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雪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原来李白

    下午的长安城里格外热闹,虽然刚进城一大片军备空地额外空,让人有一种进了鬼城的错觉。但是走过空地就会想突然在寂静的旷野突然转头发现了一处瀑布一样,额外声势浩大。

    两边的高楼上站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在地上摆着地摊玩套圈游戏的商人。也有一个人站在空地上表演幻术的低级修行者。不时地引来旁观者轻浮夸张的尖叫和吹嘘。

    江鱼看见李公子伸长了脖子挤红了脸地看着精彩的幻术表演。和那些大姑娘门一起拍手叫好。然而幻术表演结束,幻术师端着盘子走过来收赏钱时却又像一位世外高人一般抱着剑嘴里嚷嚷着要掏银子那种肮脏之物那是对艺术的侮辱。

    李公子这个名义上的向导自顾自的玩耍着,全然不顾跟在后面牵着马车在人流中行动显得非常笨拙的江鱼和旒歆。好在长安人是真的有礼貌而不是虚假的有礼貌。看见这辆破旧的仿佛随时可能散架的马车以及这匹身上还粘着不明物体的老马,都主动选择让路。

    不过江鱼并不显得尴尬。

    长安城里果然美女如云。来来往往的少男少女们身上都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香味。各种香味混合在一起。仿佛进了胭脂坊一般。

    旒歆或许本身姿色不凡,又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衣。走在着繁华的街头不仅没有不合的感觉,反而有些引人注目。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已然超脱世俗。引得穿着华贵的公子哥们频频回首。而江鱼跟在后面却显得与这个街头格格不入。

    一身破旧的衣服。虽然看起来并不凌乱却已经很脏的头发。还有长安城里这些贵人们灵敏的鼻子能闻出的难闻气息。就像久居城市的姐姐带着乡巴佬弟弟来城里涨见识。

    亦或许是某个大家小姐在乡下捡来的看门的也说不准。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宽阔大道上,马车不断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才让江鱼时刻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归属感。

    长安城里的姑娘们打扮完全不似土木堡那种一直处在满天风沙里的女子。或许因为这里更加繁华的缘故,这里的人观念也更加开放。虽然说不上袒胸露背,至少也是能让他乡人感觉到说不上的惊奇。无论瘦的还是稍微丰腴一些的,总是让人能找到眼前一亮的地方。或多或少故意的或者不小心露出的肉让江鱼感受到了长安城的奔放。

    两边的道路上,大河国的学者兴奋的左顾右盼。尽情学习着长安城的风俗文化。荒原上的商人汉子袒露着长满毛的胸膛。喝着荒原上独有的马奶酒好奇的打量着来来往往的少妇少女。还有一些江鱼并不能看出国度的外国人穿着各种奇异的服装手里拿着各种独有的商品叫卖。

    这就是让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全世界的文化和财富在这里汇聚,全世界的人在这里交融。让长安城变成了世界的中心,在这里,美酒交映着侠客,刀剑照映出美人。波澜壮阔,源远流长。

    江鱼跟在旒歆后面,旒歆似乎有隐隐跟在李公子后面。江鱼看着李公子的背影。他的背影,真的很是潇洒,虽然也是普通的走路。却散发出常人难以模仿的气质。

    李公子终于停下了脚步,做出了一个向导该做的事情。他站在一家酒楼的门前,看得出来他和酒楼的伙计十分熟悉。然后招呼江鱼等人进去。

    就连大门也染的朱红的酒楼看上去的确有些气派,但是这种气派在江鱼看来更多的是轻浮。但是如今的大唐和这种轻浮完全匹配,而且长安需要这种轻浮来装饰。

    酒楼的生意很不错,不断有喝的满脸通红的人东倒西歪的走出来。看他们嘴上的油光就知道他们对这家店的服务很满意。

    “这样的地方,不便宜吧!”江鱼回头看着旒歆。

    不料这个长安人也是个一问三不知。

    暂且奢靡一把。江鱼下定决心。吃了这顿下顿的事情再考虑。

    浑身看着精神了不少的老头从马车上下来,闻着酒香就钻了进去。江鱼跟上坐到角落里。店小二很殷勤的把桌子收拾干净。先端上来一壶茶。

    即使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奢靡一把。看到菜单依然让江鱼这个乡巴佬重新开了眼界。物价之高,胜边塞十倍。江鱼最后不得不点了四碗面。四两银子。

    本以为长安到了长安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不想刚到长安就让他知道了长安的险恶。这里原来是有钱人的天堂。

    面的却很好吃。桌下上还放着一小碗香气四溢的肉糜。这种肉糜竟然只是赠品。一副没见过世面。被人宰了下决心要找回点什么的江鱼和老头竟是一人放了一碗。

    李公子看着江鱼的扣嗖直呼无趣至极。一碗面在他的嘴里像一碗汤一般倒了进去。然后便起身离去。离去的身形依然与众不同,不过现在让江鱼再看,却已经有了一丝不爽。

    周围的酒客一片嘈杂。划拳吹嘘。性情急的直接用拳锤的桌子邦邦响。店小二连忙飞奔过来陪着笑脸说着店里一切物品损坏后按照市价三倍赔偿。江鱼看到身边墙上赫然写着一张桌子竟然要二十两银子。这一张桌子。就是江鱼的全部身家。吓得江鱼连忙身手摸摸桌子是否完好,别到时候自己坏了却让江鱼来赔。

    来这里的人都是熟客。听到小二的话自然不以为然。推开小二自顾自的快活。

    江鱼默默吃着美味的面。听着后面桌子上客人的闲聊。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非就是张家的后生要娶媳妇,李家的姑娘要嫁人。除此之外,还有谁谁谁家的媳妇又不守妇道被抓了,谁谁谁最近挣了银子准备新纳一房小妾。

    市井小民,以此为乐,实在是人之常情。听着听着江鱼觉得索然无味。却听到有人话头转过。说起了补天阁。

    江鱼侧过身瞄了一眼说话之人。是一个文弱书生,手里还提着一把扇子。

    “诸位听说过没有,今年补天阁考试,太奕他老人家不在。”

    周围人立马就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无非是太奕他老人家胸怀天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然而立马就有人把话题引到庆国质子进京这件事上,对于唐人来说,这个新闻绝对是重量级的。唐国男儿能把庆国打的节节败退,以至于送皇子进长安。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让人特别振奋。质子进京时几个亲王闹出的动静不可谓不大,极大的增强了唐人的信心和一尊感。

    “听说三个亲王一向不合,各怀鬼胎?”

    “没有的事,以前我还听说二王爷暗中勾结庆国呢,这次怎么样,那叫一个团结。”

    书生也急不可耐的发表意见道:“你们不懂,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三个王爷指不定怎么闹呢。”

    “听说三王爷和四王爷私交甚好,而大王爷和宰相裴如海走的亲近,但是总不至于勾结庆国吧。”

    他的疑问立马引来周围人的赞同和质疑。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各有各的说法。反正对王爷们不合的事情都基本承认,只是对四王爷勾结庆国的事情说法不一。

    这种话题向来都是民间流行的。人们总能对此乐此不疲的探讨。只是不知道这些话对王爷们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想来是不会的。听着民间的闲聊能让人快速融入这个集体。但是江鱼实在觉得无趣。

    江鱼起身结账。店小二拿出一张纸条。这竟然是那位李公子的欠款单。

    原来他叫李白。