为教导,皇帝要求宗室子弟皆有文武所长,不拘一格。上次骑术课,也是赵宗楷入学后初次骑马,由于骑术不精,行走之时马匹误惊,结果蹄裂歪倒,摔到了头部。

    千字文这种蒙学读物,对于赵宗楷大学毕业的成年人来说是小儿科。不过其中的繁体字,需要他在心中进行一些转换,偶有碰到一些看着不太理解的繁体字,这就有些尴尬了。舔着脸的问问小婵,真不亏是大门大户的丫鬟,小婵的识字还挺多,懂的也不少。想想也是,作为王府中的高等级丫鬟,挑选的肯定都是些知书达理的丫头,更不用说这些贴身服侍主家的大丫鬟。

    唾面自干的赵宗楷,总算认清千字文中的所有文字,并且进行了一定的背诵,谁知现在记忆力竟然出奇的不错,略有过目不忘之能。大概熟悉之后,挑灯上床休息,等着明日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